
地形图的判读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pptx
35页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二章,地图,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球表面的起伏呢?,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地球表面起伏的地图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海拔,海拔,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值,每条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海拔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相对高度海拔计算,A,点的海拔是,_,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_,150,米,150,米,900,1050,米,等高线上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海拔越低较高,较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势高低的判断,较高,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较陡,较缓,坡度陡缓的判断,A,C,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从A地和B地出发,沿着A,C,线路或BC线路都能爬到山顶,C,,沿,_,线路爬到山顶较容易,理由是,_,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地形部位的判断,相邻两山脊之间的低凹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指山高处像兽脊凸起部分,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两个山峰间平缓的部位,像马鞍的形状,两侧的山脊、山谷等高线近似对称,近于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等高线的绘制,对一个区域不同地点的海拔进行测量,并标注在地图上。
根据已知点的海拔可以估算其他未知点的海拔确定要绘制等高线的海拔,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平滑的曲线按照一定的海拔差(即等高距),分别绘制其他等高线测绘点海拔的标注,等高线的绘制,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值,如,100,米、,200,米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活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形部位,识别图中,表示的地形部位比较图中和两地的坡度差异山峰;:陡崖;,:山脊;:山谷;,:鞍部地等高线较地稀疏,坡度比地平缓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如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图例说明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或深度范围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状况山 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 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高 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平 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盆 地,四周高,中间低,阅读教材,结合以上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地形类型,海拔,地势起伏,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制作原理,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特点,优点,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缺点,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活动 绘制并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图中高度表,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完成分层涂色判断图中,-,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平原 盆地 高原 山地 丘陵,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海拔与相对高度,常见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比较容易判读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状况,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缓的地方。
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海拔,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1.,长城城墙所在的山体部位主要是(),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A,随堂练习,读长城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2.,在攀登长城的过程中,从到,同学们(),A.,一直上坡,B.,先下坡,后上坡,C.,一直下坡,D.,先上坡,后下坡,C,3.,敌楼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815,米,B.775,米,C.750,米,D.725,米,D,4.,下列地形特点的描述,与序号所示地形相符的是(),A.,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B.,四周高,中间低,C.,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D.,海拔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较陡,A,5.,跨学科,历史,【,红色岳麓,闪耀中国,】,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读岳麓山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19391942,年三次长沙会战期间,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迁到岳麓山这个战时指挥部非常隐蔽,门前有一小溪,涧深林茂图中甲、乙两处可能为战时指挥部的是,_,甲,(,2,)在长衡会战第一阶段作战中,岳麓山炮台(现今古炮台)被日军偷袭,需要运输材料维修。
从省力的角度来提供建议,你会选择,_,(,/,)路线,简述原因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较省力3,)革命先烈们在岳麓山留下了辉煌战绩,也为后辈留下了红色文化遗产:蔡锷墓,黄兴墓,长沙会战碑,古炮台蔡锷墓与黄兴墓之间的相对高度为,_,米80,(,4,)电视、广播是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为了覆盖更广的地区,长沙市电视塔建在了岳麓山的,_,(地形部位),其海拔可能为,_,A.270,米,B.285,米,C.325,米,D.345,米,山峰,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