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优选】《青山不老》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推荐).doc
1页[原创]《青山不老》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X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主题:保护环境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姚华东/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第五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寓言,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3)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教材分析 作者用清新的笔触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了后代。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在此基础上自学字词,了解文章内容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1)学情分析(2) 基于识字写字:学生能用硬笔书写并有一定的顺序,但字体还需要多加努力3) 基于阅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但在抓文中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一定难度4) 基于口语交际: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与他人自由交谈,在交谈中能抓住要点,只是语言组织上还需要下功夫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评价任务(5) 通过自读、开火车认读等形式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6) 通过教师范读、指名读等形式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会课题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