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甫之后惟斯人─罗叔子先生的篆刻艺术.pdf
4页牧 甫 之 后 惟 斯 人 ─ 罗 叔 子 先 生 的 篆 刻 艺 术 张 蔚 星 罗 叔 子 先 生 ( 1910 — 1968 ) , 湖 南 新 化 人 , 生 前 为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会 员 、 西 泠 印 社 理 事 、 江 苏 省 书 法 印 章 研 究 会 理 事 华 东 艺 专 和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教 师 仙 一 生 致 力 于 中 国 美 术 史 的 研 究 , 著 作 宏 丰 、 立 论 精 辟 、 文 笔 畅 达 , 其 代 表 作 有 《 北 朝 石 窟 艺 术 》 、 《 北 朝 石 窟 拓 片 集 》 、 《 中 国 工 艺 纹 样 史 》 同 刘 汝 醴 合 著 《 桃 花 坞 木 版 年 画 》 六 十 年 代 他 协 助 俞 剑 华 重 新 修 订 了 《 中 国 美 术 家 人 名 辞 典 》 ; 随 陈 之 佛 先 生 同 赴 北 京 从 事 《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 的 写 作 , 一 年 后 陈 先 生 去 世 , 他 独 立 完 成 了 洋 洋 三 十 多 万 言 的 这 部 巨 著 除 此 之 外 , 他 还 发 表 了 很 多 研 究 宋 代 绘 画 和 清 代 篆 刻 发 展 的 文 章 , 在 学 术 界 产 生 了 广 泛 而 深 远 的 影 响 。
如 在 中 国 服 装 史 的 研 究 方 面 , 其 成 果 就 深 得 沈 从 文 先 生 的 赞 佩 , 和 他 经 常 有 书 信 来 往 这 里 就 不 一 一 列 举 了 罗 叔 子 先 生 的 治 印 生 涯 , 据 我 的 分 析 大 致 有 前 后 两 个 阶 段 第 一 个 阶 段 是 解 放 前 至 一 九 五 五 年 , 第 二 阶 段 是 此 后 至 事 件 期 间 自 缢 身 亡 我 在 仔 细 分 析 比 较 之 后 发 现 他 在 事 件 受 辱 遭 批 期 间 , 所 治 的 印 章 艺 术 还 在 向 前 发 展 着 , 由 于 生 命 过 早 的 被 迫 终 结 , 使 其 印 艺 未 发 展 到 他 能 够 达 到 臻 善 之 境 , 这 太 可 惜 了 但 或 许 也 为 后 来 追 摹 其 印 风 者 , 留 下 了 一 些 余 地 罗 早 年 的 印 风 , 给 人 的 总 体 印 象 是 杂 而 不 乱 其 中 有 绝 大 部 分 是 效 法 吴 昌 硕 的 , 如 白 文 “ 希 斋 校 勘 汉 魏 六 朝 文 字 ” ( 图 1 ) 。
但 在 他 后 期 的 作 品 之 中 , 就 很 难 看 到 缶 老 的 影 子 了 究 其 原 因 , 罗 读 艺 专 期 间 他 的 老 师 潘 天 寿 、 诸 乐 三 等 都 是 吴 昌 硕 的 及 门 弟 子 , 绘 画 、 书 法 、 治 印 俱 遵 师 门 家 法 , 罗 在 如 此 吴 风 浓 重 的 环 境 中 受 其 影 响 , 便 是 很 自 然 的 事 情 但 作 为 有 强 烈 自 我 意 识 的 印 人 , 他 在 后 期 觉 得 吴 风 和 其 欲 自 立 面 目 的 汉 金 文 入 印 有 较 大 差 距 之 时 , 就 断 然 放 弃 , 或 者 偶 在 局 部 中 用 之 可 见 他 的 胆 识 和 定 力 , 拿 得 起 放 得 下 , 学 得 快 看 得 透 此 外 , 他 另 有 一 些 用 圆 朱 文 法 入 印 者 , 刻 得 工 整 细 密 , 婉 中 见 骨 , 如 朱 文 “ 生 在 花 朝 前 一 日 ” ( 图 2 ) 、 “ 乐 三 藏 书 之 印 ” ( 图 3 ) 当 时 , 为 了 糊 口 , 罗 先 生 曾 在 西 泠 印 社 前 摆 摊 治 印 为 生 。
从 很 大 程 度 上 讲 此 种 印 式 主 要 为 了 生 计 所 需 , 适 应 买 主 和 收 藏 印 特 殊 款 式 的 需 要 , 不 足 以 反 映 他 的 治 印 水 平 和 印 学 思 想 这 期 间 西 泠 印 人 韩 登 安 曾 经 授 业 于 他 , 其 圆 朱 文 多 少 也 受 了 点 他 的 影 响 可 就 是 这 样 , 罗 的 圆 朱 文 和 韩 相 较 , 并 未 沾 染 上 他 的 俗 气 和 拘 束 之 状 真 智 过 其 师 乃 堪 传 授 者 也 这 期 间 , 他 也 刻 过 一 些 仿 黄 士 陵 印 风 的 作 品 , 但 少 特 异 之 处 纵 观 其 早 年 印 作 , 给 人 的 印 象 除 前 面 提 到 的 杂 而 不 乱 外 , 还 有 就 是 取 法 不 低 , 学 养 的 深 厚 已 能 从 印 中 初 见 端 倪 罗 叔 子 在 发 表 了 大 量 的 美 术 史 研 究 专 文 和 几 部 专 著 的 同 时 , 其 印 章 也 进 入 了 收 获 的 丰 产 期 纵 观 印 学 史 , 凡 大 家 无 不 有 过 人 的 胆 识 和 才 气 。
吴 昌 硕 甚 至 喊 出 了 “ 自 我 作 古 空 群 雄 ” 这 样 充 满 悲 壮 感 的 豪 语 罗 同 样 在 疏 理 了 可 供 印 外 求 印 的 有 限 资 料 源 之 后 , 决 定 用 汉 金 文 、 砖 文 作 为 自 己 印 章 风 格 的 源 头 明 清 诸 家 中 黄 土 陵 的 印 风 光 洁 挺 拔 , 朱 文 富 有 装 饰 性 , 以 此 入 手 似 更 易 得 所 以 , 黄 士 陵 的 刀 法 、 章 法 , 大 量 汉 金 文 、 砖 文 的 新 鲜 生 动 未 经 前 人 染 指 的 资 料 二 相 结 合 , 加 上 罗 的 才 气 和 扎 实 的 基 础 , 很 快 就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印 章 语 言 和 形 式 美 , 使 之 成 为 和 方 介 堪 、 陈 巨 来 、 来 楚 生 并 列 的 大 家 东 坡 论 文 有 “ 博 观 约 取 , 厚 积 薄 发 ” 之 语 罗 叔 于 在 印 章 上 个 人 面 目 如 此 迅 速 形 成 且 经 久 弥 新 , 盖 亦 日 积 月 累 之 功 焉 他 用 汉 金 文 、 砖 文 入 印 有 多 种 风 格 。
具 体 的 来 分 析 有 下 面 几 种 一 、 用 田 字 格 出 现 , 巧 妙 的 运 用 文 字 本 身 的 笔 画 作 为 边 栏 线 , 使 得 印 章 的 形 式 和 印 文 融 成 一 体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便 是 “ 西 泠 印 社 ” ( 图 4 ) 此 印 的 构 思 巧 妙 , 充 分 利 用 三 角 形 的 变 中 有 动 和 方 块 空 间 的 稳 定 自 然 的 特 点 特 别 是 “ 泠 ” 字 右 边 和 “ 印 ” 字 右 边 三 个 大 三 角 的 对 比 , 让 观 者 产 生 了 强 烈 的 视 觉 共 鸣 我 想 这 和 他 长 期 从 事 工 艺 美 术 的 研 究 是 有 关 系 的 此 外 用 中 线 来 摆 布 印 文 , 调 整 章 法 的 印 式 更 为 罗 所 喜 如 阳 文 “ 相 看 二 不 厌 ” ( 图 5 ) 、 “ 养 辉 ” ( 图 6 ) 、 “ 家 在 娄 水 边 ” ( 图 7 ) 等 在 两 个 基 本 相 等 的 空 间 之 中 , 只 有 通 过 调 整 字 型 的 参 差 错 落 和 刀 法 的 极 细 微 差 别 , 才 能 让 人 看 后 感 到 平 中 见 奇 , 也 就 是 黄 士 陵 所 谓 的 “ 平 易 正 直 绝 无 非 常 可 喜 之 习 ” 。
如 ” 相 看 两 不 厌 ” 一 印 , 右 边 的 二 字 横 平 竖 直 变 化 不 大 , 但 左 边 三 宇 却 有 意 作 了 挪 让 、 伸 缩 变 化 特 别 是 将 左 边 的 线 条 突 破 中 线 直 插 右 边 , 显 示 了 他 独 具 的 匠 心 在 刀 法 上 , 他 不 是 上 下 两 刀 就 完 事 , 而 是 由 粗 到 细 慢 缓 为 之 这 样 就 能 保 证 在 刻 制 的 过 程 中 不 断 调 整 , 以 期 在 整 体 统 一 情 况 下 有 变 化 , 如 此 印 中 有 几 个 字 的 线 条 若 断 若 续 , 积 点 成 线 这 在 黄 土 陵 的 朱 文 印 章 中 并 不 多 见 , 而 罗 则 大 量 运 用 “ 冰 火 斋 ” ( 图 8 ) 一 印 就 更 为 明 显 , 冰 和 火 两 字 的 线 条 似 乎 都 是 遭 腐 蚀 过 的 出 土 汉 金 文 , 神 旺 形 残 、 古 意 盎 然 黄 士 陵 治 印 强 调 秦 汉 印 的 原 始 状 态 , 力 求 光 洁 学 其 风 者 均 是 如 此 。
而 吴 昌 硕 却 能 化 腐 朽 为 神 奇 , 从 残 破 斑 驳 之 中 求 古 浑 之 意 罗 叔 子 虽 舍 吴 昌 硕 印 风 , 但 在 如 何 取 法 古 人 问 题 上 , 显 然 要 远 胜 黄 门 末 流 , 真 得 缶 翁 精 神 传 世 汉 金 文 多 为 白 文 ( 阴 刻 、 阴 铸 ) , 罗 叔 子 却 多 刻 阳 文 ( 汉 金 ) , 这 也 是 他 的 过 人 之 处 汉 金 文 如 果 用 白 文 刻 出 , 在 印 章 布 局 上 便 很 难 用 田 宇 格 、 中 字 格 来 补 救 , 制 约 白 文 印 容 易 产 生 的 板 滞 之 感 , 他 避 难 就 易 , 力 求 用 最 方 便 简 洁 的 方 法 铸 造 强 烈 的 个 人 面 目 , 真 善 学 者 也 ! 二 、 不 用 田 宇 格 和 中 字 格 , 用 文 字 自 身 的 形 式 来 摆 布 章 法 , 而 能 有 独 特 面 目 者 如 朱 文 “ 丹 青 不 知 老 将 至 ” ( 图 9 ) 、 “ 黄 友 葵 章 ” ( 图 10 ) 、 “ 臧 一 山 ” ( 图 11 ) 等 。
这 几 方 印 中 最 具 面 目 的 便 是 “ 丹 青 不 知 老 将 至 ” , 罗 借 用 泉 币 文 字 中 线 条 的 头 重 尾 尖 和 造 型 的 错 落 多 姿 , 使 观 者 初 见 之 下 , 迷 惑 于 形 式 本 身 的 华 美 , 然 后 才 会 细 玩 其 文 字 内 容 用 汉 金 文 入 印 到 如 此 地 步 , 真 是 化 透 了 此 外 , 罗 还 善 于 用 边 栏 的 粗 细 变 化 来 平 衡 印 面 的 虚 实 , “ 臧 一 山 ” 的 印 栏 右 边 和 上 下 较 粗 , 左 边 则 上 重 下 轻 , 虚 若 春 烟 因 为 山 字 造 型 是 三 个 三 角 型 已 显 空 间 过 大 、 过 实 , 不 用 虚 边 则 有 臃 肿 气 闷 之 感 “ 黄 友 葵 章 ” 的 边 栏 线 也 是 粗 细 有 变 , 上 方 边 栏 线 和 左 右 两 边 俱 不 相 连 , 也 是 为 了 让 印 面 过 分 肿 臃 之 态 能 够 破 一 破 三 、 用 砖 文 入 印 者 除 了 用 汉 金 文 人 印 , 罗 叔 子 还 把 大 量 的 砖 文 运 用 到 印 章 中 , 如 条 形 印 “ 发 愤 图 强 ” ( 图 12 ) 、 白 文 巨 印 “ 缶 庐 继 起 迈 先 行 ” ( 图 13 ) 。
砖 文 较 之 金 文 更 加 粗 犷 雄 强 , 富 有 张 力 运 用 到 大 印 之 中 会 增 加 气 势 的 博 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