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doc
6页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摘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在《人间喜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是作者以前所写的作品的交汇点,同时又是《人间喜剧》的序幕和基石,为以后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被马克思称做是“真正巴尔扎克式的小说” 关键词:故事梗概,思想内容,典型人物,父爱的悲剧小说的故事发生在 1819 年底和 1820 年初,在巴黎拉丁区的伏盖公寓中住着 7 个房客:法科大学生拉斯提尼、退休面粉商高老头、苦役监逃犯伏脱冷、被银行家赶出家门的维多利小姐以及保护人古的太太、老姑娘米旭诺和小职员波阿莱,大家经常取消嘲弄的对象是高老头拉斯提尼本是外省的破落贵族子弟,原想刻苦读书博取前程,但经不起巴黎花花世界的诱惑,不到一个学年就开始堕落,于是攀上了远房表姐、巴黎社交界的“王后”鲍赛昂子爵夫人,千方百计的想跻身于上流社会,一次应邀到雷斯多伯爵夫人家做客,由于鲁莽的说出“高老头”三个字,便被赶出客厅于是便去请教鲍赛昂夫人鲍赛昂夫人便给他讲述了高老头和两个女儿的故事,并指点她去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银行家纽沁根的太太但斐纳伏脱冷看穿他的心事后,向他提议追求维多利小姐,捞取百万财富,这一计划因伏脱冷的被捕而终止。
鲍赛昂夫人被遗弃后,举行盛大舞会告别巴黎,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为参加舞会又来榨取高老头的钱财,再也拿不出钱供女儿挥霍的高老头一急之下之下中风瘫痪在床,临死时两个女儿谁也不来看他高老头出殡时,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只派出两辆空车跟在送葬队伍的后面埋葬了高老头,拉斯提尼也埋葬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热泪,他欲火炎炎看看他不胜神往的上流社会区域,气概非凡的说了句;“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一、作品的思想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说真实反映了 19 世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以及尖锐复杂的阶级关系的变化,深刻的揭示了资产阶级日益得势、封建贵族阶级没落衰亡的历史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 1819 年至 1820 年,这一时期在大革命时流亡国外的贵族早已卷土归来,企图全面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然而资产阶级凭借他们日益强大的经济力量向贵族阶级发动日甚一日的进攻,最终把贵族阶级赶下了历史舞台小说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历史眼光,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贵族形象其中,拉斯提尼是一个由正直、向上的青年被腐化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贵族典型他锐化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经过就是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极端利己主义人生哲学腐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鲍赛昂夫人是拒不向资产阶级低头而被资产阶级强行赶下历史舞台的贵族典型她是蒲高涅王室的最后一个女儿,贵族社会的一个领袖,她的府邸被认为是贵族社会最愉快的地方,能够在她金碧辉煌的客厅露面,就等于一纸阀阅世家的证书他十分瞧不起尽管有钱,但却没有“高贵“的出身、门第和社会地位的纽沁根夫人但斐纳,对她的长相和举止百般挑剔,讥笑她“每个动作都脱不了高李奥的气息” ,她甚至不无狂妄的说:“特·纽沁根太太只消能进我的客厅,便是把圣·拉查街道葛勒南街一路上的灰土舔个干净也是愿意的 “然而,在情场中她却最终败在了这些资产阶级小姐、太太的手中他被情人阿瞿达侯爵抛弃后,举行了一次告别巴黎的舞会舞会上鲍赛昂夫人全身素服,不加装饰,表情安闲静穆,应付裕如,但一回到内室她就禁不住一面伤心落泪,一面烧毁以前写给情人的情书,连也做上马车到诺曼底乡下隐居去了一向对贵族持以同情态度的作者在此把鲍赛昂夫人写成了一个穷途末路的悲剧英雄颇具深意的是鲍赛昂夫人告别巴黎之际,却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登上舞台之日在这次舞会上,纽沁根太太第一次挤入门禁森严的高层上流社会圈子,而且在舞会上大出风头,取得成功她们俩的一“进”一“退” ,富有深意的反映出金钱势力雄厚的资产阶级取代日落西山、穷途末路的贵族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其次,小说深刻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批判了金钱对人心灵的腐蚀毒害作用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不管是上流社会还是下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金钱利害关系高老头有钱时被女儿奉为天神,钱财被榨光之后则被无情抛弃,最终在伏盖公寓孤独死去泰伊璠为使儿子独据自己的百万家财,不使金钱外流,竟把女儿赶出家门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为争夺父亲的钱财互为仇敌,见面就相互辱骂父女、姊妹骨肉关系尚且如此,其他更不例外伏脱冷为了得到 20 万法郎冒险的本钱,而给拉斯提尼设计了追求维多利小姐捞取百万财富的计划,并唆使人杀死维多利小姐的哥哥;波阿莱和米旭诺则为了得到三千法郎赏金而合伙出卖伏脱冷;小说中的几对夫妻和情人之间也充斥着一种金钱厉害的关系纽沁根能抓住妻子财产的支配权,竟然答应妻子自由,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并且默认妻子和拉斯提尼的情人关系雷斯多伯爵夫人与马克辛是情人,但马克辛在与她交往中,不仅一毛不拔,而且变着法子骗取她的钱财,拿去赌钱挥霍,雷斯多伯爵夫人为了帮他筹钱甚至把丈夫家传的钻石卖给高利贷者高布赛克丈夫发觉此事后,则要求她服从自己一件事,即多会儿要求她,她就得在产业的卖契上签字伏盖公寓的老板伏盖太太也是一个为金钱所操纵的人物。
当高老头刚住进伏盖公寓的时候,住的是公寓二楼最好的一个房间,每年为食宿费付出 1200 法郎,而且箱笼充实,服饰讲究,有不少金银饰品器具伏盖太太便打他的念头,她故意把自己的年龄从 48 岁缩小到 39 岁,尊称他为高里奥先生,晚上睡觉总想着“怎样离开伏盖公寓的坟墓,到高里奥身上去再生” 后来高老有钱财渐少,从二楼搬到了三楼,食宿费从 1200 法郎减为 900 法郎,伏盖太太便改称他为高老头,到后来又从三层搬上四层,把食宿费从900 法郎减为 540 法郎,伏盖太太便对她毫不客气,不是讽刺挖苦他,甚至把他称作“老公猫” 伏盖太太对高老头的态度和称呼的不断变化,完全是由于他的钱财多少决定的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有力说明了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统治的地方,是怎样“撕下了照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金钱成了人们的灵魂,人们生活的唯一动力,牵动人们情感和行动的最敏感的神经,并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尺度再次,小说还对资产阶级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进行了尖锐揭露和批判这主要是通过伏脱冷的口来完成的在作品中伏脱冷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社会的黑暗腐败,法律的荒谬和道德的伪善进行了深刻的揭发和批判。
虽然他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对派的立场上,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怨气,证明自己存在的合法、占有的合理,但他的政治性议论,却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二、 《高老头》--悲剧的父爱高老头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父爱的典型和父爱的化身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面条司务大革命中东家破产,他趁机盘下店铺,成为面粉店老板他的发迹靠的是搜刮人民的血汗他同官府勾结、制造饥荒,囤积居奇,打击同行论起做生意的手段和本领,他颇有“外交家”的头脑和“国务大臣的才气” 因此,没有几年,他便由一个人普通的司务一跃成为拥有百万财富的“商界巨子” 高老头的发迹的经过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罪恶发迹史但小说开始,高老头在人前出现时,这位“商界巨子”已寄居在下等的伏盖公寓,过着寒碜的生活,上述这些已经成为了过去作者重点表现的是高老头的爱,极力渲染高老头爱女儿的情感,把他写成“父性基督”和“父爱化身” 他就像葛朗台爱黄金一样爱他的女儿,爱女儿爱的不顾一切、爱得疯狂,成为一个父爱的“执着狂”妻子死后,他把一切包括情感、金钱都倾注到两个女儿的身上他对女儿千依百顺,有求必应,就连最想入非非的欲望,也都满足她们,在两个女儿 15 岁是就给她们没人备有自己的专用马车,生活奢华的就像有钱的爵爷养的情妇,只要开声口,最奢侈的愿望,也会满足她们。
两个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他又把财产一分为二给每人 80 万法郎,让她们攀上一门好亲事,把大女儿嫁给伯爵成为伯爵夫人,二女儿嫁给银行家从此成为纽沁根夫人后来又在女儿女婿的要求下,把店铺盘出没有想到在破旁王朝复辟时期,封建贵族势力抬头、革命的共和党人“背运” ,他被女儿女婿逐出家门,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伏盖公寓里,但两个女儿为了奢侈作乐依然不断的来搜刮他的养老金直到他中风病倒在床上,两个女儿谁也不理它,临死之前想见女儿一面而不得,他已经认识到两个女儿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钱,诅咒她们忤逆不孝、不得好死,但转眼他又想到以后还要再去做面条生意,为她们赚点钱巴尔扎克如此渲染高老头的父爱,一方面是出于刻画人物,而另一方面,是用来反衬他女儿的冷酷无情,使他的“父爱”与女儿的“无情”形成对比,揭露金钱关系败坏人伦亲情的罪恶高老头的悲剧是父爱的悲剧“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罪恶 ”参考文献:【1】 《高老头》巴尔扎克 著 ,张冠尧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