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学校名师培养计划精选八篇.docx
16页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学校名师培养计划精选八篇 篇一 :东南孙小学名师培养计划东南孙小学名师培养计划寒亭区高里街道东南孙小学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现代型优秀教师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校名师培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计划:一、培养目标:使培养对象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培养对象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促进他们形成学科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达到市名师和市学科带头人等评选规定的条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做到具体目标如下:1、师德:培养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依法执教,使全体教师具有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2、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成为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具有较为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基础,并能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教育实践。
3、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较好的教学业绩,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独立撰写具有相当价值的论文4、反思与自我发展:有自我发展目标与计划,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改进和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强二、培养内容:我校将根据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从师德建设、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特色、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落实培养内容,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改革实验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 篇二 :名师培养计划1名师培养计划为了贯彻实施党的素质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海州职教中心名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适应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需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全校教师的积极性,确定正确的政策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优秀人才成长的竞争激励机制,创设教师成才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面向21世纪高素质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校级名师16名,区级名师8名,市级名师4名使他们具有较扎实的教育 理论基础、专业知识,较新的现代教育观念、较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书育人,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中成绩显著,在本市起示范带头作用 三、范围对象: 培养对象为学校的在职一线教师 四、入选条件: (一)名师培养人选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校,依法执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二)名师培养人选,还应分别具备下列具体条件:1、校级名师培养人选条件:(1)年龄在45周岁以下,学历合格,具有中学教师中级职务以上2)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熟悉教材教法,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具有上公开课的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3)有较强的教研能力,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有具体研究课题,经常拟定教学论文,共事协作精神好…… …… 篇三 :名师培养计划及措施20xx名师培养计划及措施20xx年一、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认真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思想,采取得力措施重点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知名度较高的名师,带动和促进全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主要措施1、组织管理成立“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2、经费保障保障足够经费用于教师培训、科研等活动,以保障名师培养计划的落实3、打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校本环境4、名师培养对象的确认:凡符合名师培养对象(45岁以下在职在编教师均为被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的教师,经本人申请,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即作为本校名师培养对象三、活动计划1、组织学科教研学校引导名师培养对象上好每一堂课,体现课堂教学参与、互动、探究、体验等四要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开展名师、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1骨干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校的校研之风通过说课、评课,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交流互动,达到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目标4、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认真反思,积极总结新课程的一个突出要求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通过反思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以期提高经过深入思考,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整理,无疑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借助论文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展示成果,形成向全镇教学改革辐射与推广的经验5、积极参加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要立足本学科,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积极参加,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名师、骨干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勇于牵头,每人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案例研究,推动教研活动健康高效地开展…… …… 篇四 :龙凤湖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和具体措施龙凤湖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和具体措施一、指导思想以市教育局提出的“让鹿泉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实施名优特教师培养工程,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二、培养目标力争在2—3年内,使全体教师成为适应时代需要和教育发展要求的合格教师,培养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学科带头人,5名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三、培养思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岗位成才思路,分“合格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名师培养”四个系列实施名优特教师培养工程四、具体措施1、全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1)抓师德教育实施“师表形象工程”,开展“创师德新风、树师表形象、做育人模范”教育活动2)抓学历达标和提高,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识和专业水平。
3)抓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全校教职工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并使之运用于课堂4)抓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全校教职工每人每学期要有一万字以上的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和政治学习笔记2、合格教师培养(1)开展“老带新”拜师学艺活动要求新教师每人拜一个师傅,每周听师傅一节课,每月评一节课,每期上一节汇报课,每年写一篇教研论文,力争促使每一位新教师“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成为合格教师2)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精品课展示活动,为新教师成才创造条件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五个一工程”系列,即“上一节优质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备一堂优秀教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促使青年教师早日成才3、骨干教师培养从合格教师中挑选素质高、有潜力、肯学习、善钻研的教师为对象,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 篇五 :名师培养计划养马小学名师培养计划新世纪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这最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及其素质结构,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加速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育骨干,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为了给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重在过程,全面提升”为培养理念,注重“名师工程”的全员性、自主性和实效性,有系统,成系列,分阶段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名牌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能够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和高层次实现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二、培养目标总目标:名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20xx年起经过2个三年工作周期,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高尚职业道德、较强学力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梯队届时,除见习、试用期教师外,在全部达到胜任水平的基础上,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26%以上,学科带头人14%以上,名师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6%2013—2016工作周期的具体目标:1、“名师系列”培养目标第一层级:胜任教师的培养胜任教师:能适应并胜任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力争在三年内,(使除了见习教师、试用期教师外的)所有教师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若三年内达不到胜任教师的水准,则表明该教师不适合教学工作)(每年按35%评定)。
第二层级:教坛新秀的培养在本期工程中,我们要在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坛新秀力争在三年中使占青年教师总数50%的人享受这一荣誉(每年按青年教师16%评定)…… …… 篇六 :卓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卓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新世纪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这最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及其素质结构,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加速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育骨干,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为了给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重在过程,全面提升”为培养理念,注重“名师工程”的全员性、自主性和实效性,有系统,成系列,分阶段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名牌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能够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和高层次实现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总目标:名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20xx年起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高尚职业道德、较强学力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梯队在全部达到胜任水平的基础上,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10%以上,学科带头人10.3%以上2011—2015工作周期的具体目标:1、“名师系列”培养目标第一层级:胜任教师的培养胜任教师:能适应并胜任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力争在三年内,(使除了见习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