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形态的观察课件.ppt
23页实 验 四,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 形态的观察,(一)、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放线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2、掌握培养放线菌的几种方法二、基本原理,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放线菌的菌落早期绒状同细菌菌落月牙状相似,后期形成孢子菌落呈粉状、干燥,有各种颜色呈同心圆放射状三、器材,1.菌种 灰色链霉菌(Str. griseus),天蓝色链霉菌(Str. coelicolor),细黄链霉菌(Str.microflavus) 2.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 3.器皿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滴管、镊子、接种环、小刀(或刀片)、水浴锅,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四、方法与步骤,1、插片法 (1)接种 将高氏1号培养基熔化后,倒10-12毫升左右于灭菌培养皿内,凝固后使用。
(2)接种无菌操作挑取活化后的菌种在高氏1号培养基平板上密集划线接种 (3)插片灭菌操作用镊子取灭菌盖玻片以约45度角插入平板琼脂接种线 (4)培养将平板倒置,于28℃培养3-5天 (5)观察用镊子小心取出盖玻片,用纸擦去背面培养物,有菌面朝上放在载玻片上,通过显微镜直接用低倍镜和高倍镜镜检观察(在盖玻片菌体附着部位滴加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后观察效果更好)2、压印法,(1)制备放线菌菌落在凝固的高氏1号培养基平板上用划线分离法得到单一的放线菌菌落 (2)挑取菌落用灭菌的小刀(或刀片)挑取有单一菌落的培养基一小块,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 (3)加盖玻片用镊子取一洁净盖玻片,在火馅上稍微加热(注意:别将盖玻片烤碎),然后把玻片盖放在带菌落的培养基小块上,再用小镊子轻轻压几下,使菌落的部分菌丝体印压在盖玻片上 (4)观察 将印压好的盖玻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菌体朝向载玻片),然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3、埋片法,(1)倒琼脂平板 将已配制、灭菌的高氏l号琼脂培养基熔化,通过无菌操作倒入灭菌的培养皿底,倒均,将整个培养皿盖住使凝固一般培养皿中约倒入15mL培养基 (2)接种与培养 在已凝固的琼脂平板上用灭菌小刀切开两条小槽,宽度小于1.5cm。
把放线菌接种在小槽边上,盖上已灭菌的盖玻片1-2片,盖好培养盖将制作好的平板放在28℃恒温箱培养3-4天 (3)观察 取出培养皿,可以打开皿盖,将培养皿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也可以取下盖玻片,将其放在洁净载波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五、实验报告,1、结果 绘图和描述自然生长状态下观察到的放线菌形态 2、思考 比较实验中采用的几种观察方法的优缺点二)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自制水浸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2、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二、基本原理,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μ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三、实验器材,1、菌种青霉(Penicillium sp.)、曲霉(Aspergillus sp.)、根霉(Rhizopus sp.)、毛霉(Mucor sp.)培养约2-5d的马铃薯琼脂培养物。
2、溶液或试剂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蒸馏水、50%乙醇、碘液 3、器材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显微镜等四、水浸制片观察法,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或蒸馏水,用解剖针从生长有霉菌的平板中挑取少量带有孢子的霉菌菌丝,用50%的乙醇浸润,再用蒸馏水将浸过的菌丝洗一下,然后放入载玻片上的液滴中,仔细地用解剖针将菌丝分散开来盖上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且不要再移动盖玻片),先用低倍镜,必要时转换高倍镜镜检并记录观察结果五、 注意事项,1、制片时,应该挑取少量带有胞子的菌丝,取的多,反而不宜观察 2、标本制好后,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六、思考题,1、列表说明四类霉菌个体形态特征; 2、在真菌形态观察时为何用棉蓝进行染色?,(三)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 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2. 学习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二、基本原理,酵母菌是多形的、不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的分化,菌体比细菌大繁殖方式也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它的氧化型是蓝色的,而还原型是无色的,用它来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而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死活细胞鉴别原理,美蓝(氧化型) 蓝色,美蓝(还原型) 无色,酵母活细胞,新陈代谢,还原能力,,,,三、器材,酵母菌,0.1% 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四、操作步骤,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混合均匀;,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将制片放置约3min,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酵母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区别死活细胞染色30min后再次观察,注意死活细胞数量的变化;,用其它浓度的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重复上述操作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五、实验报告,1. 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出芽生殖方式 2. 酵母菌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