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素统领统筹兼顾.docx
5页要素统领 统筹兼顾——浅论语文要素中知识、方法与能力训练点在教学中的把握摘 要:统编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由“内容主题”安 排单元内容,这样的编排,将语文学科素养分解成一个个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知 识、方法与能力训练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了解编者意图,充分解读 教材,考虑语文要素中知识、方法与能力训练点在单元篇章里的分配,把语文要 素有机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时,首先要看清单元,做出单元教学思考, 然后进行单元教学统整,以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最后,通过拓展延伸练习,巩 固单元语文要素关键词:语文要素 教学 思考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将语文学科素养分解成一个个符合学生年 段特点的知识、方法与能力训练点,并有机融合在教材中因而,做为一线教师,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了解编者意图,充分解读教材,做到要素统领,统筹兼顾 知识、方法与能力训练点在单元篇章里的分配,关注语文要素,做出正确的教学 思考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语文要素,把握好各个知识、方法及能力训 练点呢?一、了解单元中的语文要素,做出单元教学思考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普通单元本单元的人文要素,以“责任”为主 题内容。
语文要素是: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这两点,分别对阅读和写 作提出了要求第四单元共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加上习作和语文园地依据本 单元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编写的思路:“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习作—语 文园地”导语”提出学习要求,三篇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习作、语 文园地训练巩固方法,运用方法那么,单元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是如何呈现,我们应该从哪里去把握单元语文 要素呢?1.关注“课后习题”,从题中提炼语文要素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可以说是教学目标的具体指向标,在设计上匠心独具 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语文要素是深藏其中的这些题目或依据理解与积累,或 依据行为与运用及拓展与实践这三个维度来设计的教师们只要读懂了课后练习 的设计意图,关注题后的新理念,就能准确提取语文要素,让教学有“靶心” 如:五上四单元《古诗三首》课后第二题: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第二题: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 会人物内心情感,理解内容;《军神》课后第三、四题,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 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略读课文《清贫》课前提示“抓住人物的语言, 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内容”;“交流平台”梳理归纳总结方法;“词句段运用” 训练用方法。
综上所述课后习题,都是聚焦“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 会人物内心”这一语文要素来设计的2.关注“新角度”,在导学提示中融入语文要素统编教材的略读课文前加了导学提示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要求老师做到简、 放、练,学生只要粗略地读,要自主地学,教学原则是“教略学丰”那么,教 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导学提示,让学生把课内精读课文中学会的方法,通过略读 课文这一载体,灵活运用自主学习之中如五上四单元的《清贫》一文的导学提 示为:默读课文,说说你从方志敏的自述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再和同学交流 你对“清贫”的理解怎样去体会方志敏的品质呢?当然是“抓住人物的动作、 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这一阅读方法去体会了教学时,让学生找出描写 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方志敏清贫、洁 白朴素的生活,体会他清贫朴素、舍已为公的高尚品质通过这一略读课文的教 学,进一步落实了本单元精读课文中的语文要素3.链接“新内容”,在语文园地中回顾语文要素语文园地中不少内容,如“词句段运用”“口语交际”“写话”“展示 台”“我爱阅读”等栏目,也都隐藏着语文要素,是检验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的落 脚点我们来看本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 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这个训练很明显是本单元语文要素 落地的一个重要训练点,它既是对本单元所学语文要素的巩固,又是为本单元的 习作打基础的练习题,是把所学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法1.进行单元教学统整,统筹兼顾要素落实(一)教学有偏向与侧重,统筹兼顾语文要素的落实所谓统整教学,就是指统筹、整合教学教学中,要区分各篇课文的教学重 难点,教学可以有偏向与侧重,做到统筹兼顾语文要素的落实例如:《古诗三 首》的教学,侧重于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背 诵古诗,丰富语言积累;《青山处处埋忠骨》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教学时侧 重抓住毛主席的在听闻爱子岸英牺牲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 决定将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时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主 席作为父亲的悲痛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军神》是一篇小说,表现的 是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教学时,不仅要聚焦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也要关注描写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沃 克医生的情感变化,从而衬托刘伯承不可思议的坚强毅力,从中让学生深深体悟 到为什么称他为“军神”的原因;《清贫》是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 主阅读理解,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运用前三篇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理 解内容,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
二)统整落实在写上,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潘新和教授认为:“教阅读就是教写作,教写作就是对阅读教学的检验和反 馈学生都学完了,教学还没完,要会写,才是一个阶段教学应有的结果”统 编教材编撰上力求体现“读写互动,相融共通”的思路在本单元设定的习作 “他了”就是对整个单元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现人物内心”这 一方法的检验他了”是一个开放性话题,教学时,首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 验,打开选材的思路;其次,要引导学生回忆当时的情形及事情的前因后果,确 定习作内容;然后,运用本单元习得的方法及借助教材给出的示例和提示指导学 生多角度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以反映人物的内心和精神品质;最后,组 织学生互动交流,修改习作,展示学生习作,提供学习同伴语言的平台,实施读 写一体化教学,做到前后关联,相互支撑、印证,使教学具备有效性1.拓展延伸强化练习,巩固单元语文要素语文要素不仅仅用来理解的,要走出以分析为主的传统学习模式,由“学” 向“用”走一步只有用起来了,语文要素才有价值,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一个语文要素的落地,需要反复教学、导学、运用的过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在四上的第六单元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中就已有铺垫,本单元则着力 重点教学,教出层次,学到方法,而第六单元又进一步延伸与运用:“初步运用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巩固。
通过反复操练和巩固,让 这一语文要素自然落地教师的教学要深挖教材,找准目标,关注要素,在要素统领下,统筹兼顾语 文知识、方法与能力训练点在单元篇章里的分配,把语文要素有机地落实到课堂 教学之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 基础参考文献: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2.《把握单元要素,实施精准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2021年第 12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