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教学参考书原文沁园春雪.pdf
6页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用书赏析】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1945 年公开发表诗人柳亚子读后写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作手,随苏辛未能相抗,况余子乎?”这首词作于1936 年 2 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充分表达了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万里,论史上下几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壮志豪情1935 年 10 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从此,红军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 年 1 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 月初,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个距离黄河不到半天路程的小山村《沁园春雪》就写在这个时候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 年 8 月 28 日,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到43 天的谈判。
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雪》赠给他,后于1945 年 11月 14 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聚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 了解写作和发表背景,有助于领会词所表现的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 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吟咏其事,调名因此而得又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大圣乐”等分上下两阕,共114 字 “雪”是这首诗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分为3 层第一层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北国”,即祖国北方,点明了所写的地域千里冰封” ,写辽阔大地被坚冰封冻; “万里雪飘”,写万里长空雪花飞舞千里”“万里”是互文,应合起来理解,意思是千万里范围之内都是“冰封” “雪飘”作者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并在想象之中扩展视觉形象,使视线远达千万里形成了广阔的意境,显示了宏大的气魄冰封”是静态, “封”字显得凝然安静; “雪飘”是动态, “飘”字显的舞姿轻盈一静一动,静穆而又生动冰雪都是白的,天地间纯然一色, 给人一种朴素洁净美。
对北国雪景的概括描写,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第二层具体描写北国风光一个“望”字领起了以下七句望” ,有登高远眺之意作者望到了哪些呢?有长城,有大河,有群山,有高原,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是“望”的内容望”中所见,既是实写的视觉观感,又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这个“望”又显示了作者自己的形象,他的身影是那么高大,真是顶天立地,他的意兴是那么豪迈,真是壮志凌云望”中所见既有近景,又有动景静景,写“长城” ,写“大河” “长城”“大河”,位于“北国” ,写这些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长城,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力的结晶,是用于抵御侵略的军事设施,他是伟大祖国凛然不可侵犯的象征大河”专指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 “大河上下”,这是自西而东:广袤千万里 “长城”“大河”这两个名词就有一种雄伟的气概诗人在“望”中建“长城”“大河”,并借助想象感受到“长城”“大河”的全貌全景,是热爱并誓死保卫中华大地的反映在东北全部、华北部分国土已经沦丧,神圣的抗日战争即将开始之际,写“长城”写“大河”不能不寓有深意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日的中流砥柱。
在写作此词前不久的1935 年 12 月 12 日 27 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向全世界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写“长城”,写“大河”,内蕴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意思,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保卫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河山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唯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的一片,照应第一层中“万里雪飘”一句唯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顿失” 是顿时失去的意思; “滔滔”,这波涛滚滚的气势; “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照应第一层中“千里冰封”一句,使人自然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波涛滚滚的气势通过以上静态的描写,使北国壮丽的雪景更加形象具体,显示了作者博大宽阔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热爱华夏大地的深情动景,写群山,写高原山舞银蛇”,写群山蜿蜒起伏像银蛇一样舞动原驰蜡象” ,写高原上丘陵连绵不断,像一只只白色的象在奔驰。
欲与天公试比高” ,雪天云低, 山天相接,群山高原等景物好像要和老天比一比高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引发读者丰富而美好的想象舞” “驰”两个动词,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尽,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形作了生动的描写欲与天公试比高” ,本是描写群山与高原延伸到天边的那种状态,但由于“试比高” 的拟人化描写, 与前面银蛇舞动、蜡像奔驰的情状相呼应,写出了北方冰雪世界中群山与高原形象的雄伟山、原都是静态,却写它们“舞”“驰” ,这样化静态为动态,有多种因素第一视觉的因素, 作者站在高处看得很远,由于山势和丘陵连绵起伏,视线跟着地势望去,却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第二,精神的因素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生动活跃第三,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放奋起抗日,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群山和高原以生命和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第三层写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色须晴日”,是等到晴天的意思如果说前三句写的是眼前的实景,那么从这句起由写实转入想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把人引入到一个辉煌的境界中去红妆素裹” ,指阳光与白雪交相辉映,装点着祖国的河山。
分外妖娆” ,是更加妖娆动人的意思天朗气清,红日当空,阳光映雪,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真是多姿多彩,气象万千,使人油然而生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看”字与“望”字照应,用字富于变化,也似乎在引导读者展开想象,欣赏那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图景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党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此阕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江山如此多娇” ,承接上文,再一次赞美祖国河山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引出下文,指出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一个“竞” 字写尽了英雄之间的激烈的斗争,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奋斗的动机和奋斗的姿态两句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第二层具体评论历史人物一个“惜” 字贯穿着这一层意思的始终,委婉地指出了历代帝王的不足,句句饱含惋惜之情 “惜”字的意味非常丰富第一,“惜”中含褒,以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英雄为前提,他们具有雄才大略,一生战功赫赫,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肯定他们也就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惜”字又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第三,“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定自信秦皇汉武”的弱点是“略输文采”, “略”是略微的意思, “输”是差的意思, “文采”是指在文化方面的才华与成就意思是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再说“唐宗宋祖”,指出他们的不足是“稍逊风骚” “稍”是说指稍微, “逊”是差的意思, “风骚”亦指文化方面的才华和成就 意思也是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稍微差一些意思也是说他们在文字方面稍微差一些 接着评论 “成吉思汗” ,先称他是 “一代天骄” ,欲扬先抑, 再说他“只识弯弓射大雕” ,就是只注重武功而忽视文治弯弓射大雕”形象非常生动,非常鲜明,加上“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评要更严厉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杰出的帝王的代表,精选他们, 典型的概括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读着作者对他们的评述,唤起我们对这些帝王历史功过的无限联想,无限丰富的历史形象构成长长的历史画卷评古是为了论今, 这一层有针对性地批评了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第三层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俱往矣”一句,有力地结束了对历史的回顾,指出历代帝王都已经成为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意思说,称得上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还要看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新的风流人物也正在崛起,新的风流人物正在而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个新的风流人物指什么人,由于这个新的风流人物是与历代封建帝王相对的,因而也必然不包括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 因此可以看出, 作者在第二层中选取历代帝王这个系列加以评论,而没有选取农民起义的英雄加以评论,这不但是由于封建帝王是所谓“正史” 的代表,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宣告所有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已经并将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新的风流人物, 只能是指代表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广大群众利益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一层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写景、议论、 抒情三者有机结合,是这首词的显著特点。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 有具体描写: 长城内外, 白雪覆盖, 滔滔黄河, 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像奔驰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还有想象描写:雨后天晴, 红妆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出了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下阕是议论兼抒情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人们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议论,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指出他们的不足 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豪情壮志全词写景与议论,紧密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感情和景物相生,描写和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这首词语言形象、精警、优美全词114 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副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字里行间又蕴含丰富的感情动词“封” “飘” “舞” “驰” ,形容词“莽莽” “滔滔”都极富形象, “银” “蜡” “素” “红”等色,色彩鲜明, “惜”字很有情味,副词“惟” “顿” “略”“稍” ,都用得十分贴切,增强了词都表现力莽莽”“滔滔”等叠词等运用,表达了一种磅礴的气势在议论文字中,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只识弯弓射大雕”,使人浮想联翩。
词中还运用了比喻、借代、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字舞动,把高原上等丘陵比作许多白象字奔跑,既形象, 又增加了动感;“只识弯弓射大雕” , 以一个特征性的动词代指军事武功,具体可感,并增加了对人物等戏谑之意;“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与“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 ,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