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题库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64页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题库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案例:小丽,女,17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小丽还有两个哥哥,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都已经成家小丽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但由于这两年收成不好,父亲便出去打工,做起了农民工小丽的父母一直对小丽寄予厚望,希望小丽能考进市重点中学,所以对小丽处处严格要求小丽虽然家庭条件不好,可是父母却舍得为小丽的教育投资从小时候起,小丽的每一天都排满了学习课程,小丽父母还为小丽买了各种书小丽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出去玩一会都要向父母请示,买文具、衣服等都有妈妈的全程监督小丽看到很多同学都可以去外面自由玩耍,还可以随意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羡慕也很难受小丽如果和同学出去玩,回来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害怕挨批评马上就要中考了,小丽很担心,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父母会责备她有时小丽磨蹭着不敢回家,还学会了撒谎小丽的父母已发觉小丽经常说谎,而且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也不如以前问题:1.小丽面对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丽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用到哪些相关理论?【答案】:1.上述案例中,小丽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父母管教严厉,缺乏自由。
父母对小丽寄予厚望,在学习上要求严格,平时对小丽有太多的约束,小丽觉得没有自由2)升学压力大小丽马上就要进行中考,升学压力较大,月考成绩不理想,不敢回家,害怕遭受责骂3)与父母没有进行正确的沟通小丽向往自由,却不敢和父母说,害怕遭受责骂小丽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甚至还学会了撒谎2.针对小丽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策略中可能会用到的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有:(1)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①家庭成员的基本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②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③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让小丽的家庭成员认识到家庭“问题”的产生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方式之间的关联,及时改变这样的交流方式,建构新的交流方式,既能解决家庭功能的失调,又能使家庭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这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他们的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小丽的家庭现在处于青少年家庭阶段,这一阶段家庭的主要任务是:①调整家庭界限以满足青少年的独立要求。
2、青年李某,25岁,硕士研究生学历,全球某知名公司职员某日李某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称自己两周前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目前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百忧解(一天一片)求助者说,自己一个月以来胃口不好、全身疲乏、懒散易困、整天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对任何事情都丧失兴趣,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特别是早上醒来,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一天的时间;有时候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甚至出现思维和行动的迟缓,自己能够觉察到这种异常现象求助者认为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社工能够帮助他缓解抑郁症状,找回自信和生活的动力社会工作者通过和李某交谈得知,李某自幼生长于江南一个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当中,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从小全家人就在生活方面对他精心照顾、呵护备至,同时对他的学习和行为方面也进行严格要求和管教案主很听话也很争气,一直被老师誉为品学兼优的模范学生大一读完后他逐渐对学校和专业产生不满情绪,父母建议他考一流大学的插班生当时由于压力很大,案主曾经出现过情绪低落、全身乏力、胃口差、恶心等现象,去医院检查后一切正常之后经过改换专业,放弃了考插班生,他逐渐恢复正常大三的时候家里安排他毕业后去英国读硕士。
参加雅思考试之前案主又出现紧张情绪,无法看书,恶心呕吐之后姐姐带他出去旅游散心,身体不适症状缓解,顺利通过考试,赴英国深造在英国毕业后,案主通过了很多场应聘考试,幸运地进入全球知名公司,并回到上海工作抑郁症献就是出现在他回上海工作三个月后社工请案主谈谈对工作的感受案主说刚进入公司的时候,领导非常器重他,表示对他非常有信心,并说如果表现得好,打算安排他两年后当部门经理案主当时受到激励,踌躇满志他本来是给一位资深的销售人员当助理,虽然杂务缠身,但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干劲十足三个月以后,带领他工作的人突然跳槽,所有事务一下子都移交给了案主案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首先是工作负担加重,经常要加班加点;其次是由于业务生疏、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工作进展缓慢、业绩平平想想领导当初的期望,案主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并出现了一些反常表现,觉得每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都很困难,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不如别人,自责给父母家人增添烦恼,很多原来喜欢参加的活动聚会也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周以后,在父母的建议下,他去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被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单次发作,并开始服药案主补充说自己身体状况一直比较健康,没有疾病,连感冒都很少,更没有抑郁症家族史,在没有患抑郁症之前,性格开朗,热情活泼,朋友很多。
问题】1.按照社会工作实务通过过程模式,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这一案例,已经完成了哪些工作?2.针对李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将采用何种介入策略?【答案】:1.社会工作者已完成了接案和预估的工作在接案阶段,李某是自已主动向机构寻求帮助的李某在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之前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并且进行药物治疗,但是李某认为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他缓解抑郁症状找回自信和生活的动力李某求助动机强,社会工作者比较容易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安排了与李某的会谈通过会谈,社会工作者搜集相关资料,对李某的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工作情况、同伴关系有了简单的了解,并对案例进行了顸估根据李某的描述,造成李某现状的原因主要是:(1)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三个月后,因为带领他工作的人突然跳槽,李某要独自面对工作上的很多问题,所以他倍感疲惫,没有信心2)家人的期望在李某的成长过程中,家人对李某总是寄予很大的期望,这也对李某的成长形成了无形的压力3)李某个人的认知为了达到家人周围人为他设定的目标及要求,他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努力地学习、工作;当他怀疑自己无法达到这些要求和目标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进而自我否定。
同时伴有身体上的种种不适所以,李某现在情绪低落、抑郁的现状主要是由自责和内疚引起的而且李某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保持消极态度,在他描述情况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认知,即情绪低落并不受我的意志控制,我已经尽力克服了,但是我帮不了自己2.针对李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如下介入策略:(1)帮助李某宣泄负面的情绪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治疗技巧支持,探讨——描述——宣泄,让李某把隐藏的各种负面情绪进行宣泄,有助于李某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2)改变李某的认知根据李某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和李某介绍认知、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进行服务通过改变李某错误认知,即改变李某“一定要达到别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否则就会感觉自己很失败”的认知,让李某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现在所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反思3)和李某的家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真正了解李某的处境以及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让他们意识到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家人对李某过高的期望给李某造成的压力通过交谈,社会工作者可以使李某的家人对李某进行更多的支持、鼓励,给李某创造一个更宽松的家庭环境 3、刘某,46岁,在某市工地上打零工,妻子和儿子在一家超市工作。
一家人收入不高,生活过得平平淡淡,但他们也很知足后来刘某在工作中经常伴随轻微乏力、发热等不适症状,碍于工作原因,刘某没有及时到医院检查然而不久前,刘某又出现腹泻、腹痛、右肩酸痛等加重症状,在家人劝说下,才同意妻子陪同他到某市重点医院检查,没有想到刘某已经是癌症晚期,还有两个月的存活期刘某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经常乱发脾气,摔坏家具,多次偷偷流泪大哭,这对他们家庭是个沉重打击,一家人陷入悲伤境地,使全家人情绪低落,失去生活的方向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设计一份为刘某及其家庭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方案答案】: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一种积极、全面的照料,以控制疼痛、缓解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及解除心理、社会与精神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通过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服务对象能够有尊严、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同时,通过向临终服务对象亲属提供支持与哀伤,使其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刘某是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生理、心理方面的多重病情,其家属也在心理、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死亡和濒临死亡阶段,患者要承受身心方面的双重痛苦。
医务社会工作者要了解临终者可能会有的恐惧、绝望、压抑等心理反应,了解临终者对于治疗的愿望,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使患者能有尊严地离世社会工作者还要协助患者及其家人处理好医疗与后事安排、家人支持等方面的事宜2.方案设计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工作方法主要是情绪疏导与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稳定的沟通关系、经济与资源的整合协助、整合生命意义与心愿达成以及哀伤等根据患者刘某及其家属的需要,为刘某及家属设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信仰等方面的临终关怀服务方案具体如下:(1)方案目标:①满足刘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减少他对死亡的恐惧②缓解刘某身体上的疼痛,减轻他的痛苦③保证刘某及其家庭的最佳生活,让刘某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④为刘某家属提供在刘某重病期间以及生命终结后陷入哀伤的各种支持2)方案实施策略:①为刘某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照顾和支持性照顾 4、案例:小美是初二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性格孤僻,在学校经常独来独往,放学后也不跟社区里的同龄人玩耍小美的母亲是从外地农村嫁到城里的“外来媳”,与亲戚、邻居交往很少因为身体不好,主要在家接一些手工活贴补家里小美的父亲是一线操作工人,三班倒,工作十分辛苦,收入较低。
父亲对小美比较严厉,父女之间交流很少因为工作时间关系,父母之间很少沟通,家里有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小美一家也不参加任何社区活动,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外来媳”家庭走访中遇到了小美,决定对其开展个案服务在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只收集了小美对自己问题的看法,就认定小美的问题源于自信心不足问题:1.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美家庭层面收集哪些资料?2.在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美与环境的互动层面收集哪些资料?【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在本案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梅家庭层面收集以下资料:(1)小美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小美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亲、母亲和小美三人2)小美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收入较低、居住环境较差、母亲的身体不好等3)小美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况,包括小美父母之间、小美与父母之间的角色互动情况4)小美的家庭规则,如遇到分歧或冲突时父亲说了算5)小美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如父母之间很少沟通,父女之间交流很少等6)小美的家庭关系,小美的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亲与小美之间关系不够亲密7)小美家庭的决策和分工方式,小美的父亲负责挣钱养家,母亲主要负责照顾家里,小美则以学习为主,家里的事都是父亲一个人说了算。
2.在本案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美与环境的互动层面收集以下资料:(1)小美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些社会支持系统对小美的影响2)小美所生活的环境对小美需要的满足程度,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区环境对小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需要的满足程度3)小美对周围的环境资源的主观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