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X荒山综合治理、生态园区建设、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0页目 录第一章 总论 41.1 项目提要 41.2 项目实施依据 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92.1 项目建设背景 9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02.2 项目建设可行性 10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133.1****概况 133.2气候状况 143.3地质土壤 143.4植被 14第四章 项目规划方案 154.1项目规划原则 154.2项目规划方案与总体布局 15第五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195.1 种植区建设 195.2 养殖区建设 195.3 观光区建设 195.4 公共设施建设 20第六章 资金使用方案 216.1 一期工程资金使用方案 216.2 二期工程资金使用方案 216.3 三期工程资金使用方案 227.1 生猪饲养技术方案 237.2土鸡饲养技术方案 247.3 环保措施 25第八章 市场分析与风险对策 278.1国内休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78.2市场分析 288.3竞争力分析 308.4 市场风险与对策 31第九章 项目经营与销售策略 349.1项目经营策略 349.2销售策略 34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3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911.1 投资估算 3911.2资金筹措 40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4112.1 经济效益分析 4112.3 项目财务风险分析 4512.4 经济效益分析 4712.5 社会效益 4812.6 生态效益 48第十三章 融资方案 495.1 投资建议 495.2 公司管理层条件 495.3 资金用途 495.4 融资合作方式与合作年限 495.5 投资者介入公司业务程度 49第十四章 结论 50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 1、项目建设单位宁阳富华生态园林开发有限公司2、法人代表刘磊3、项目类型荒山综合治理、生态园区建设、旅游开发项目。
4、项目建设宗旨带动宁阳县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以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发展农业生产,为宁阳县新农村建设树立一个标杆和典型5、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采取种、养、游、餐饮娱乐相结合,长短互补,产销互动的模式,主要划分四季果园区、药材种植区、旅游休闲区、地下溶洞观光区、无公害蔬菜种植区、禽畜养殖区,最终将荒山治理成为以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业为一体的标准化的综合性示范生态园区6、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基础设施:修建进山路5公里;打机电井2眼,修建小型蓄水池一个;修建输电、配电设施1套,(增容变压器100kvA)2)四季果园区:依照山势,挖土排石,整理土地400余亩,种植四季果树300亩,特别是石榴的种植已成为宁阳县万亩石榴园建设项目的领头羊,现已种植进万株3)药材种植区:主要种植金银花等30亩4)旅游休闲区:主要依山而建,占地面积6亩,修建农家乐1600平方米5)禽畜养殖区:建猪圈两处,可存栏生猪100头,鸡栏两处,可养殖土鸡5000只,山羊100只6)无公害蔬菜种植区:种植无公害四季时令蔬菜6亩7、项目建设工期项目总共为三期工程,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二、三工程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规划建设期为六个月。
8、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4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9、资金需求本项目建设拟融资450万元,主要用于餐饮和养殖的建设10、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收入608.4万元,净利润298.6万元,缴纳税收99.5万元1.2 项目实施依据1、理论政策依据(1)国家政策依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章第三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第五章第一节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根据《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强。
争取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7%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关于扶持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给予了本项目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必将有力保障和推进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2) 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因此,遵循这一原理,就可以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日益枯竭,迫使全人类共同构思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协调环境与发展、生态与生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谋求社会—经济—生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明确提出“当代的发展不以危及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的观点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结合国内实际,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个纲领性文件,以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
2、国家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关于新时期中国农村政治经济组织建设的重要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也对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与和谐发展,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2)国家农业法律法规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现已颁布了多部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给予了本项目法制保障,必将有力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全村共485户,总人口1455人,现有可耕地面积5450亩,可治理荒山约1000亩,是最典型的贫困山区多年来,由于气侯干旱,降雨量少和不及时,村组大部分土地出产率低,农民生活困难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发展,保持农村稳定,使农民摆脱困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有关专家论证,决定开发荒山资源,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使荒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并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加工,走集贸、工、农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最终使荒山资源的开发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万亩石榴园发展规划,作为首期示范工程,对****村北大面积荒山进行综合开发,将荒山治理成为以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业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园区,对拉动周围村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生活,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还可以为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引路和示范作用,提供一种新的模式2.2 项目建设必要性随着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剧,农村渴望发展,农民急盼致富作为宁阳县南部山区,地理环境较差,农村贫困人口比例较大,如何加快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步伐,是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山区农民致富意愿强烈,都想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发展新型农业,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同时达到增收致富,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因此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行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好迎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和农民意愿,项目建设非常必要2.2 项目建设可行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该项目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符合镇、村荒山改造治理的相关规划。
2)项目建设可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一起富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的工作重点,改善民生也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该项目完成后,年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减轻农民工给城市带来的压力,村民人均年将增收1000元随着荒山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效益的逐年递增,项目区会真正变成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百鸟啼鸣的“塞外小泰山”,成为给村民带来最大实惠的“民心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3)项目建设符合当地消费需求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休闲旅游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泰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6570元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人们告别了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基本的以衣、食为主的消费转向了住、行的消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空间不断放大,其中旅游已成为一大消费亮点,这从黄金周涌动的人流可得以明证另外,消费者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决定了休闲旅游需求呈现旺盛趋势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而且工作压力大工作中的人犹如机器,工作一段时间是需要检修的,人经历了一段紧张的工作,必然需要一种方式释放压力,“找个地方玩玩”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放松自我的一种选择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们远离了自然,人们很久已没有“柴门闻犬吠”、“ 抬头见繁星”的体会了,更没有了“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乐趣。
若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休闲、度假、放松的好机会,相信前来旅游者必是“趋之若鹜”4)项目建设可实现利益双赢通过科学利用承包的荒山,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推进,形成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种植+市场模式,既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又有效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真正走生态农业的道路种植户得到先进技术与经营理念,农副产品质量提升、价格保证、销路不愁等实惠,培养出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特别是对周围农户起到示范推广的效应典型示范可以带动千家万户,让周围农户观念转变当地地形地貌条件适合种经济作物,所以种石榴树、金银花典型示范效应能让广大农户掌握这个技术,脱贫致富5)项目建设得到了****和****的大力支持,当地农民参与意愿强烈,表示积极参与,并提出了很多较好的意见和建议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概况****是宁阳县经济重镇,素有“经商黄金宝地”之称位于山东省宁阳县****高庄东南,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1000米面积为1平方公里,海拔251米,灵山西面,故乡宣山以东,因该山形状象人们使用的簸箕,而得名****,该山为青石山(石灰岩),植被稀疏3.2气候状况属暖温带湿润季节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13.4C,1月份平均气温-2.1C,7月份平均气温26.8C;极端最低气温为—19C,极端最高气温为40.7C年日照时数2679.3小时,年无霜期199天,平均降水量689.6毫米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东南风和北风较多3.3地质土壤土壤种类以棕紫泥和红棕紫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