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专题5第一单元.ppt
19页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课前自主学案,,,学习目标,第一单元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学习目标 1.了解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我国土壤酸碱性状况以及当地土壤的特点,培养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2.了解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课前自主学案,一、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有一定的酸碱度根据其pH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酸碱度等级,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测定土壤pH的方法 (1)采集与处理样品 ①确定采样点:注意采样点要分布均匀,要避开田边、路旁、树旁、沟边及堆过肥的特殊地点强酸性,酸性,弱酸性,中性,弱碱性,碱性,强碱性,②采集土样:将各采样点的土壤混合均匀,用四分法留取土样,经多次缩分至土壤总量达500 g左右 ③风干:将土样阴干、压碎,除去植物残根等杂物 ④保存:土样风干后,再次研磨,过筛贴上标签保存 (2)测定pH 称取1 g风干后或新鲜的土样放入试管内,加入5 mL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用精密pH试纸或pH计测定上层清液的pH,以确定土壤的酸碱度等级2.土壤酸碱度对植物和微生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影响 在pH7的碱性土壤中,微量金属离子____________等由于_______降低,植物和微生物将会缺乏这些元素;而在酸性土壤中,____________等离子由于溶解度的________而对许多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因此,要注意进行土壤pH的测定,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土壤适宜的酸碱度,这样,才有利于植物生长及微生物的生存Zn2+、Fe3+,溶解度,Al3+、Mn2+,升高,思考感悟 1.土壤碱性过强,对农作物有何影响? 【提示】 碱性过强,Zn2+、Fe3+等离子会与OH-反应,使土壤中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小,导致农作物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元素二、土壤酸碱性改良 1.造成土壤酸碱化的原因 (1)酸化的原因主要是:①矿物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无机酸或大量二氧化碳;②土壤中强酸弱碱盐的水解;③无机肥料残留的酸根;④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⑤酸雨的影响;⑥土壤胶体所吸附的H+、Al3+被其他阳离子交换;⑦微生物、细菌等在利用土壤中的有机物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多种有机酸,或将土壤中的NH3转化为硝酸和亚硝酸,将硫化物转变为硫酸2)碱化的原因与酸化原因大致相反,主要是:①土壤中强碱弱酸盐的水解;②过度使用尿素;③土壤胶体吸附的Na+、OH-等被其他离子交换;④土壤中有机物中的氮被微生物分解为氨的氨化过程等思考感悟 2.土壤中的酸碱性物质有哪些? 【提示】 强酸强碱盐,使土壤溶液保持中性;强酸弱碱盐,使土壤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使土壤溶液呈碱性;碳酸、多种有机酸等使土壤溶液呈酸性。
2.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 改良碱性土壤常使用石膏、硫酸铝或硫酸铁等;改良酸性土壤常使用生石灰课堂互动讲练,土壤酸碱化的原因,强酸性土壤中应含有下列哪几种物质( ) ①FeSO4 ②AlCl3 ③NaNO3 ④K2CO3 ⑤酒石酸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解析】 分析上述所给物质的性质可知,呈酸性的物质是FeSO4、AlCl3和酒石酸,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导致土壤酸化 【答案】 D 【点评】 本题从造成土壤呈酸性的原因进行了考查,要从给定物质的性质理解其实质变式训练1 经测定某土壤的pH=9,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土壤中含有( ) ①K2CO3 ②NaHCO3 ③CaCO3 ④MgCO3 ⑤CaSO4 ⑥MgCl2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全部 解析:选C由于土壤的pH=9呈碱性,是由于含有上述物质中的①②③④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改良碱土的基本任务在于消除或降低交换性钠的含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加入酸性物质,如硫酸铝、硫酸铁(Al3+、Fe3+分别水解呈酸性);另一种加石膏(Na2CO3+CaSO4===CaCO3↓+Na2SO4),生成的硫酸钠经灌溉水或雨水淋洗,可降低土壤碱性,施用石灰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
特别提醒:改良土壤必须强调综合措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验表明,进行深耕、施用大量有机肥等改良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解析】 改良碱性土壤可选用CaSO4(将Na2CO3转化为CaCO3),也可选用Al2(SO4)3和Fe2(SO4)3(和OH-转化为不溶性金属氢氧化物),不能选用KCl 【答案】 D 【点评】 要从土壤碱性实质选择合适的物质进行改良变式训练2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双选)( ) A.KCl B.熟石灰 C.过磷酸钙 D.Na2CO3 解析:选BDKCl呈中性,过磷酸钙呈酸性,不适于改良酸性土壤知能优化训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