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学年黑龙江省龙江县化学九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粗盐提纯”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实验需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的产率将偏低C.操作Ⅳ中,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D.操作V中,需加热至液体蒸干为止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C.用液氮产生低温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4.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C.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八月十五桂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改变C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的质量很小D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A.A B.B C.C D.D6.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7.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变化中属于大自然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A.含碳燃料燃烧 B.微生物分解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C.过滤D.加入大理石9.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37,n=1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5.468C.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10.下列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 2HgOO2↑+2Hg B.2CO+ O22CO2C. 2H2+O22H2O D. CH4+2O2CO2+2H2O11.2002年中国足球队进入“世界杯”,小小足球牵动着人们的心.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图),化学式为C60。
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C60由碳原子构成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相对于整个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质量轻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3)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D中盛放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可检验CO2,,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制取CO2,优点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用F装置收集NH3,由图可知NH3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14.实验室可选用下图装置,制取CO2和进行相关实验操作:(1)G中用于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_____;(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填标号)进行组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3)实验室可_____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 (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 (按先后顺序填字母 ),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资料)浓硫酸能吸收氨气,具有强吸水性;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加热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可选用A—F中的_______________装置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 (填装置编号 )。
16.某同学为了探究氧气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收集两瓶氧气后正放在桌面上,盖好玻璃片后备用1)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一个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另一瓶氧气用于做如图所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而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______;(3)此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Na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1)在Fe(NO3)3中,铁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2)现称取44.7g次氯酸钠,最多能制得高铁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______18.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铜原子的质量为1.063×10-25kg试计算:(1)该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2)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中所含有的铁原子和铜原子的个数比________。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下列是基本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存在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以上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图D的情况外,请再写出一条使用酒精灯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试题分析:A、本实验需查阅资料,需要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这样就可以将食盐全部溶解,正确,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这样直接影响得到的精盐质量,故实验的产率将偏低,正确,C、操作Ⅳ是过滤操作,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正确,D、操作V是蒸发,需加热至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然后利用余热蒸干,错误,故选D考点:粗盐提纯2、B【解析】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3、A【解析】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正确;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C、用液氮产生低温环境,利用的是液氮汽化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电后呈现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A点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4、C【解析】A、从化学式为可知,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C、从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知硫元素的质量对大,质量分数也最大,故C错误;D、1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故D正确故选:C5、D【解析】分子的特性包括:分子是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故解释合理;B.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物质遇冷收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遇冷变小,故解释合理;C.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解释合理;D.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氧气装入瓶子的过程中,分子的间隔缩小,而分子的体积没有改变,故选项不合理6、D【解析】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是正确的叙述,酒精有可燃性造成的;D.选项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是错误的叙述,酒精挥发时,分子之间有间隔变大;故答案选择D7、D【解析】含碳燃料的燃烧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加重温室效应,故A错误;微生物分解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故B错误;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故C错误;光合作用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故D正确;故选D.【点睛】光合作用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含量,而微生物分解会增加二氧化碳含量.8、A【解析】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正确;称量时要“左物右码”,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正好放反了,B错误;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