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化学一专题一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设计.docx
6页苏教版化学一专题一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设计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课题:物质的分散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问目标①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常见类型 ②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并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③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并会书写强酸强碱和盐的电离方程式 2. 实力目标 ①会区分胶体和溶液②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 ③会书写强酸、强碱和盐的电离方程式 3.情感目标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知观 ②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教学重点:电解质的电离;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教学难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方法:试验演示,探讨法新课导入此时此刻教师年龄也二十好几了,眼瞅着奔三了,为了留住青春哪,最近买了套保养品一套里啊水啊乳啊的就所谓的水也并非使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溶液,那这些液体到底是什么,而我们怎么来给这些液体进展划分呢?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些根底性的学问那么,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板书:〔标题〕物质的分散系大家首先看教师这有几瓶液体〔NaCl溶液,油水,氢氧化铁溶液,泥沙水〕这儿有这么些液体,我们该如何来划分呢?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物质的分散系。
1.了解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ppt〕分散系的分类有两种方法:〔1〕遵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不仅限于液体〔2〕分散质微粒大小的不同来分,今日我们就从微粒大小的状况探讨 2.溶液、胶体、浊液的比拟〔ppt〕 按微粒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 〔板书〕 分散系直径 >101nm 分散系 1-101nm <1nm 本质区别 浊液 〔提问: 溶质=分散质?溶剂=分散剂?在这里我们应当留意溶质、溶剂的概念只适用于溶液,而不能用于其它分散系〕那大家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溶液,浊液和胶体呢?〔大家举例〕胶体 溶液 3.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试验〕激光笔,烧杯,玻璃棒,氢氧化铜溶液,氢氧化铁溶液 引出:胶体的特别现象---丁达尔效应讲解:当激光笔照耀到氢氧化铁,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当激光笔照耀到硫酸铜溶液中,没有现象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概念: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光明的光路的现象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缘由:胶体粒子较大(1--101nm),对光具有散射作用,光在胶体的通路中出现一条光明的光带同学们可能没有留意到,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丁达尔现象的存在。
〔见ppt图片〕我们特意把胶体拿出来讲呢是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胶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试验p14页〕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参加一样量含有悬浮物的浑浊的水,在向其中一只中参加适量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视察现象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讲解:我们看到参加胶体的烧杯中液体变澄清了,胶体能够使水中的悬浮的固体颗粒凝合而沉降下来,具有凝合作用,因此,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来净水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来净水的是KAl(SO4)2·1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俗称明矾,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Al(OH)3具有很好的凝合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全部可溶性铝盐都可以作净水剂 小结:分 散 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nm 特征 *能否透半透膜 *能否透滤纸 实例 均一、稳定 能 能 泥浆水 均一、稳定 / 能 氢氧化铁 不均一、不稳定 / / 氯化钠溶液 101 小练习:1.特别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1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以下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一样的数量级的是( c ) A. 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 乳浊液 2.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分是 〔A 〕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3.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1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假设将纳米碳匀称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C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请同学们阅读p15页问题1.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问题2①Cu②HCl③NH3④SO2⑤NaCl⑥氨水⑦盐酸⑧硫酸⑨烧碱⑩蔗糖〔C12H22O11〕 电解质: ② ⑤ ⑧ ⑨ 非电解质: ③ ④ ⑩ 问题3以下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D〕 A. CH3CH2COOH B. Cl2 C. NH4HCO3 D. SO2 问题4SO2、NH3、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Na2O、Na2O2、CaO呢? 同学先答复,再分析我们要清晰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看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真正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才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
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响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响,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电解质:酸、碱、盐、水、局部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概念理解留意点: 电解质必需是化合物,一切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化合物本质(纯洁物),而不是指它的溶液,它的溶液可称为电解质溶液(混合物) CO2 、SO2 、NH3等物质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本身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本身不必须能导电,能导电的不必须是电解质. 5.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电离过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练习〗写出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同学上黑板书写后三个,前两个教师举例〕 NaOH NaCl CuSO4 BaCl2 AgNO3①写出物质正确的化学式是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根底②要正确书写出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符号这里留意区分别子符号和化合价的书写。
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且要先写数字,后写“+”或“-”号;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或“-”号,后写数字离子的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只写“+”或“-”号;而化合价数为1时,1必需标明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