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武汉市某民族高校学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0711917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汉市某民族高校学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佳 江书怡[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市某民族高校急救与安全健康素养情况,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提出对策方法依据国家健康素养66条中的急救与安全内容,自行设计调查表,在武汉市某民族高校居住的在学校的大学生中,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有效问卷289份结果289名调查对象总分平均值为15.423.20,汉族学生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户籍、家庭收人,母亲文化程度的增加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各项内容知晓率为30.7%~92.8%;结论大学生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采取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模式,应根据各项内容知晓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急救与安全素养相关知识的教育[关建词]:高校,急救与安全,健康素养[]R2 []A []2107-2306(2020)04-024-01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安全与急救知识与技能又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在应对意外伤害及灾害事故时保护自身安全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国家健康素养监测中,急救与安全素养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知识,处理常见外伤、骨折、烧烫伤的应急技能,应对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火灾等自救呼救技能,以及心肺复苏技能等[1]2016年10月25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五篇十六章的三、四节中明确指出,要预防和减少伤害,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这对建设健康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年轻有为的新生力量,可以更好地并且也有责任去学习和落实这一指示,因此,了解高校内对安全防护与急救知识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尤为重要,也对进一步的普及与推广是奠定基础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武汉市某民族高校在校的大学生中,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按不同年级(大一、大二、大三)进行分层,然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年级内随机抽取4个班,最后,从被抽取的班级中随机抽取20%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样本量为315人1.2方法1.2.1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2015年版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中急救与安全知识题目为依据,在食品安全、用药安全、职业安全、灾难急救互救、常见外伤急救等基础上形成20个问题。

      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1.2.2判断标准和赋分标准回答正确计1分,错选、漏选、未做答的题目计0分;满分为16分正确回答80%以上题目的对象视为具备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2.3统计分析问卷采用EPIdata3.0录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统计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和x2检验2.4质量控制专家组制定具体的调查案和问卷,调查对象独立作答,每日按5%的比例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复测,以检验测量和调查项目的误差,误差容许范围不超过10%2结果2.1基本情況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15份,收回问卷305份,回收率为96.82%,剔除不合格问卷16份,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1.74%调查对象中男女性别比为1:1.9;农业户籍人数于非农业户籍(61%VS39%)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之比为(55.7%VS44.3%)2.2表1安全与急救各项内容正确率(n=289)本次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武汉某民族高校安全与急救素养在各项安全与急救内容中,知晓率最高为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为96.9%,其次为食品安全和外伤急救技能为88.2%和84.8%大学生安全与急救安全与急救得分情况(n=289,xs)表2289名调查对象总分平均值为11.763.20,汉族学生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年龄、户籍、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的增加不同,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各项内容知晓率为30.7%~92.8%;3.讨论安全与急救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可降低各类突发公卫事件和其它事件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我国的现场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尚无一套规范、统一的公众急救培训体系3]当今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速度快,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对于一些视频软件和社交软件运用非常熟练,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特点将安全与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在互联网普及推广,宣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针对灾难事故的急救、互救技能,外伤急救技能、不同环境安全防护等高校大学生知晓率低的内容,更应该采取形式多样化的培训手段采取同伴教育,利用模拟人教学,进行合作式训练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还应该借助多媒体手段,如电子学习CD,简要自学视频等来进行健康教育进一步奠定在高校大力宣传安全防护与急救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聂雪琼,李英华,李莉.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方法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178-181.[2]安维维,余小鸣,张芯.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8):781-785[3]史晓伟,张新.国内外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6):2961-2963.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