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述题.doc
11页论述题1、 文学的自觉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 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 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 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 玄学、史学并立;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追溯到 《汉书•燕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 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铬律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 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的特点至于《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既系统,对文体的讨论也很深入 《文心雕龙》的上篇主要的篇幅就是讨论文体共分 33大类《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这在下面还要讲到 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性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 自觉追求上上面提到过“诗赋欲丽”的“丽” “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 求了至厅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讲究,证明他们 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 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精采、声律、丽辞、 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论著中可以看到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这就是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 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 文学本身的分类、 文学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在汉代,儒家诗教占统治地位,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 诗歌被视为“经 夫好,成者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诗大序》关于诗歌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并 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魏晋以后,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 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这是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概念和 理论,如风骨、风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重气 韵的审美思想。
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统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 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就是在这种新的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展开的, 同时它也为这 种文艺思潮提供了赖以产生的实践依据 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服务于政治 教化的要求减弱了, 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 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赋从汉代的大赋演 化成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转变2、 试论三曹诗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简化: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 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 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 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详细:(1) 曹操的诗歌多半是反映社会的重大问题,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慷慨悲凉、雄劲、质朴和古直,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 以慷慨、雄劲为主,出以深沉,偏胜于阳刚,在诗中直陈其慨、 直抒胸臆,有一种雄浑壮阔的悲壮美。
如《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两句曹操的是个在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 内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乐府记时事,二是用乐府抒壮怀 风格上苍劲有力,慷慨悲凉曹操继承汉乐府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 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 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 道路2) 曹丕诗歌的风格是情思细腻,清丽委婉曹丕的诗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作品很多, 而且写得比较好;另一是形式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七言诗《燕歌行》两首是 其代表作,尤其是秋风萧瑟天气凉”一首写得尤其出色诗人将思妇放在秋夜的背景下来描 写,委婉细腻地写出了思妇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 语言清丽浅显,很能代表曹丕诗歌的一般风格3) 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的艺术风格曹植一 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在遭遇挫折后,也壮志不衰,更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 骨气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 并努力于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 建安诗歌从乐府诗出来逐渐文人化, 到了曹植手中、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 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 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讲究对偶、炼字和声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 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 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 三曹”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 风格清俊通脱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 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 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 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洛神赋》美不胜收、 《与吴季重书》和《与杨祖徳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3.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类举出代表作品。
陶诗的内容大都是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 他的诗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田园诗,一类是咏怀、 咏史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的景色和农村的生活, 按它的内容又可分成四个方面第一,是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 《归园田居》的第一首这首诗是诗人从彭泽归隐后第二年写的, 主要写辞官归田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饮酒》诗的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写他的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陶渊明的田园诗没有 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 所歌咏的是陶渊明自己个人悠闲的生活, 这似是他的不足 但是陶渊明从官回到田园,他是带着对官场的憎恶, 以及不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来观察才体验田园生活的,在诗中他往往把田园和官场对立起来, 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田园诗是有着积极意义的第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极大的热情歌咏农业劳动中和与农民建立的友谊,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的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这首诗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和自己希望庄稼顺时生长的意愿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写庚戌岁秋收时的愉快心情和表示愿意长期躬耕的志趣第三,陶渊明还有一小部分田园诗反映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穷困的生活。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归园田居》第四首(久去山泽游) ,此诗反映了经过战乱,或是饥荒、瘟疫,农村残破荒凉的情形,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形要《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在汉乐府的楚调曲 里有《怨诗行》,这首《怨诗楚调》就是模仿汉乐府的体裁庞主薄,名遵,是陶渊明的老 朋友主薄”和 治中”都是官名邓治中名字不详这首诗写在陶渊明的晚年,写诗人生平 的艰难处境第四,《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新的发展这是他晚年的作品从仕途到田园,瑞从田园到桃源,是诗人对理想的进一步的追求早年 大济生”的理想,在仕途上破灭了,他就肥理想寄托在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在田园经历了长期的劳动, 生活日益贫困,生活越来越难以维持,他也更多地了解了农民的思想和愿望这样,一个乌 托邦式的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就逐渐形成 桃花源的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人劳动、 自给自足、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也是一个自由、富裕、安宁的社会在《桃花源记》里,诗 人以极大的热情,从生产到生活,从自然环境到人们的面貌,对桃花源做了十分全面的描绘 陶渊明的咏怀诗、咏史诗,继承阮籍和左思的传统,围绕着出仕和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 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象《杂诗》、《读山海经》等组诗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属于这一类 《杂诗》第二首(白日沦西河),写他有志难酬的悲愤,说明诗人在隐居中内心仍然苦闷又如《读山海经》的第十首(精卫 衔微木),歌颂精卫和刑天的复仇精神,正是诗人自己疾恶抗暴的感情的表现4、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 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 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 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 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 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 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 明确的界限5、 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 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 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 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 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
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 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 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 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 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 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6、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参考答案: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 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 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 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 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 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陶诗不为时人所重, 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