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线路防护方案.doc
13页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第三章 人员组织机构及职责··························································································4第四章 防护方法··········································································································6-11 南延新苑小区工程高压线路防护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南延新苑小区》各子项工程图纸(设计号09168-01至09168-10)。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工程施工现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修订版)7、国家、省市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8、施工现场工程平面布置情况9、南延新苑小区住宅工程施工合同第二章 工程概况南延新苑小区由四川省蜀府房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省级机关房屋统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红星路南延线与三环路交汇处南延新苑工程建筑面积164415.63m2,地下室一层,在基坑东侧有4#、5#、6#、7#、8#共五栋住宅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其中4#、5#楼共26层,地上建筑高约80m;6#、7#楼共28层,地上建筑高约90m;8#楼共30层,地上建筑高度约100m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4#、5#、6#、7#、8#共五栋住宅楼在基坑东侧紧邻红星路南延线,在基坑东侧围墙外,有由北向南的城市10 KV高压架空供电线路(电杆与围墙外边平齐,见下页照片),在东南角业主设有两台变压器供工地施工用电。
本工程平面布置中在4#、6#和7#楼设置了3台塔吊,塔吊型号、覆盖范围及布置位置详第3页《基坑东侧塔吊布置图》 南 东 西 北第三章 人员组织机构及职责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管理职责组织机构人员名称主 要 职 责项目经理1、项目经理对施工的全过程负责2、负责项目的资源组织与调配(包括人力、物资、资金) 项目副经理1、直接负责防护架的施工组织、管理措施的实施 2、领导实施各项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并对实施过程监督 3、协调防护架与其他工序的穿插和交叉流水作业项目技术负责人1、对防护架施工技术进行指导2、负责组织现场试验与抽样试验安全、质量员1、负责防护架施工质量、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 2、对质量、安全的整改进行监督;3、负责员工的入场教育、考核;4、负责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防护用品的检查与整改5、按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安全管理及监督 专业工长1、具体负责防护架施工的安排、管理及技术交底工作 2、负责组织施工技术保证资料的汇总及管理 材料员1、负责防护架材料及构配件的采购和计量2、负责材料的进场时间、进场计划的安排; 第四章 防护方法一、外电线路防护考虑因素1、在建建筑物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4.1节规定: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对方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4.1.2规定表4.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681015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规范表4.1.3 规定表4.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1-1035最小垂直距离(m)677结论:高压线路为10KV ,本工程外架外侧边缘与高压线路距离>6m;施工现场机具车道与线路交叉的垂直距离>7m,因此从在建建筑物的角度分析不需做外电防护2、起重设备作业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范:第4.1.1条“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的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1.4规定”,表4.1.4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电压(KV)安全距离(m)<11-1035110220330500沿垂直方向1.5345678沿水平方向1.523.54678.5第4.1.6条:当达不到本规范第4.1.2-4.1.4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层防护应达到IP30级表4.1.6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距离(m)1.722.5456当本规范第4.1.6条规定的防护措施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塔吊参数及与供电线路距离表部位塔机型号臂长(m)塔臂是否覆盖高压线塔臂与高压线水平距离(m)塔臂与高压线垂直距离(m)4#楼PCI501250是跨出6米线上方10米以上6#楼PCI451045是跨出3米线上方10米以上7#楼SCMC451045是跨出10米线上方10米以上当塔臂转至围墙方向时,塔臂覆盖范围会跨越市政高压供电线路,为安全起见,需对架空线路进行隔离防护防护范围:3个塔吊塔臂覆盖的范围,从4#楼至8#楼,需要防护的线路全长约 300米二、防护方法根据规范要求和综合考虑线路防护的各种因素,建议选用以下方案方案一:架设防护架(一)、防护要求根据规范第4.1.6条: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架设防护设施时,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层防护应达到IP30级IP30级防护要求为: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物体侵入表4.1.6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距离(m)1.722.5456现场拟采用在围墙内侧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防护,阻止现场塔吊的小车与外电线路发生碰撞(塔吊正常工作状态下塔臂朝向围墙内进行作业,不会朝向电缆及围墙外方向),架体距离高压线安全距离1.7米以上,架体高度超过高压线2m禁止其他临设电源线穿越和借助架体铺设,以防止其他意外情况使架体带电按规定对架体设置避雷措施二)防护架施工1、防护施工流程搭设准备——搭设架体——设置警示旗帜、警示灯和警告标志——密目网封闭(含警示标志等)——日常维护和管理——防护架拆除2、搭设准备1)、在正式进行防护架搭设前,应对拟搭设范围内的线路走向,架空线路与围墙的距离,拟搭设脚手架的部位地面平整度及地基承载情况进行现场查看2)、由于架空线路下方在围墙外侧是红星路南延线的市政绿化带,因为搭设脚手架前,必须报请供电部门及市政等有关部门审批3)、双排防护架搭设在围墙内,搭设时,针对围墙与基坑边缘的距离,既要考虑脚手架承载,也要考虑搭设防护架后围墙内通道的通行。
4)、脚手架应考虑防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因素会导致增加斜撑对施工的影响5)、脚手架应考虑在雷电天气时的避雷措施3、防护架搭设方法基本要求:1)、外电防护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48×Φ3.5钢管,扣件采用配套的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脚手架基础应坚实,设纵横向扫地杆,距地200mm;2)、防护脚手架长、宽、高参数:搭设长度从北至南300m,宽1.05-1.6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高度为15 m(架体在基坑内高度4m+架空线路顶部距地高度9+安全距离2m)立杆纵距La=1.5m,步距h=1.8m;3)、剪刀撑:由于是双排脚手架,为保证架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纵向和竖向设置连续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与地面夹角宜在45~60゜之间,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其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横向斜撑根据规范,一字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为增强整体性,中间每隔6跨也设置一道横向斜撑,竖向斜撑由下至上连续设置5)、横向支撑及抛撑由于防护架是独立的双排一字型脚手架,不能像建筑外架一样有效设置连墙件,因此,为防止防护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倾覆,在架体靠近建筑物侧需设置横向支撑和抛撑。
在4#、6#、7#楼处,可设置水平钢管将防护架与建筑物连结(需穿越建筑物外架),局部连结困难时,设置抛撑,抛撑下部与地锚连接水平钢管将防护架与建筑物连结时,从扫地杆位置起竖向设置,每两步设置一道;纵向间距按三跨设置,类似脚手架工程的两步三跨连墙件,确保防护架的安全、可靠由于防护架搭设的部位位于基坑东侧正在使用的通道部位,在扫地杆部位为便于通行,可在扫地杆上铺设架板供人通行,在距地两步高的小横杆上铺设架板或竹耙子,形成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的安全通道,并在通道口悬挂安全通道、禁止攀爬标志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和规范规定,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1.7m,则防护架需要从基坑内搭设起来,脚手架底部铺设50厚通长木架板在基坑土方回填时,需要拆除该防护架6)、安全附属设施防护架两侧均布置2000目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外露的钢管均刷黄黑相间的油漆防护架顶设置明显的红色警示旗帜(每6跨设置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