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me301101 gsm bts3001c系统结构与维护课件.ppt

55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4687958
  • 上传时间:2018-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0M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0,,ME301101 GSM BTS3001C系统结构与维护,目录,1-系统介绍 2-产品结构 3-维护 4-附录,系统概述(一),低成本,广覆盖,建设快,光纤到基站,系统概述(二),有选址灵活、安装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提高网络容量和弥补宏蜂窝的盲点,实现覆盖的连续性 在火车站、城市商业区、繁忙街道、商场、机场等话务密集的宏蜂窝区域内,安装微基站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的容量系统概述(三),在隧道车库、地下通道等宏蜂窝覆盖不到的地方安装微基站可以增加网络覆盖消灭盲区,提高服务质量 用于城镇边缘、高速公路和铁路的沿线可以实现网络的广覆盖,节省建设费用,特点(一),支持星型、链型组网,链型组网时最大串联级数为5 级 工作温度范围很宽:-35o C 到+55o C 在高温环境下依靠内胆上的散热片进行散热; 在低温环境下则启动内部的加热装置 灵活的天线配置,支持内置定向天线、外置全向/定向天线,适应于室内外各种复杂环境特点(二),安装灵活方便,能安装在墙面、抱杆、立架以及电线杆上 支持GPRS 支持光纤直接连基站 全封闭结构,所有的操作都必须先打开外壳后才能进行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划分为: 电源子系统 基带处理子系统 射频子系统 天馈子系统 另外,加热子系统、传输子系统为可选。

      各子系统组成(一),基带处理子系统: 包括操作维护单元MMU、帧处理单元MFU、载频接口单元MCI和基带接口板MBI; 主要实现语音、数据和信令的编译码功能 载频子系统包: 括收发信机单元MTR和功放模块; 主要实现信号调制与解调功能各子系统组成(二),天馈子系统: 包括天线、馈线、分路器、双工器和外置功分器; 主要实现射频信号的发送及移动台信号的接收 传输子系统: 包括光传输板SDH、信号线防雷盒、E1或光纤; 主要实现BTS与BSC间的可靠信号传输 电源子系统为市电供电整机性能指标,BTS3001C 微基站功耗(不包括加热板),,,加热板只在低温下工作;加热功率及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平均功率350W ;峰值功率575WBTS3001C 微基站的重量由具体硬件配置决定,典型配置重量为28kg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平均载频功率: 在天线口输出端口测得的发射机平均载频最大功率为39dBm(发射功率是8W) 静态功率控制: M900 BTS 发射机有13 级调整能力,步长2 dB ,在每一静态功率等级上的绝对精度优于2dB动态功率控制: 发射机有在每一个动态功率等级上的绝对精度优于3dB 15 级动态功率调整能力,步长2 dB,,工作频带,M900 BTS3001C 上行 : 890---915MHz 下行: 935---960MHz 双工间隔:45MHz 载频间隔:200kHz,M1800 BTS3001C 上行: 1710---1785MHz 下行: 1805---1880MHz 双工间隔:95MHz 载频间隔:200kHz,目录,1-系统介绍 2-产品结构 3-维护 4-附录,微基站结构,内胆背面示意图:,微基站结构,BTS3001C微基站结构示意图 :,,微基站带内置光传输内胆上壳示意图,,数据配置时用到的板位示意图,组网,星型组网 :链型组网,,,硬件结构,操作维护单元(MMU): 在硬件上分为三个模块:微基站接口单元BIU、 主控制器单元MCP、主时钟模块MCK 支持15:1 、GPRS 、SDH 功能 每个基站提供2个E1接口 单板尺寸:280mm×233mm×2mm,硬件结构,帧处理单元模块MFU 主要有:信令处理部分(SCP)、 数字信号处理部分(CHDSP、EQDSP)、 交换部分(GPDSP) 三个部分组成 完成基带数据处理的所有功能。

      包括:信令处理、信道编译码、交织、反交织、解调等功能 支持射频跳频、GPRS 单板尺寸:280mm × 116mm × 2mm,硬件结构,收发信单元MTR MTR 由两部分构成:收信机RX 、发信机TX,,MTR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功放模块(MPA) BTS3001C微基站功放模块(MPA)输出至天馈系统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一般可达39dBm8W) 信号强度可调提供13个静态功率等级 ;15级动态功率控制 ) 功耗:≤40W 尺寸:280mm×233mm×45mm,硬件结构,硬件结构,功放提供以下告警: A级温度报警: 当功放的温度超过75℃时,功放单元通过MCI上报A级温度告警 B级温度报警: 当功放的温度超过85℃时,功放单元通过MCI上报B级温度告警,并自动关闭功放 前向功率过低报警: 当前向功率(输出功率)偏低时,产生前向功率过低报警硬件结构,操作板(MOP) 将微基站内部的MMI人机接口信号、告警信号和监测信号引到微基站内胆外部,以便执行软件下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功能 对整个机器内部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 只要壳内温度低于+7℃就启动加热板给内胆加热 在任何时候只要当机壳内高于+10℃时,加热板就停止加热。

      硬件结构,BTS3001C 维护腔拨码开关S3控制传输方式的选定,硬件结构,分路器 它位于收发双工器之后 作用是将天线接收到的的微弱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以补偿电缆损耗和提高微基站收发信机的接收灵敏度分路器功能框图,硬件结构,双工器 作用是将接收和发射信号分开,实现单根天线的收发双工 实际上是由一个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组成,,双工器功能框图,功分器在微基站中的应用,硬件结构,电源系统 市电(220VAC@50Hz)供电 用户也可选配UPS电源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UPS电源时,如果在-20摄氏度以下环境里使用时很容易损坏,,电源原理框图,防雷盒,信号线防雷盒是内胆上的必配项目,它出厂时安装在内胆的壳背上,主要针对E1信号线和电源线进行防雷转接防雷盒对外接口,具体的防雷盒电缆连接如下表所示:,功能模块,数据配置,天馈框,载频框,主控框,数据配置,站点类型:BTS3001C 机框描述: 从下往上,依次编框号为:0、1、2 从下往上,各框依次描述为:主控框、载频框、天馈框 槽位描述: MFU—— 0槽; MMU—— 1槽 MTR—— 0槽; MPW—— 1槽 MCD—— 0槽 MCD不用配置『天馈配置表』,目录,1-系统介绍 2-产品结构 3-维护 4-附录,终端操作维护线,DB9接头两端各针对应关系,基站软件升级,基站软件升级 分为软件强制下载和软件激活两步 软件强制下载就是将要升级的软件发送到MMU单板上, 一般情况下各单板的下载软件文件名为:mmuxxxx.bin(MMU单板下载软件)、mfuxxxx.bin(MFU单板下载软件)、mcixxxx.bin(MTR单板下载软件),其中xxxx为版本号。

      站点分级复位,站点分级复位 三级复位:基站重新初始化,加载数据不加载程序; 四级复位:基站硬件复位,加载数据和从FLASH Memory中加载程序目录,1-系统介绍 2-产品结构 3-维护 4-附录,附录:电缆连接面板,电缆连接面板示意图 :,,附录: S10、S11拨码开关定义,注意: 微基站出厂时默认的级连方式是E1级连方式,因此在使用E1方式进行基站级连的时候,建议不要打开出线腔;只有选择光纤方式进行级连时,需要打开出线腔进行操作附录:电缆连接面板接头说明,附录:维护板面板说明,维护板操作面板图 :,,附录:维护板面板指示灯说明表,附录:天馈标签规范,馈线与软跳线标签编号为:TRX00、TRX01; TRX10、TRX11;TRX20、TRX21; TRX:表示收发共用,用于共站址时微基站S1-S1-S1 配置时用于区分三个微基站: 第一级微基站使用TRX00、TRX01; 第二级微基站使用TRX10、TRX11; 第三级微基站使用TRX20、TRX21 当只有一个微基站时,只贴TRX00和TRX01附录:天馈标签规范,从微基站正面看,编号TRX×0的标牌馈线连接到微基站左侧的天馈口,TRX×1连接到微基站右侧的天馈口。

      室外馈线标牌绑扎在距馈线接头30cm处,且馈线在每一个转弯处、入室前均需使用标牌 软跳线在微基站侧,距软跳线接头10cm处,绑扎一个标牌附录:标签规范示意图,,附录:电源线标签,标签编号为:POW1、POW2、POW3、POW4、POW5 一根电源线两端须用扎带固定标牌 距接地线线端10~20cm固定标签,从POW1标签开始使用,直到用完附录:接地线标签,标签编号为:PGND1、PGND2、PGND3、PGND4、PGND5、PGND6、PGND7、PGND8、PGND9 一根接地线两端须用扎带固定标牌 从PGND1标签开始使用,直到用完 注意馈线接地线无需使用该标签 一般微基站接电线、交流防雷箱接地线、交流配电盒、金属套管接地、双层屏蔽层外皮接地线可使用此标签,距接地线线端10~20cm固定标签附录:BTS22C与BTS3001C射频系统比较表,附录:回波损耗/驻波比/反射系数对照表,缩略语,MFU: 微蜂窝帧处理单元(Microcell Frame processing Unit) MMU: 微蜂窝操作维护单元(Microcell Maintenance Unit) MTR: 微蜂窝收发信单元(Microcell Transciever Unit) MOP: 微蜂窝操作面板(Microcell Operating Panel) MBI: 微蜂窝基带接口板(Microcell Baseband Interface) MCI: 微蜂窝载频接口单元(Microcell Carrier Interface Unit) MPA: 微蜂窝功率放大器(Microcell Power Amplifier) SDH: 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