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流与有源逆变(六)_电力电子技术.ppt
27页第十讲 整流与有源逆变(六),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10.2 集成触发器 10.3 触发电路的定相,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输出可为双窄脉冲(适用于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的电路),也可为单窄脉冲 三个基本环节: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同步环节此外,还有强触发和双窄脉冲形成环节,图2-54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返回,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1. 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 V4、V5 —— 脉冲形成 V7、V8 —— 脉冲放大 控制电压uco加在V4基极上uco对脉冲的控制作用及脉冲形成: uco=0时,V4截止V5饱和导通V7、V8处于截止状态,无脉冲输出电容C3充电,充满后电容两端电压接近2E1(30V),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时,V4导通,A点电位由+E1(+15V) 1.0V左右,V5基极电位 约 -2E1(-30V), V5立即截止V5集电极电压由-E1(-15V) +2.1V,V7、V8导通,输出触发脉冲电容C3放电和反向充电,使V5基极电位 ,直到 ub5-E1(-15V),V5又重新导通。
使V7、V8截止,输出脉冲终止 脉冲前沿由V4导通时刻确定,脉冲宽度与反向充电回路时间常数R11C3有关 电路的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TP二次侧输出,其一次绕组接在V5集电极电路中,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2. 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电路组成 锯齿波电压形成的方案较多,如采用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等 恒流源电路方案,由V1、V2、V3和C2等元件组成 V1、VS、RP2和R3为一恒流源电路,图2-55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的工作波形,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工作原理: V2截止时,恒流源电流I1c对电容C2充电, 调节RP2,即改变C2的恒定充电电流I1c,可见RP2是用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 V2导通时,因R4很小故C2迅速放电,ub3电位迅速降到零伏附近 V2周期性地通断,ub3便形成一锯齿波,同样ue3也是一个锯齿波,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射极跟随器V3的作用是减小控制回路电流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 V4基极电位由锯齿波电压、控制电压uco、直流偏移电压up三者作用的叠加所定 如果uco=0,up为负值时,b4点的波形由uh+ up 确定 当uco为正值时,b4点的波形由uh+up +uco 确定 M点是V4由截止到导通的转折点,也就是脉冲的前沿 加up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控制电压uco=0时脉冲的初始相位,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三相全控桥时的情况: 接感性负载电流连续时,脉冲初始相位应定在 =90;如果是可逆系统,需要在整流和逆变状态下工作,要求脉冲的移相范围理论上为180(由于考虑 min和bmin,实际一般为120),由于锯齿波波形两端的非线性,因而要求锯齿波的宽度大于180,例如240,此时,令uco=0,调节up的大小使产生脉冲的M点移至锯齿波240的中央(120处),相应于 =90的位置。
如uco为正值,M点就向前移,控制角 90,晶闸管电路处于逆变状态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3 同步环节 同步——要求触发脉冲的频率与主电路电源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关系确定 锯齿波是由开关V2管来控制的 V2开关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由同步变压器所接的交流电压决定 V2由导通变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锯齿波起点基本就是同步电压由正变负的过零点 V2截止状态持续的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取决于充电时间常数R1C1,10.1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4. 双窄脉冲形成环节 内双脉冲电路 V5、V6构成“或”门 当V5、V6都导通时,V7、V8都截止,没有脉冲输出,只要V5、V6有一个截止,都会使V7、V8导通,有脉冲输出 第一个脉冲由本相触发单元的uco对应的控制角 产生 隔60的第二个脉冲是由滞后60相位的后一相触发单元产生(通过V6)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情况,10.2 集成触发器,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集成化已逐渐普及,已逐步取代分立式电路 目前国内常用的有KJ系列和KC系列,下面以KJ系列为例 KJ004 与分立元件的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相似 分为同步、锯齿波形成、移相、脉冲形成、脉冲分选及脉冲放大几个环节,返回,10.2 集成触发器,图2-56 KJ004电路原理图,10.2 集成触发器,完整的三相全控桥触发电路 3个KJ004集成块和1个KJ041集成块,可形成六路双脉冲,再由六个晶体管进行脉冲放大即可,10.2 集成触发器,图2-57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集成触发电路,10.2 集成触发器,KJ041内部是由12个二极管构成的6个或门 也有厂家生产了将图2-57全部电路集成的集成块,但目前应用还不多。
模拟与数字触发电路 以上触发电路为模拟的,优点:结构简单、可靠,缺点:易受电网电压影响,触发脉冲不对称度较高,可达3~4,精度低 数字触发电路:脉冲对称度很好,如基于8位单片机的数字触发器精度可达0.7~1.5,10.3 触发电路的定相,触发电路的定相——触发电路应保证每个晶闸管触发脉冲与施加于晶闸管的交流电压保持固定、正确的相位关系 措施: 同步变压器原边接入为主电路供电的电网,保证频率一致 触发电路定相的关键是确定同步信号与晶闸管阳极电压的关系,图2-58 三相全控桥中同步电压与主电路电压关系示意图,返回,10.3 触发电路的定相,三相桥整流器,采用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时的情况 同步信号负半周的起点对应于锯齿波的起点,通常使锯齿波的上升段为240,上升段起始的30和终了的30线性度不好,舍去不用,使用中间的180锯齿波的中点与同步信号的300位置对应 使Ud=0的触发角 为90当 90时为逆变工作 将 =90确定为锯齿波的中点,锯齿波向前向后各有90的移相范围于是 =90与同步电压的300对应,也就是 =0与同步电压的210对应由图2-58及2.2节关于三相桥的介绍可知, =0对应于ua的30的位置,则同步信号的180与ua的0对应,说明VT1的同步电压应滞后于ua 180,10.3 触发电路的定相,变压器接法:主电路整流变压器为D,y-11联结,同步变压器为D,y-11,5联结,图2-59 同步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的接法及矢量图,10.3 触发电路的定相,表2-4 三相全控桥各晶闸管的同步电压(采用图2-59变压器接法时),10.3 触发电路的定相,为防止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对触发电路产生干扰,可对同步电压进行R-C滤波,当R-C滤波器滞后角为60时,同步电压选取结果如表2-5所示,表2-5 三相桥各晶闸管的同步电压(有R-C滤波滞后60),图2-54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返回,图2-55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的工作波形,返回,图2-56 KJ004电路原理图,返回,图2-57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集成触发电路,返回,图2-58 三相全控桥中同步电压与主电路电压关系示意图,返回,图2-59 同步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的接法及矢量图,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