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ppt
31页埃及风光1971 年9月1日埃及改名为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1.征服埃及:16世纪初 2.统治措施: (1)政治: ①派遣总督: . ②建立近卫军:有土耳其近卫军和马木路克近卫军两类. ③保留 担任各地方长官.马木路克帕夏帕夏(Pasha) ,伊斯兰教国家高级官吏称谓又 译“巴夏”、“帕沙”,系突厥语音译13世纪塞尔柱 王朝首先使用这一称号奥斯曼帝国时,为素丹授予军事最高统帅的称号 ,后用于称呼帝国高级文武官员只属个人,不世袭 奥斯曼帝国在统治埃及、伊拉克等地时,将委派为该省 区的总督也称“帕夏”如派往埃及的总督穆罕默德· 阿里帕夏该称号一般置于名后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政府宣布废除此称,后埃 及、伊拉克也相继停止使用约旦等国仍继续使用,其 义是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名人的尊称,无特定职位 马木路克战士 原意:“奴隶侍卫队” 来源:中亚和高加索等地 强大:13世纪中叶,马木 路克王朝建立 特点:身体强壮、好勇斗 狠、训练有素、帮派仇杀 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身披钢丝密织而成的锁子甲武器装备包括 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坐骑 均是世界闻名的阿拉伯纯种马,身高腿长,冲刺速度极其惊人。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1.征服埃及:16世纪初 2. 统治措施: (1)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2)经济:包税制 ①概念: 包税权——预付一年土地税;可世袭、转让、出卖 包税人——绝对权力;控制土地和农民;土地实际所有者 ②性质 :既是土地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③影响: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包税制 ⑴背景: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素丹在埃及主要 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征税 ⑵实质: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 段 ⑶基本内容: ①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 包税权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享有绝对的权利,包税人将土地 分租给农民耕种,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征收 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③包税权可以世袭,也能转让或出卖 ⑷影响:(经济、阶级关系)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1.征服埃及:16世纪初 2. 统治措施: (1)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2)经济:包税制 3.结果:埃及形势的恶化 ①原因: ②表现: ③影响:马木路克的统治(实际统治者) 连年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阿里改革的背景——政局动荡、经济落后、外部危机、条件具备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政局动荡、经济落后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外部危机 1.原因: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国力衰 弱,局势动荡.英法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原因?)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政局动荡、经济落后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外部危机 1.背景 2.法军对埃及的殖民入侵(1798-1801) (1)原因: (2)概况:1789年 拿破仑 占领亚历山大和开罗 (3)统治措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 (4)法国势力的退出:1801年 思考:如何评价拿破仑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反动性 和进步性 《世纪金版》P54-55) 3.英军势力的入侵:1798.8为了威胁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印度.2.目的:英法两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法国的入侵和拿破仑的殖民政策 英国的入侵3.过程 :1.原因: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打击英国,变埃及为法国的殖民地,为进 一步夺取印度建立有效基地。
4.法国目标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法国和英国 利用土耳其和 马木路克势力 为其服务主观:加 重了埃及 社会矛盾 的激化; 客观:促 进埃及的 觉醒没收马木路克 的土地和财产 废除包税制; 建立工厂; 促进农业发展打击马木路克势 力建立各级行政 机构; 拉拢埃及上层, 镇压人民反抗影响经济政治国家统治政策法国英国文化文化 侵略 和掠 夺联合奥斯曼帝国, 扶植马木路克势力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1798---1801 1798---1801 特 点 及 影 响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 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 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马木路克),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 ,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 作用 英国与法国争夺埃及,为达到侵略埃 及的目的,英国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 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英国的侵略是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外 部因素首先,拿破仑出于与英国殖民争霸的目的,出兵侵占埃及;其次,拿破仑对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第三,废除包税制后,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第四,拿破仑掠夺了大量埃及的文物与国宝,将其运送回法国,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 的掠夺本性。
评价:其侵略性是主要的: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埃及的 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政局动荡、经济落后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外部危机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条件具备 1.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 ①概况: 开罗首次起义(1798.10;→法国;失败;意义?) 开罗第二次起义(1800年;→法国;失败;意义? ) 开罗第三次起义(1804年;→马木路克;胜利;意义? ) ②总的意义:埃及人民形成独立的民族意识.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政局动荡、经济落后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外部危机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条件具备 1.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 2.阿里的崛起 ①阿里政权的建立:1805.埃及立法会议 ②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 外患: 内忧: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 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2、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剥削沉重,导致农业、 手工业遭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3、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 的法、英先后侵略埃及。
4、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面对 内忧外患,阿里立志推行维护统治、抵御侵略这一富 国强兵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1、政局动荡: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 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总结: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外患阿里改革背景内忧政 局 动 荡经 济 残 破 军 事 弱 小法 英 的 先 后 侵 略阿 里 上 台可见阿里改革有必然性 ?和可能性 ?必然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 2.西方列强的侵略、 3.面临民族危机、 4.埃及的民族意识的形成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可能性: 1.阿里政权的建立、 2.拿破仑在埃及近代化措 施的诱导1、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 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 ②彻底消除了马木路克的势力 ③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 ④实行包税制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②④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外因是: A.政局动荡不安,社会混乱 B.经济残破 C.阶级矛盾尖锐 D.英法对埃及争夺3:与法国相比,英国入侵埃及的特点是( )A、直接殖民统治 B、 拉拢埃及上层,打击腐朽的马木路克武装力量C、帮助埃及获得独立 D、 企图通过对马木路克势力的扶植,达到控制埃及 的目的4.在阿里改革失败后,对埃及进行激烈争夺和渗透的国家是( )A.英法 B.法德 C.英俄 D.英奥A5.1798年,英军与入侵埃及的法军展开斗争的原因是( ) A.拿破仑入侵埃及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B.埃及马木路克的请求 C.拿破仑在埃及的残暴统治 D.为奥斯曼苏丹夺回埃及A6.开罗首次起义的意义在于( ) A.推翻 了马木路克的统治 B.揭开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 C.结束了法军对埃及的占领 D.取得了反抗英军斗争的胜利B7下列不属于阿里政权严峻形势的是 ( )A. 西方列强侵略埃及的步伐未停止 B.奥斯曼苏丹随时准备消灭阿里政权 C.面临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D.法国结束对埃及的军事占领D探究学习总结1.拿破仑在埃及实行的殖民主义政策主要有哪些?解题关键:拿破仑在埃及实行的殖 民统治措施。
思路引领:拿破仑殖民统治的主要 方面:政治、经济和文化答案提示:政治上:打击军事封建势力马木路 克,建立各级行政机构;拉拢以帕夏为首的埃及上 层,为其殖民统治服务;残酷镇压埃及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 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立为法军提供后勤服 务的工业企业,如食品厂、弹药厂等;修复灌溉系 统,扩大可耕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科学文化上:组织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推 进对古埃及文化的学术研究,形成多卷本的巨著《 埃及纪事》;发掘埃及的大量文物并运回法国解题关键:穆罕默德·阿里掌握政权 的背景与条件思路引领: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 封建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埃及人民反 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斗争2.简要叙述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历史背景答案提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名义上在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实际上是在国内军事封建 主集团──马木路克的统治下,国内推行包税制 ,土地和农民都在马木路克的严格控制下在马 木路克的腐朽统治下,埃及连年战乱,经济凋敝 ,民不聊生衰弱的埃及成为正在兴起的西方国 家的殖民对象1798年,法国将军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在 此实行了三年的殖民统治。
拿破仑的殖民统治奴役了埃及人民,但是它又冲 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法军退出埃及后,英军侵入 埃及,并利用马木路克势力力图控制埃及面对法国 、英国相继对埃及的侵略,埃及人民英勇反抗他们 先后发动了三次开罗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法侵略者 及英国支持的马木路克反动势力,并在斗争中逐渐形 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正是在第三次开罗起义的斗争 中,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人民一边,获得人民的支持, 掌握了埃及的统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