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高三联考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审题指导及优秀合编.docx
15页2022届高三联考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三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网络文摘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九月在中国沈阳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大计,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篇发言稿2)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表的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3)大会结束后,作为一名随行记者,你想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要求:以上任务任选其一,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和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这是一次涉及宏大主题的写作,考生综合三则材料和提示性话语,并由平日对社会时政的关注,不难推导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作文题的写作核心。
材料一是说,当灾难来临时,所有国家、所有人群都会受到影响;材料二则重点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人与人)之间是有机关联的整体两则材料既暗示着不同国家、人群之间祸福相依、休戚相关的联系,也暗示着全人类都应该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三则以中国先贤的政治文化理念,指明建设的方式或具体做法,即以德为先,友善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三则材料分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措施之一),共同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写作的核心在行文时,最好能适当引用、概述或诠释三则材料的内容,以更好地从材料出发,得出相关观点提示性话语中的“全球化““相互依存“等,则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写作内容在具体写作时,既可以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为核心进行构思,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做法,提出解决措施等,以此构思成文题目设置了三个写作任务,并有身份限制涉及发言稿、驳论文、日记三种不同文体的写法,既注重文体的具体应用和情境交际,也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题目还涉及到两个重要名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单边主义: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贝厢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立意构思结合具体的写作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具体思考:角度一:发言稿的写作假定身处现场,作为中方发言人,写一篇发言稿需用鲜明的观点和有力的论证,以共迎共抗、同存同荣为基本思想,来既阐明作为中方发言人的立场、决心,也可以借此有力反驳某国的单边主义言论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基本格式和语气问题,如正确使用称谓语、问候语、结束语,用语得体,不卑不亢注意题目要求“自拟标题“,因此应有一个醒目的标题发言稿写作:发言稿是在相对重要的会议或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的文稿,以便为发言(演讲)做好准备工作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和演讲稿大体相似,但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写发言稿时注意几点:①立场观点鲜明。
陈述观点、表明态度的发言,宜开门见山,不宜东拉西扯汇报性的发言,则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②行文条理清楚可谈几方面的问题,应安排得有条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面向的是听众,最好不用太深奥的词句,运用大众语言④基本写作格式和演讲稿一样,可以有称谓和结束语,也可以写成一般论述性文章和演讲稿一样,不必要在文末署名(在场读给别人听的,可不用署名,写给别人看的书信,则要有落款)O化用语段:在此,我渴求一个充满和平鸽的世界,让它们自由飞翔,传递世界各国团结友爰的信息!我们,共处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在强大自我的同时,要多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饱受天灾蹂蹒、战争摧残和疾病缠身的人,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肤色!中国古代先贤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联起手,献出自己火热的爰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成、为全人类日后的友好相处而不懈努力,共创一片不被疾病的阴霾与战争的硝烟所侵染的蓝天,共同勾勒一幅温暖、和平、光明的盛世画卷!角度二:驳论文的写作以中学生身份,反驳某国代表的错误观点,写驳论文以“树靶一批驳——结论“为基本思路来先驳后立树靶——某国单边主义言论;批驳——通过摆事实(事实论证)、讲道理(道理论证),明确指出其现实危害性和未来封闭性等;结论——(呼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因行文中的驳和立往往是辨证的统一,在批驳的环节,不建议只驳不立,可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在构思上,也可先立后驳,先证明本方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一步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注意任务的身份设置,你是“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应是从中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做到有理有据,又能充分驳斥对方观点驳论文写作:驳论文是常见的议论文文体,是确定某一论证的论题虚假或其论据与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很能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正是高中生所普遍缺乏的,表现在作文逻辑混乱,不成文理而近年高考“重归逻辑“的倾向很明显,202x全国卷1的“劳动精神“,即涉及对‘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的错误言行的批驳,202x高考复习有必要在这方面适当训练化用语段:态度蛮横,你认为自己的想法无可非议咄咄逼人,你认为多得的利益理所应当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灾害来袭,受难的不仅是一个地区,一块空间;病毒肆虐,侵袭的不仅是一种肤色,一个人群当你之前诋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的必要,谢谢你,为我们树立一个鲜明的错误形象,引导我们反思自己角度三:日记体的写作假定作为见证者(随行记者),事后写日记。
以旁观者的身份倾听、记录、分析某国代表的发言,记录与会的所见所闻,要得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以记为主,以议为辅,不建议写成纯议论性文章;记为表,议为里,也不建议只记叙无思考,要在记录中反思,以反思的精神记录因材料内容有限,需发挥想象,合理地补充场景日记写作:《现代汉语词典》对“日记“的解释: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日记是以日期为序排列的笔记,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它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也可以写景,内容广泛也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日记的格式:先在第一行居中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有的还要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如:阴,晴,阴转多云,小雨,大雨……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要顶格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反映当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反映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题目要求“自拟标题“,则可在正文前加上标题化用语段:今天,在中国举办的这次世界综合性大会中,我看到了各国的诚意,呵护我们的地球,联手应对各类世界性难题,已成共识但遗憾的是,我也看到了一出闹剧,惊讶于某国的无稽之谈与无理取闹。
是的,他们有首屈一指的高端技术,有领先全球的先进武器,还有,那旁若无人的姿态和藐视一切的神情……我一瞬间错认为,他们可以独挡一面,称露宇宙,似乎,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他们为彳十么就不懂?西方哲人左伊默所说的"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他们怎么也没听过?[优秀范文]1.同呼吸,共命运尊敬的各国代表:大家好!再次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中国,我谨代表中方特作如下发言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叫做地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人类从贝加尔湖畔,到尼罗河边,从密西西比河以东,到多瑙河以西,从珠穆朗玛峰,到安第斯山脉,从非洲草原,到欧洲平原,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及人类的脚步,闪耀人类的光芒这是全世界的收获,也是全人类的幸福!但,挑战与危机如影随形,天灾与人祸纷至沓来当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涨,低陆城市岌岌可危时,当山火、地震、海啸云集而来时,当全球空气和水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时,当恐怖主义横行,战争与杀戮肆虐泛滥时……我想,不会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难!而且,如今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处理好所有的危机和挑战,无论是202x年的金融危机,还是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亦或是此刻全球气候、卫生、安全等危机重重,仅靠一个或几个国家,妄想解决所有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曾经、现在乃至未来,应对、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国家和所有民众!唇亡齿寒,巢倾卵破。
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悟,沉醉于单边主义带来的“财源滚滚“,奉行所谓的独立和自由,将自己幻化成一座孤岛,妄想着与外界隔离,认为团结一心都是在为别国谋福利,此举实为无知、短视和倒退!须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远隔千里的大洋彼岸可能迎来一场飓风六大洲在几万年前,也曾紧紧相连而联合国的成立,G20峰会的举办,一带一路的重启等,都是为了让这个美丽的家园更加团结在全球化联系如此紧密的今天,一件高端商品的完成需要多个国家的相互协作,一次未知领域的探索更是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世界轻易分割!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每个国家既是单独的个体,也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只有汇入整体的洪流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强的力量,这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气度,来消除与他国的隔阂,与世界携手共进!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分国别,不论肤色,我们都深刻认识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西方伟大的智者拉封丹曾大声疾呼: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所以,我们应该坚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亚当子孙皆兄弟“!“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全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然的手中,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携手并进,共克时艰尊敬的各国代表: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沈阳,我谨代表中方作如下发言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迭起,机遇伴随着挑战降临在每一个国家的面前是选择单边主义,还是奉行合作共赢,体现着国与国之间观念的差异而我方所秉承的,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审观故我方在此呼吁,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克时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在“导“中求洞“,在多元中求平衡,谋发展周恩来总理早在万隆会议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方针,提出求同存异的准则诚如斯言,一味求“异“的结果是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伤害他人则是毁灭自己,牵制他人亦是受制于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求同存异是国与国对话的基础,和而不同是谋求一切全人类福祉的开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是即使不同,却美美与共、同心向好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当今世界国家林立,真正的大国风范,是如费孝通先生所言,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中庸》所谓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反观某些国家,逆时代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