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 专业代码(0403)..doc
2页体育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 [专业代码(0403)](-)学科简介体育学院体育学科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1985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9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体育学博士后流动 站、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训 练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学科建设在全国处于 领先水平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2 人体育学科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机能评定与体能 训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上,为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群众健身运动的理论与实 践、区域体育的发展、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用品的开发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 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的交叉优势使本学科的发展模式优于单科体育院校体育学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近50名,硕士研究生300 多名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毕业生在高校、中小学、体育行 政管理部门及体育产业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 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学科创新型科学研究人才、高级 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学生要求具有勇于创新,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勤奋 刻苦的精神和学术道德;具有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的系统知识,并具 有创新体育学科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具有应用外语的能力;具 有独立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 主要研究方向1. 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2. 人体运动科学理论与实践3. 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与实践4. 武术文化与发展研究(四) 培养年限博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具体按研究生部有关规定执行(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类别课程编 号课程名称学 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负责人123公 共 课政治理论课5431考试基础外语3621考试应用外语(口译、交流等)3621考试小计1267学专218520体育科学研究进展5431考试王家宏业 基 础 课218521学术活动(不少于30次)31心得导师位小计大类不少于1门/3学分546218522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3621考试王家宏课专 业 课218523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3621考试田麦久218524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生化评定3621考试张林218525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与 方法3621考试王国祥218527体育历史与文化3621考试罗时铭小计专业不少于1门/2学分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