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后.doc
4页《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新古典主义 1760-1880 欧美各国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在文化上的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 1860s 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折衷主义 1820-1900 欧美各国19 世纪的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 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被称为 “集仿主义” 工艺美术运动 1880-1910 英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对产品(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产品)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重视,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 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代表作:莫里斯(‘苏塞克斯’椅、平面设计-印花棉布) 阿什比(银质水具)沃赛 橡木椅 煤铲 芝加哥学派沙利文 “形式追随功能 ” 新艺术运动 1890-1910 比利时“新艺术”是流行于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代表作:霍尔塔 布鲁塞尔都灵路 12 号、吉马德(巴黎地铁入口) 西班牙建筑师戈地(米拉公寓、新艺术家具设计)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慕尼黑 雷迈斯克米德维也纳分离派 1897-1933 奥地利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
设计中加进了新艺术运动风格中较少见的直线和简洁的几何造型,特别注重产品的功能是过渡风格代表作:麦金托什 茎状垂直线条 霍夫曼(银质花篮、可调节椅)德意志制造联盟 1907-1934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1907 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 设计出优良产品一战使其活动中断但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代表作:穆特休斯(弗罗伊登贝格住宅) 贝伦斯(AEG 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台扇、电钟)风格派 1917-1931 荷兰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于 20 世纪初, 是早期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德里安,风格派称为新造型主义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审和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与秩序,探索被事物的外貌所掩盖的规律, 这些规律表现了科学理论、机械生产和现代城市的本质和节奏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代表作:《风格》杂志 蒙德里安(油画构图、绘画) 、建筑师奥德(乌尼咖啡馆)和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红/蓝椅、矮柜、折弯椅、吊灯、 )构成主义 1917-1928 苏联由俄国艺术家马勒维奇和塔特林等人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提出的一种艺术理论。
在 1920 年发表的《构成主义原理》中指出,空间只能在其深度上由内向外地塑造,而不是用体积由外向内塑造;造型应注重立体结构;具有形体的材料作为表现因素,每一根线条都应表现事物的内在力量;同时应把时间作为一个要素引入造型之中在广告和图形设计领域,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主义相呼应,体现了几何形体及空间转换的构思效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代表作:马来维奇 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包豪斯1919 年 4 月 1 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① 魏马时期(1919-1924)② 德骚时期(1925-1933)格罗佩乌斯(1919-1927 年任职 )第一任校长第二任校长迈耶 (1927-1930 年任职)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洛(1931 一 1933 年任职)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①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② 设计必须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包豪斯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艺术和技术构成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 对 20 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包豪斯设计学校奠定现代工业设计教学体系的基础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格罗披乌斯(法古斯工厂、包豪斯校舍、 “阿德勒”小汽车)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1920-1950 欧美各国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现代主义主张设计应注重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而不是唯美主义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现代主义强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概念却被忽略了,与市场的联系较少由于过分强调简洁与标准化,消费者多样性选择的权力被剥夺了,这也妨碍了现代主义在实际上的发展现代主义最早是在建筑界出现的首先是在德国兴起的,后来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发展起来二战后,现代主义才在英国真正扎下根来 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二战后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形成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由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 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为现代主义设计冠以“优良设计”以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柯布西埃(“新精神馆”室内布置、 “新精神馆”外观、萨伏伊别墅、躺椅) 米斯(巴塞罗那椅、魏森霍夫椅)艺术装饰运动 1925-1935 法国19 世纪 20-30 的欧美设计革新运动。
1.注重表现材料的质感与光泽 ;2.在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3.在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 ,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法国服饰与首饰设计美国百老汇歌舞、爵士音乐、好莱坞电影等,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大厦等洛杉矶的可口可乐公司大厦流线型形态地区:法国时间:1925-1935流线型风格 1935-1945 美国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形成为 20 世纪30~40 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艺术上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易于理解和接受,得以广为流行代表作:罗维(可口可乐零售机、微型按钮电视机、邮件计价打戳机、 “空军一号”色彩设计、宇宙飞船内部设计所做的分析图) 盖茨(煤气灶具、全流线型海轮、双层公共汽车)○甲壳虫○德国设计师波尔舍 “大众”车原型是 1936—1937 年间设计的,但第二战后才得以大批量生产。
它是一种适于高速公路的小型廉价汽车,其形态简洁,节约耗材斯堪的纳维亚 1930-195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指的是 20 世纪 30~50 年代流行于国际的一种设计风格,以丹麦、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设计为代表将德国功能主义与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会在一起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不没有 1920s-1930s 功能主义的严格和教条柔化几何形式,边角被光顺成 S 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代表作:阿尔托(扶手椅、凳子)美国商业性设计 1945-1960 美国商业性设计是 20 世纪 40~50 年代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设计流派牺牲部分使用功能为代价的设计宗旨与现代主义相背离的,但在设计史中却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代表作:厄尔(卡迪拉克“艾尔多拉多”小汽车,汽车身很长……)有机现代主义 1945-1960 美国 意大利 斯堪的纳维亚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风格在造型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而与此同时这些有机造型的设计往往又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标志现代主义突破了包豪斯风格走向“软化” 趋势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称为“有机现代主义” 。
郁金香”椅设计于 1957 年,采用了塑料和铝两种材料由于圆足的特点 ,不会压坏地面这些形式是仔细考虑了生产技术和人体姿势才获得的,并不是故作离奇,它们的自由形式是其功能的产物,并与某种新材料、新技术联系在一起代表作:北欧的阿尔瓦·阿尔托 美国的沙里宁(“胎”椅、 “郁金香”椅) 尼佐里(“米里拉”缝纫机模型)High-Tech 1960-1980 欧洲 日本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High-Tech) 20 世纪 20~30 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高技术”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因而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 “高技术”与“高情趣”结合起来“波普”艺术与设计代表作: 1976 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者是英国建筑师皮阿诺(Reuzo Piano)和罗杰斯 (Richad Rogers)波普风格 1960-1970 英国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美。
波普 “Popular”,有大众化、通俗、流行之意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夸张、奇异、富于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塑料或廉价纤维板、陶瓷等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现代青年的桀傲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代表作:英国玛丽·奎特所设计(迷你裙) 法国的古亥热(宇宙服) 科兰(家具) 穆多什(纤维板椅子) 罗杰·丁(吹塑椅子)理性主义 1960-now 欧洲 美国 日本在设计多元化的潮流中,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 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不着意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上,而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计科学来指导设计,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心理学、生理学、人机工程学、医学、工业工程等,体现了对技术因素的重视和对消费者更加自觉的关心后现代主义设计 1965-1990 欧美各国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
它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凡德洛的“少即多”的原则,提出 “少即烦”的观点, 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满足消费者日益精致和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以新材料、新技术克服单一化的技术特征要表现出与自然和原有的历史传统面貌融为一体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 同时又经常呈现出繁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代表作:美国的文丘里(宾夕法尼亚“文丘里住宅” ) 索特萨斯(博古架)解构主义设计 1980-now 欧美各国现代设计风格,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代表作:美国的盖里(巴黎的“美国中心” 、瑞士巴塞尔的维斯塔公司总部、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 屈米(巴黎维莱特公园的一组解构主义的红色构架)绿色设计 1970-now 欧美各国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及行为,设计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节省能源 2.降低污染 3.回收及再利用 4.消除污染。
绿色设计的 4R 理念属于绿色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4R 是由英文的 Recovery(回收) 、Recycle (再循环) 、Reuse(再利用)和 Reduce (减量)这四个词的词意构成了现代环保设计(绿色设计)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