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企业》前方100米是人才风暴(1).doc
136页《人在企业》前方100米是人才风暴等我历时1年,对10多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深入采访,歇下来给接受过我采访的IBM、朗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打时,发现他们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上了这使我首先非常惊讶,但很快复归平静――在这些大型跨国公司里,人力资源已经活跃到企业经营的前台,人才的流动和更迭每年高到15%以上,变化已经是常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果你离开一家国企,10年后回去看看,会发现劳资处的人除了皱纹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速度是许多公司衡量人力资源工作的一项指标例如招聘,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公司,可能会在1星期内招聘50人,而且可以保证这50人中80%都非常优秀朗讯中国公司创造了1星期内招聘100人的记录,在抢人如抢购的知识员工争夺战中,快就是优势.再如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公司,新员工进来的时候他的已经接通,很快领到办公用品、电脑email地址开通,半小时内他已经接受了第一个员工培训 招聘到优秀人才对许多公司来说事情已成功了一半.我采访的IBM、Motorola、Cisco、Lucent、Intel、北电网络这些年营业额超百亿美元的世界著名企业,对待吸纳优秀人才的态度非常认真为了猎到比对手更优秀的人才,他们动用了人才招聘会、报刊广告、网站、猎头、校园招聘、内部推荐等一切手段,招聘在这些企业里成为完善严密的体系。
各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举动直接面对竞争,甚至在许多竞争策略上都雷同Cisco鼓励内部员工推荐候选人,如果员工推荐来的候选人通过了各种测试进入公司,推荐者将获得一个奖励点数,这个点数可以为员工出国旅游提供机票北电网络和Intel对推荐有功人员则奖励一笔可观的现金 培训是高回报投资 许多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企业已经进入员工即顾客时代,人力资源部开始视内部员工为自己的顾客,满足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满意,保持顾客的热情,挖掘顾客的潜能,是企业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具备竞争力的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成功的企业不一定注重人力资源,但是一直成功的企业一定非常注重人力资源 CISCO是一家超速发展的企业,为了防止臃肿官僚,公司确立的基调是始终保持一个中小企业的灵活性Cisco发展速度已经使公司不是靠招人去发展业务,而是不断创造新的业务,让人去追赶业务,每个人的成长空间很大如果员工量和质的成长不能跟上公司业务的成长,势必贻误时机培养员工和企业同步快速增长是Cisco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 Cisco在新员工进来的第一天就告诉他们在Cisco成功的12个诀窍,让员工能够快速融入公司文化,成为公司的得力干将Cisco提出的理念是人人是自己的经理。
员工培训在许多外企里已经成为一项非常完善的系统工程,每个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时间在40个小时以上,员工培训费用会达到营业额的1%~3% Motorola专门为员工培训成立了Motorola大学.爱立信在中国成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IBM在中国的培训有"魔鬼训练营"的雅号.Cisco在无处不在、永不关闭的互联网世界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e-learning多媒体培训环境,员工在工作和学习之间没有界线,你随时可以拿起耳机来进入学习状态. 所以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亲任联想管理学院院长就不足为奇了. 世界著名公司在对管理者的培训上更加不遗余力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制度的良好执行,中层管理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劣质的管理必然导致员工的离心,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形成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管理者的培训还是企业留人的重要投入现代人力资源理念认为,企业的每个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经理.管理者不善于管人,会伤及员工士气,降低团队的战斗力,中国古语:统率无能,累死三军道出劣质管理的低效率危害 Intel经理人的成长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培训,一是managing@intel,这项培训主要介绍经理人在Intel的一些做事的流程和制度,让经理们对管理层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步是管理任务周期培训(Managing task circle-Training),这个培训过程是告诉管理者如何去进行管理,是对管理业务技能的训练最后是如何管人的培训(managing the people),这是Intel培训中非常重视的一点,Intel认为管人的经理必须要有很好的沟通技能和发展员工的能力 在著名企业里,对管理者的培训项目繁多,跨区跨国,大都在星级酒店、度假胜地举行,开销巨大,成效亦丰 CEO是最大的人力资源 除了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各公司在培养和选举接班人上,更加不厌其繁地执行一套严格的科学流程,这种慎重完全不亚于政治选举美国许多公司重金猎取CEO的过程颇似藏传佛教里寻找转世灵童 CEO是一个企业里最大的人力资源个体,其领导灵魂作用在公司里越来越显著,如果CEO不能发挥其作为企业领袖的前瞻性和在企业文化里确立基调的作用,企业这篇恢宏乐章就难以演奏IBM首席执行董事长郭士纳1993年进入IBM引起媒体广泛报道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他一改IBM前任总裁埃克斯自己有专用电梯通道的官僚作风,亲自给所有员工发了一封email 一个巨大到有几十万员工的企业,其CEO如果不具备鲜明的人格魅力和超卓的才能,对所有员工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强大的竞争压力使企业的每一任CEO必须是杰出的,不存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明星企业的CEO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日常生活几乎被明星化了,同样如果其不具备完整的人格,将很难被员工从心理上接受。
Motorola在各地区推选总裁时,考察的5大素质中首要素质是德许多世界著名公司选自己的舵主莫不如此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私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忘我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 在我采访的总裁中,大家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内核是相同的,就是,企业领袖已经职业化了,他没有自己的命运,企业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如果一个企业领袖没有这样的认识,他本身就违背了企业的意志所以CEO的存在和消失由企业来决定,CEO需要这种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不是用表情征服员工,而是大脑 近1年来,许多国际大企业的明星领袖开始考虑自己何时退出企业的历史舞台原因一是在新经济时代,他们感觉自己的思想已经有些落伍,应该让更具思想活力的人上台另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竞争力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开发出的一种新产品,以前可能会在30年内领先,现在却会在3年内消失10倍速的淘汰速度,使企业领袖更换频迭 IBM宣布任命帕米桑诺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并有望在未来接替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士纳的职位郭士纳在授命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在进入IBM转型的下一阶段时,我们需要新的组织途径,以加强对市场选择和进一步成长机会的关注和把握。
CA公司总裁兼运营长桑吉—库马尔(SanjayKumar)取代公司奠基人王嘉廉,成为新任执首席执行官,以期发展新型业务比尔.盖茨则更早将首席执行官之位让给鲍尔默,自己则潜心技术中国青年财富代表人物网易公司丁磊也效法盖茨,退拥技术 总之,一个CEO最完美的职业生涯终点应该是趁自己清醒的时候找一个清醒的人来接班 不要操纵员工 因为什么是激励什么是操纵员工心里非常清楚,没有诚意或缺乏对人了解的管理,终将被员工识破而抛弃. 薪水是企业给员工最重要的劳动回报,但是已经不仅仅是薪水了 企业文化和员工关怀成为著名企业对员工产生长效磁力的最新途径 为了使员工有一种不为官所累,被官所压的感觉,北电网络在公司推行消除职位级别(Deband)的运动.员工可以选择做个人贡献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和管理者(peoplemanager)这两条道路里面分有不同层次,个人贡献者的待遇可以和很高的总监级别相同.他们对每个员工用编号JCI(职位复杂性指标)描述,这些指标一方面代表了员工的工作职责,同时通过职位分析和人才市场的行情,对这个职位进行薪酬定价.员工之间以这种代号减偌了职位对比。
联想电脑公司据说有人喊杨元庆为杨总就罚款50元. 职责分明,人格平等,是现代企业干群关系的基本定格 企业文化是留住员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软指数对于不为生活负担所累的高收入员工来说,如果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苦心挽留恐怕都难奏效. Cisco的CEO钱伯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收购专家,在收购过程中除了考察该企业的技术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公司的文化与Cisco有多大差异.所以每次收购,钱伯斯都要带领一个”文化考察团"——人力资源部成员参与到收购班子里,考察被收购公司的经营团队的精神和管理理念能否和Cisco融合在一起. 朗讯公司在脱离AT&T之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反问:什么是朗讯之本?大家想到首先要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公司使命,但是很快发现用白纸黑字写的理念比较虚,很难和实际行动结合,公司专门组织了一个文化学习班,出去寻找朗讯需要的企业文化他们在财富500大企业中去总结这些高效能公司(highperformancecompanies)的文化共通处经过考察,朗讯的文化班子结合公司的内情,确立了自己需要建立的文化――GROWS,这已经成为朗讯公司的行为准则. 高薪酬者生存 小布什当选上了美国总统,他的工资是克林顿的两倍。
发生在薪酬领域最有趣的事情是给美国总统核定工资标准根据美国经济发展现状,美国总统克林顿20万年薪的标准已经与美国总体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美国国会专门聘请了世界著名咨询公司HayGroup为美国国会作薪酬方案,确定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年薪为40万美元 在2000年的收入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的是美国前任CA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查尔斯-王(王嘉廉),他去年的个人收入达到65亿美元,其中6.45亿美元来自公司赠与的股票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铸造网络公司的CEO罗伯特-约翰逊,他全年的收入为2.31亿美元.前年独占花魁的迪斯尼公司总裁迈克尔-艾斯纳降到了第三,收入为5100万美元这些数据表明,高科技公司成为高收入的名利场,而且总裁们的收入已经开始”离谱”了,这个离谱就是离开了传统的工资报酬体系,而出现以大额股票回报等方式进行的风险共担式的利益共享. 曾经问一位千万级财富的企业家如何看待财富,他认为一个人需要的财富是有限的,财富最终属于社会.51job人才网站CEO甄荣辉认为,人在钱的问题上有一个"经济独立"的额度,如果超过那个额度,追求更多的是事业中的快乐毋庸置疑,适当高的薪酬,肯定能够使员工安心于创造 2000年中华英才网站进行了一次网上不记名薪酬调查,这些数据反映了薪酬的总体趋势。
数据显示,薪酬的前三甲排位在行业里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北京为例,"钱"景最好的行业为计算机行业,平均年薪为50096元,其次是银行、保险、证券、投资行业(年薪46583元)和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服务行业(年薪45514元)最没有"钱"途的行业为种养业和政府、国家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平均年薪低于20000元记得几年前银行、金融、律师和会计是炙手可热的行业如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真正站起来了,一举打败了金融服务行业(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律师、会计),大量创新的高科技企业成为就业新宠,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在社会的产业结构中,创新行业的回报不走在社会的前列,创新肯定不是大规模的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中国企业面临着强大的薪酬落差弱势 在国企、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造成人才流动的根本动力还是巨大的薪酬落差高薪酬成为争夺人才最直接和最具杀伤力的武器.2000年,北京市人才市场的某一次外企招聘专场会展位爆满,一些外企对人才"我的爱,赤裸裸”,公开打出价码:硕士年薪6万~10万元,博士年薪8万~15万元香港不久前规定大陆名牌大学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