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金融自由化许鹏.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3030121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金融自由化作者姓名:许鹏 学号:415926613063摘要:随着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金融业的自由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随之 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诠释了金融自由化的含义,分析了金融自由化的形成, 深入探讨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 探讨 金融发展 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來,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主 流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效颦模仿,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种时尚随着金融市场化与经 济全球化发展,以金融自由化为主要手段的金融改革步伐必将要加快一、 何为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即金融管制自由化,是"金融抑制”的对称 主要是指金融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金融市场的各种管制措施,从而为金融市场交 易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白由的管理环境,主要包括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银行业务白由化、 金融市场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等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 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 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 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让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和汇率水平,使金融资产实际收益率上 升,金融机构间竞争加剧、金融技术改进,当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市场中积累起更多的经验 和信息吋,储蓄的规模和期限将变长,金融结构将合理化,金融效率得到提高。

      最终达到抑 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二、 金融自由化的形成自从麦金农和肖在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概念和理论体系以来,金 融自由化和金融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來,发达国家和 新兴市场国家因循金融深化理论的思路,先后进行了金融口市化改革,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 影响深远的金融制度变迁现象1 •各国间金融管制的不平衡性在国际银行业务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推动下,必然会促使各工业化国家,尤 其是金融实力较雄厚的国家,更积极地开放本国金融市场,消除金融管制的不平衡性,争取 管制方式和程度的一致性,否则,管制过严的国家必然要丧失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原來即 使是处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国家也会因此而受到削弱这种在金融管制不平衡中争取平衡 增强竞争能力的动机,应该说是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推行金融管制白由化的主要因素之一2. 国内金融领域内金融管制的不平衡性一方面,由于金融管制当局对国内各金融机构的管制存在诸多的不平衡,因此造成了各 金融机构Z间的不公平竞争,尤其是在金融创新盛行的年份,受到管制过严的银行部门必然 要处于不利的地位,要么发生资金“脱媒”现象,要么银行机构也从事金融创新活动。

      另一 方血,由于逐渐开放了国内市场,对外管制的壁垒日益减少,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给国内金 融机构形成的竞争压力,也促使金融管制当局推进国内金融管制自由化3. 金融管制自由化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世界经济、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特征有着 密切的联系二战后,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导致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将的 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导致了金融产品创新,而且迫使金融管制当局在既成事实血前不 得不放松金融管制,尤其是对存款机构的存款利率的管制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愈来愈大金融管制当局对金融领域的管制有增无减,也可以看做是这种思潮在金融领域的反映 但管制过严不仅使银行业的效率受到损害,竞争机制受到抑制,而且对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会 产生不利影响,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失宠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泛起,他们强调减少政府 干预,扩大市场机制作用三、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1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1) 通过储蓄效应,增加社会的资金量在金融自rti化中,储蓄利率的上升,储蓄者资产选择范围的增加,人们储蓄倾向的增加, 使国内私人储蓄对收入的比例将趋于上升。

      金融自市化还会影响国外部门的储蓄,汇率扭曲 的纠正会使得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更为容易,同时使得资金的外逃减少,资金流入可 能增加,增加社会资金量2) 通过投资效应,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在金融口rti化的进程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引导着资源的配置储蓄者的资产选择范 I詞扩大以后,各种投资竞相争夺储蓄的支配权,从而为优化储蓄的分配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反,在一个金融压制经济中,储蓄要么只能由储蓄者本人进行投资,要么是通过一个不受 相对价格制约的狭窄通道流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3) 通过稳定效应,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序的金融自由化还有利于就业和产出的稳定增长,可能会减少经济、金融的波动,因 为,通过采取适宜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国内储蓄流暈和国际收支状况都可以得到改善,使经 济对国际贸易、国际信贷等方面的波动就可以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同时,金融自由化带来的 储蓄增加可以减少对通货膨胀和以通货膨胀税平衡财政预算的依赖,从而使稳定的货币政策 成为可能4) 通过市场效应,提高金融业的效率金融自rti化推动金融全球化进程,实现货币与资本市场的无边界扩张,rh于不同金融机 构间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相互渗透,竞争越来越激烈,促进了金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也缩 短了金融活动吋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效率。

      同吋,金融自由化进程客观上使金 融信息传递更加快速有效,对保持宏观金融环境的稳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有序运行起到了很 大的作用,也有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5) 通过金融价格效应,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金融信息更具有公开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 更为有效的价格体系,也减少了产品间、银行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接近最 优化因此,金融自由化改革对提高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效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消极影响(1) 金融自由化会弱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金融自由化发展虽然促使国际金融市场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性市场,但金融 一体化也会削弱各国货币政策自主性,这是因为“溢出效应”和“溢入效应”,使得国内货 币政策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 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控作用可能会减弱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价格自由化,主要就是放弃利率管制,推行利率市场化, 以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是在完全市场条件 即信息对称条件下实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市场条件下,则造成处于信息优势的借款人 可以获取机会利益因此,一些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阶段,利润低、风险大,借款人往往不 愿对其投资,利率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减弱。

      3) 金融自由化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反而会增大金融风险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市场的自由竞争,金融市场比商品市场存 在更大的市场失灵当一个新兴产业岀现时,人们难以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度量,一种金融工 具创新以后人们更难以运用新兴产业与新金融工具生命力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对新领域 介入程度的不确定性,都直接影响到金融体系的运行稳定同时,放开利率、汇率,放松金 融管制,使金融资产流动性更强,金融交易规模更大,这就极大地刺激了短期资本的投机, 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加大,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诱发金融危机⑷金融自由化加大市场主体参与金融交易的难度在金融白由化进程中,大量的金融创新和复杂的金融交易技术操作,客观上剥夺了作为 市场主体的客户对金融工具的选择权利,血对复杂的金融工具客户只能依靠银行的权威进行 交易,从而提高了金融垄断地位,导致金融市场更加模糊;又由于金融市场趋利性提高,客 户信心只能维系于银行交易,一旦金融机构从事高风险业务,客户对金融体系的心理预期迅 速膨胀,既希望金融机构获得高利润,又希望降低风险成本,而一旦金融市场发生震荡,客 户的信心立刻受挫,引起金融市场恐慌。

      四、结语总而言Z,决不可将金融自市化理想化,把它假设成为在发达国家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的灵丹妙药事实上,在任何时间,任何金融体系中,金融体系改革必然是利弊交织,决策 者所能指望的只能是利大于弊,而不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弊的选择十余年来与我国金融体 制改革并行的全球性金融自由化进程也证明了这一论点无论是在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 还是在金融市场较不发达的国家,只有用积极的、审慎的态度客观地评估每一项具体措施的 利弊,权衡利害,大胆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才是根本出路参考文献:[1] 朱民•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 赫德森.金融帝国[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 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4] 李伟宝.美国的金融自由化与经济虚拟化[J],开放导报,2010;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