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doc
45页含山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1·1 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自然地理概况含 山 县 位 于 长 江 中 下 游 北 岸 , 安 徽 省 中 东 部 , 介 于 巢 湖 、 合 肥 、 南 京 、 芜 湖 、马 鞍 山 五 市 之 间 淮 南 铁 路 、 合 芜 高 速 、 巢 宁 路 、 合 裕 路 、 大 塔 路 和 裕 溪 河 等 贯 穿其 境 , 水 陆 交 通 便 捷 全 县 面 积 1036km2, 人 口 43.9 万 , 现 辖 8 个 镇 含 山 县 自 然 资 源 丰 富 , 物 产 富 饶 已 探 明 可 供 开 采 的 矿 藏 有 石 灰 石 、 石 膏 、 白云 石 、 大 理 石 、 耐 火 粘 土 、 萤 石 、 重 晶 石 、 石 英 、 煤 、 磷 等 10 多 种 , 其 中 石 灰 石 属特 大 型 矿 床 , 储 量 在 3 亿 吨 以 上 , 石 膏 总 储 量 约 52.8 亿 吨 , 为 亚 洲 最 大 高 品 质 单 个矿 床 “昭 关 翠 须 ”茶 叶 、 “大 平 ”牌 系 列 食 用 油 、 “褒 禅 山 ”牌 麻 油 、 “运 漕 ”牌 青虾 、 “巢 红 ”牌 红 瓜 子 等 特 色 农 产 品 享 誉 大 江 南 北 。
“东 关 老 鹅 汤 ”等 地 方 风 味 小 吃让 人 流 连 忘 返 建 材 与 新 材 料 、 机 械 铸 造 、 日 用 陶 瓷 、 磨 料 磨 具 和 酿 造 已 成 为 工 业发 展 支 柱 含 山 工 业 园 、 经 济 开 发 区 及 6 个 镇 级 工 业 集 中 区 已 建 设 成 为 投 资 者 的 乐园 境 内 旅 游 景 点 众 多 , 主 要 有 两 大 景 区 一 是 褒 禅 山 风 景 区 , 包 括 因 楚 国 名 将 伍子 胥 智 过 昭 关 的 历 史 故 事 而 闻 名 遐 迩 的 古 昭 关 、 因 北 宋 宰 相 王 安 石 传 世 名 篇 《 游 褒禅 山 记 》 而 胜 名 远 扬 的 褒 禅 山 华 阳 洞 、 新 石 器 时 代 商 周 时 期 的 仙 踪 大 城 墩 遗 址 、 江淮 之 间 现 存 唯 一 一 座 大 三 孔 明 代 石 桥 ——仙 踪 江 淮 桥 以 及 与 半 汤 温 泉 一 脉 水 系 的 谢集 汤 湖 温 泉 等 二 是 太 湖 山 风 景 区 , 包 括 别 号 “江 北 小 九 华 ”的 太 湖 山 , 群 峰 连 绵 、佳 木 葱 茏 、 清 雅 幽 深 的 太 湖 山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 华 东 第 一 的 太 湖 山 养 鹿 场 , 中 国 考 古十 大 发 现 之 一 、 全 国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的 凌 家 滩 古 文 化 遗 址 等 。
同 时 太 湖 山 、 华 阳洞 两 个 景 区 06 年 被 评 定 为 国 家 A A A 级 景 区 县 境 地 形 大 体 是 西 北 高 东 南 低 东 南 部 为 长 江 下 游 平 原 的 一 部 分 中 部 和 西 北丘 陵 起 伏 , 山 丘 错 杂 , 山 势 大 部 分 坡 缓 谷 宽 ; 山 脉 走 向 以 南 西 北 东 向 为 主 , 山 顶 海拔 高 程 一 般 在 300m 左 右 , 最 高 峰 是 苍 山 主 峰 , 海 拔 高 程 481m 县 低 山 高 丘 面 积含山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2·381.7km2, 低 丘 山 地 371.3km2, 分 别 占 县 总 面 积 的 36.96% 和 35.95% 县 境 平 原 圩区 属 长 江 下 游 平 原 的 一 部 分 , 为 冲 积 平 原 圩 区 主 要 分 布 在 长 江 支 流 裕 溪 河 水 系 和滁 河 水 系 两 岸 牛 屯 河 、 得 胜 河 两 岸 也 有 小 片 冲 积 平 原 平 原 地 层 主 要 由 淤 泥 质 亚粘 土 和 泥 炭 层 组 成 。
圩 区 总 面 积 279.8km2, 占 全 县 总 面 积 的 27.09% 圩 区 内 沟 渠密 布 , 土 地 肥 沃 , 是 县 内 的 主 要 产 粮 区 1.1.2 气象含 山 县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性 湿 润 气 候 , 季 风 明 显 , 四 季 分 明 , 雨 量 集 中 , 雨 量 丰 沛 ,年 际 变 化 大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1059mm, 大 部 分 降 雨 集 中 在 6~ 8 月 ; 降 雨 年 际 变 化大 , 最 大 年 降 雨 发 生 在 1991 年 , 为 1867mm, 最 小 年 降 雨 发 生 在 1957 年 , 为505mm, 两 者 相 差 3.7 倍 全 年 太 阳 辐 射 总 量 为 109~ 125 千 卡 /cm2, 光 照 充 足 , 日 照 时 数 2200h 左 右 全年 无 霜 期 240 天 多 年 平 均 气 温 16℃ , 年 极 端 最 高 气 温 40.4℃ , 极 端 最 低 气 温 -13.5℃ , 年 内 温 度 以 7 月 份 最 高 , 月 平 均 气 温 28.5℃ , 1 月 份 最 低 , 月 平 均 气 温2.5℃ 。
含 山 县 季 风 气 候 明 显 , 冬 季 偏 北 风 , 夏 季 多 偏 南 风 , 春 秋 两 季 偏 东 风 , 平 均 风速 为 3.0m/s 左 右 多 年 平 均 蒸 发 量 975.2mm, 其 中 元 月 份 最 小 35.9mm, 七 月 份 最 大138.7mm 平 均 相 对 湿 度 一 般 在 77%左 右 1.1.3 水文含 山 县 地 处 长 江 下 游 北 岸 , 属 长 江 水 系 境 内 有 4 条 主 要 河 流 , 北 部 属 滁 河 水系 ; 中 部 属 得 胜 河 、 清 溪 河 水 系 ; 南 部 属 巢 湖 水 系 , 主 要 河 道 有 裕 溪 河 注 入 以 上4 条 主 要 河 流 的 支 流 共 有 21 条 , 流 经 含 山 县 县 域 的 河 道 总 长 约 182km 滁 河 、 得 胜河 、 裕 溪 河 皆 通 长 江 , 裕 溪 河 下 通 长 江 上 达 巢 湖 , 清 溪 河 注 入 裕 溪 河 4 条 主 要 河流 在 境 内 河 道 长 度 和 流 域 面 积 分 别 是 : 滁 河 13.6km, 250.1km2; 得 胜 河10.5km, 219.8km2; 清 溪 河 29.6km, 175.6km2; 裕 溪 河 40km, 264.3km2。
含 山 县 流域 水 系 情 况 见 图 1.1 境 内 主 要 干 、 支 流 情 况 见 表 1.1-1含山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3·图 1.1 含 山 县 流 域 水 系 图含山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4·含山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5·主 要 河 流 20 年 一 遇 设 计 洪 水 位 : 裕 溪 河 12.43~ 11.20m, 滁 河 16.0~ 15.21m,牛 屯 河 11.37~ 10.83m, 得 胜 河 12.42~ 10.66m, 仙 踪 河 16.50~ 15.21m 主 要 支 流 基本 情 况 见 表 1.1-1主 要 河 流 95%保 证 率 水 位 : 裕 溪 河 6.0m, 滁 河 7.3m, 仙 踪 河 7.3m, 牛 屯 河5.9m, 得 胜 河 6.5m表 1.1-1 含 山 县 主 要 支 流 基 本 情 况 表含山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6·含 山 县 现 有 中 型 水 库 四 座 , 分 别 为 长 山 水 库 、 东 山 水 库 、 昭 关 水 库 、 和 平 水 库 ,四 座 中 型 水 库 兴 利 库 容 分 别 为 1100 万 m3、 610 万 m3、 580 万 m3 和 524 万 m3。
含 山县 现 有 小 型 水 库 56 座 1.1.4 地质含 山 县 地 处 郯 庐 断 裂 带 与 扬 子 深 大 断 裂 破 碎 带 之 间 , 属 扬 子 地 层 分 区 , 六 合 —巢 县 地 层 小 区 县 内 地 层 发 育 , 化 石 丰 富 , 出 露 良 好 由 于 处 于 特 殊 地 质 构 造 部 位 ,褶 皱 极 其 发 育 根 据 形 成 时 间 , 分 为 印 支 期 褶 皱 和 燕 山 期 褶 皱 主 要 断 裂 构 造 有 两组 : 一 组 为 北 东 向 的 纵 断 层 , 主 要 断 层 走 向 与 褶 曲 轴 几 乎 平 行 , 断 层 落 差 较 大 ; 另一 组 为 北 西 向 横 断 层 , 属 后 期 发 生 的 一 组 断 裂 构 造 , 虽 然 断 层 落 差 较 小 , 但 常 切 断并 错 开 前 期 纵 向 断 层 , 使 县 内 断 裂 构 造 趋 于 复 杂 化 1.1.5 水质由 于 人 口 的 增 加 、 工 农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及 环 保 措 施 的 滞 后 , 致 使 含 山 县 地 表 水 污染 逐 年 加 重 , 普 遍 存 在 着 富 营 养 化 , 氮 、 磷 严 重 超 标 。
地 表 水 水 源 主 要 为 滁 河 、 裕溪 河 、 清 溪 河 、 牛 屯 河 、 得 胜 河 及 塘 坝 、 水 库 等 , 根 据 有 关 单 位 水 质 检 验 报 告 , 其地 表 水 一 般 为 Ⅲ ~ Ⅳ 类 , 水 库 水 质 相 对 较 好 , 一 般 均 为 Ⅲ 类 或 优 于 Ⅲ 类 地 表 水 本 区 地 下 水 主 要 为 第 四 系 松 散 堆 积 物 中 的 孔 隙 水 及 承 压 水 , 地 下 水 受 大 气 降 水及 附 近 河 塘 等 地 表 水 体 的 补 给 根 据 区 域 性 水 文 地 质 调 查 , 本 区 地 下 水 属 中 性 , 对砼 无 侵 蚀 性 破 坏 1.1.6 土壤和植被含 山 县 地 处 江 淮 丘 陵 东 南 部 , 地 形 地 貌 复 杂 境 内 既 有 地 带 性 土 壤 ——黄 棕 壤 ,也 有 非 地 带 性 土 壤 ——水 稻 土 、 潮 土 、 石 灰 土 全 县 黄 棕 壤 面 积 占 42.4%, 水 稻 土站 42%, 石 灰 土 占 15.3%, 潮 土 占 0.3%含 山 县 属 北 亚 热 带 季 风 湿 润 气 候 区 , 适 宜 多 种 植 物 生 长 发 育 。
植 被 类 型 多 , 再生 植 物 资 源 丰 富 , 品 种 多 植 被 类 型 共 4 个 , 分 别 为 森 林 植 被 、 草 场 植 被 、 栽 培 作含山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7·物 植 被 、 水 域 植 被 等 1.2 社会经济概况含 山 县 现 辖 环 峰 、 铜 闸 、 陶 厂 、 运 漕 、 林 头 、 清 溪 、 仙 踪 、 昭 关 等 8 个 镇 , 96个 行 政 村 和 21 个 社 区 , 现 状 总 人 口 43.9 万 人 , 其 中 非 农 业 人 口 8.6 万 人 , 农 业 人 口35.3 万 人 境 内 有 淮 南 铁 路 线 横 穿 其 中 , 合 芜 高 速 公 路 以 及 合 宁 、 合 芜 、 塔 古 公 路 等 多 条道 路 穿 境 而 过 , 通 航 入 江 的 有 黄 金 水 道 裕 溪 河 、 牛 屯 河 、 得 胜 河 、 滁 河 等 4 条 水 道 ,境 内 水 陆 交 通 便 利 , 地 理 位 置 十 分 优 越 含 山 县 是 安 徽 省 重 要 的 粮 、 棉 、 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