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800字.docx
11页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800字 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考试总体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一、考试情况概述: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共48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90分—99分:1人,80分—89分:人,70分—79分:人,60分—69分:人,50分—59分:人,40分—49分:人,40分以下:人总分分,平均分,优秀率: %,及格率: %,低分率: %二、试卷分析: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第一大题是计算,其中口算15分,比较大小8分,填加减符号8分第二大题我会画(每空2分,共4分)第三大题填空,其中数数写数3分,几、第几5分,数的分与合和按顺序填数8分,比多比少4分,位置8分共29分) 第四小题考辨认立体图形(每空2分,共8分)第五大题是看图列式计算(共18分)第六大题是用数学(每空5分,共10分)试卷大都是基础题,难易程度总体适中三、考试情况分析: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会读题,做题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
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6个球,认为眼睛不是小球,说明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刻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2、拔高题上失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四、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
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7、作为一年级的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 3300字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一(3)班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这既是我们班学生第一次参加这么正式的考试,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在教学上上交的第一份答卷,只是,很遗憾,我更像是一个“后进生”,答卷并不能得到一个想要的“A”现将考试成绩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张试卷共有十一题,其中拼音基础(包括第一题声母、韵母、整体认读识别,第二题拼音表默写,第三题三拼音节、两拼音节与整体认读分类)共21分,拼音提高(第四题根据图画写音节)12分;识字基础题(根据音节写字8分、笔顺笔画16分)共24分,识字拔高题(组词造句20分,量词填写8分)共28分,看图写话15分二、学生得分分析全班54个同学参加考试,满分1人,90-99.5有4人,80-89.5有13人,70-79.5有18人,60-69.5有8人,不及格10人。
优秀率33%,及格率81%,最高分100,最低分7分,平均分78.13横向与一年级其他班比较表格如下(只看到了这两个班的质量分析所以只能比较和这两个班的差距):纵向各小题得分如下:根据上表可以看出,笔顺笔画题掌握得最好,得分最高,一方面,这是因为笔顺笔画是我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上,我逐渐走上正轨,相对于拼音教学更加注重基础的落实,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扩词造句和根据图画填写音节是丢分最多的题其中,扩词造句的丢分有一定的客观因素首先,对于现阶段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词汇量积累尚少,扩词训练基本上还处于扩一个词的阶段,而第八题要求每个字扩三个词,对于刚接触识字训练的他们还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由字到词再到造句的第十题,是语文百花园三才设计到的训练,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种体型,大部分对于这道题束手无策,普遍丢分较多而完成音节这道题,总的来说,原因在我平时的训练不够一方面,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进行还没有经验,拼音教学不够扎实,只关注到小部分学习能力强,掌握得好的学生,以为他们学会了,全班都学会了,并没有把检查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没能及时发现他们在拼音上的问题,导致他们拼音学习上的盲区,单个拼音未过关,整个音节的填写包含了声母、韵母和声调,对于他们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丢分较多。
而丢分又相对集中在“z c s”和“zh ch sh”声母区分、“b”“d”混淆,以及声调把握不够准确上一二三题是拼音中很基础的题目,学到现在,按道理应该每个同学都掌握才对,但我们班的孩子得到满分的还是只有5个,说明我们的拼音基础还是没过关,孩子们在背诵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表时倒背如流,但到了写的时候就漏洞百出,有的把表格照搬到方框,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有的写掉写漏,还有的知道分类却书写错误,不该丢的分数丢了之所以没有统计第十一题看图说话的得分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一题普遍得分不高我们班其实在看图说话的训练上下的功夫很多,每一课我都会刻意渗透看图说话的元素,从最开始的只有一两个孩子能用完整的一两句话准确描述图画意境,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孩子能根据课文中的插画编故事,甚至还会无意识地加入一些想象以及比喻句、拟人句和对话,句与句之间也能有顺畅的连接和过渡,但这个环节并没有付诸于动笔上面,都还只停留在口头表达本张试卷的图画内容是女儿和妈妈在菜市场买菜,柜台上有白菜、红萝卜、白萝卜、豆子等等,妈妈的篮子里买了白菜,还在称红萝卜、白萝卜占分15分,比例较高我们班的孩子大多能看出图画的意思,但大部分的字还没有学,不会写,拼音又没有掌握好,拼的错误很多,丢分较多,更多的情况是孩子们感到很难,不会写,索性就空着不写了,或者压根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完成这最后一道题。
三、后进生分析不及格的10个人中有6个孩子是因为大篇幅的题目空着没有写,包括扩词造句和看图写话,一个是因为最后转来,拼音已经学完,他却基本上没有学,所以看着试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有得分最低的那个孩子是因为年龄不到,上课反应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度都跟不上班上的进度,不管是知识的掌握还是书写都很有难度,她的字很难写进一个田字格,这次的数学成绩也只有36分这10个人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上课不怎么听讲,开小差或是讲小话、做小动作一方面,可能是我早期的课堂设计吸引力不够,让他们形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我在常规训练上不过关,加上他们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性格上的不足,注意力集中时间就更短了四、改进策略这次的期中考试不管是对于我们班的学生还是我这个老师,都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也是成功道路上必经的挫折,对于这样的失败,我不能破罐子破摔任凭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闻不问,也不能心急,一口气吃个胖子,那样只会让自己和孩子们都无所适从痛定思痛,给自己和孩子们想了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课堂设计优化课堂设计,一方面,变满堂灌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发言权,比如可以把有些不必要的教师范读设计为小老师领读,调动学得好的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而且更容易发现个别学生的问题;化整体为部分,以前的课堂我总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全班齐读上,其实可以渗透更多的个别检查和落实,或者是男女比赛、小组比赛、开火车或是指名读,这样既能更好地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我能更准确地分析学生学情,同时也能避免后进生滥竽充数,光对嘴型不发音或是开小差的情况;加强趣味性的设计。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单纯的咆哮和说教对于他们注意力的集中作用并不是很大,相反,有趣的游戏、儿歌、谜语等更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到教学设计上,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喜欢我的课堂,而不是被动地学习2.加强基础落实以前的课堂我总是安排得很满,给学生自己读自己写的时间不够,作业完成也大多放到家里,《课时达标》和生字抄写的责任转嫁到了家长身上,而学生放学后在家完成作业的效率及作用显然是比不上课堂的,所以,以后一定要加强基础的落实,对作业的指导转移到课堂或是课间时间,避免学生回家后对课堂知识产生遗忘,同时也能尽可能地避免家长和老师在作业上的差异,让学生在考试时候无所适从的现象出现3.加强课堂常规训练我们班的孩子上课课堂常规还存在一定问题,听课率较差,开小差,讲小话,做小动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讲评作业和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采,自顾自地,这是我在常规训练上的失败,以后要加大对常规的训练,提高听课率,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关键途径4.抓紧后进生转化抓好早读和课间时间,检查落实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一定要将他们的学习情况纳入课余时间工作重点,监督他们补上落下的拼音,默写、听写、背诵和作业结合,多方面检查,多方面落实,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成绩,缩小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5.加强家校之间的配合提高学生成绩,不仅仅要靠学校和老师,45分钟以外的放学时间同样重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配合,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中来,既不能让家长在对学生学习指导上全部包办,变指导为代劳,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揽到老师身上,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在家长会上让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家长跟其他家长做一下经验传授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