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市级示范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10页湖北省市级示范高中智学联盟2024年秋季高三年级十二月联考历史试卷 命题学校:鄂州市第二中学 命题人: 审题人:考试时间: 2024年12月 6日 10: 30-11: 45 试卷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5300-4600年的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植物考古表明,屈家岭遗址各史前文化时期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农业经济模式残留物分析表明,遗址出土的陶杯与壶型器和先民的饮酒行为具有直接关联据此分析该遗址可能()A 当时已出现定居生活 B 出土表面粗糙的瓷片C 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D出土刻有文字的兽骨2.吕思勉评述中国古代一个时期:“其大成就有四焉,而皆与民族之动荡移徙有关,故民族之移徙,实此时代中最大之事也。
四者惟何? 一曰士庶等级之平夷二曰地方畛域之破除三曰山间异族之同化四曰长江流域之开辟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是A 出现区域开发和民族融合高潮 B 儒学家提出儒、道、佛 “三教合归儒”主张C 士族专权现象比较严重 D 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3.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说法,儒家出于司徒之官(掌户籍和授田),道家出于史官(掌记录史事和保管档案),名家出于礼官(掌仪节),墨家出于清庙之守(掌守宗庙),法家出于理官(掌刑狱),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掌观象授时),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掌使节往来) ……这从侧面可以印证A西周时期文化教育“学在官府” B 百家争鸣百家的创始人都曾经在政府为官C是研究先秦诸子起源的第一手史料 D先秦百家学派思想主张是政府职能的延伸4. 下边是西汉官盐、官铁的分布图该图能够反映出西汉时期( )A中央对南方控制力度较弱 B南方盐铁资源较匮乏C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D盐铁业得到迅速发展5.清代学者戴震提出“理存于欲”的观点,主张“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由此可知,他A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B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民本思想C认为理和欲是对立的 D认可朱熹“存天理灭人欲”6.1793年英国使臣给乾隆皇帝祝寿的“礼单”和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单”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 地球仪; 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铜炮、榴弹炮数门; 军舰模型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据此可知A侧面反映中英两国文明发展程度不同 B清朝经济实力落后于英国C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朝贡外交政策 D英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7.1599年,宦官马堂被派往山东临清担任税监,因大肆敛财发生民变山东巡抚开应元奏称:“有脚夫小民三四千名……不遵本监杂粮十石以下及小本生意抽税条约,在本州新旧城凡系背负米豆生理之类尽行抽税,以致贩卖俱不进城,小民度日不支据此可知,此时( )A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互动新现象发展C农民的土地杂税异常沉重 D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8.与这年冬天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相比,打击摊贩只是在巨大“创口”上撒几粒“药粉”而已。
一个新的“敌人”出现在城市的商场、百货商店和餐馆里; 随着局势的恶化,价格每小时都在上涨,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迅速溃散上述现象的发生( )A 是日本侵略者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经济掠夺的结果 B 推动了“第二条战线”的发展壮大C 促使新中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稳定物价 D 反映了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9.1942年1月英国《泰晤士报》评论:日本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国军惟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是中国军队的长沙大捷!”对该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 迫使日本改变侵华政治策略 B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建立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 阻挡了日军向西南纵深长驱直入10.据财政部网站 11月 5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将于 2024年11月11日当周在沙特利雅得发行美元主权债券,规模不超过20亿美元主权债券:它是国家以外币计价、向其他国家借款的一种金融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金融秩序中的话语权 ②是中国对美元霸权的战略性应对 ③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重要表现 ④冲击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⑤表明中国外交手段日益多元化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 D ①②⑤11. 十四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和教宗卜尼法斯八世因国王爆发了激烈冲突,卜尼法斯八世将腓力四世处以绝罚。
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三级会议(教士、骑士、市民) 共商国是图中国王的御座被特别安放在圣母院主祭坛的前方,……(如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映西欧教权强大、王权软弱 B 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C有利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教会被排除在法国政府之外12.罗马统治意大利半岛时,很多罗马名人都有七八个兄弟等凯撒征服高卢之后,多数罗马公民家庭也就只有2-3个孩子屋大维征服埃及之后,越来越多的罗马年轻人连婚姻都放弃了屋大维于是出台《正式婚姻法》规定选举公职人员,在得票相同的情况下,按照多子女、有子女、已婚者、独身者的顺序排名这本质上反映了A凸显集体利益至上理念 B法律是罗马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C剥夺了公民的婚姻生育自由 D突出反映了罗马帝国的特征13.刚果河流域地处非洲心脏地区,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斯坦利的占领刚果河计划,引起了比利时极大的扩张野心,结果同法国,葡萄牙发生了冲突,最终比英法德葡等国不得不以同意召开国际会议取得妥协这一事件A 发生于16-17世纪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时期 B促使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C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D直接引发马赫迪武装起义14. 20世纪后期某经济学理论认为,强制是一种罪恶,因此国家的强制力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A法国恢复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英国利用利率、税率等实施宏观调控C美国里根总统进行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D导致德国经济发展出现“滞涨”现象15. 苏俄实行粮食税后,革命领导人托洛茨基这样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眼下不能用集中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向市场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据此可知A革命领导人高度肯定新经济政策 B 托洛茨基对新经济政策持怀疑态度C苏俄当时国情决定只能实施新经济政策 D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14分)【国家安全与边疆治理】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其构成也随之拓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古人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同时将“富国强兵”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
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东方封贡体制和宗藩观念——摘编自赵明畅《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等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中心—边缘”建构下的治边模式已难以有效整合动员各类社会资源,清王朝在边疆问题上陷入治理无力与阐释焦虑的双重困境,推动边疆由模糊暧昧的天朝疆域转向清晰严肃的国家领土势在必行1877年,左宗棠收复伊犁,挫败了英、俄利用阿古柏政权来侵占、肢解中国新疆的图谋并于1884年在新疆设巡抚、盟州县,拉开了边疆地区建省改制的序幕——摘编自邓旭《中国边疆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初探》(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原因8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边疆治理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17 (14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材料一 科学救国思潮,是一批深受西方科学影响的爱国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对中国近百年来各种救国探索努力反思的基础上,倡导以西方的科学来拯救中国的一种爱国主义进步思潮。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即萌发了朦胧的科学救国思想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及其《科学》杂志的刊行,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和近代化进程——摘编自朱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新论》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轿车将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商品,轿车进入家庭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而带来的对石油需求的激增和对环保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科技部在“十五”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科学救国思潮形成的背景,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8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 (6分)18 (15分)【国际组织与世界和平】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美国认为"灾祸帝国"已不存在,"一个扩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的限制"而西欧外交官则认为"如果欧洲国家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不会比美国弱,通过北约东扩,我们向成员国以外的国家证明了一种有用的东西"。
—摘编自《光明日报:北约东扩是引爆乌克兰危机的罪魁》材料二 北约成立及东扩列表时间阶段加入的国家1949年成立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12个成员国不久, 土耳其、希腊、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加入1999年第一次捷克、匈牙利、波兰2004年第二次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008年第三次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2017年第四次黑山2019年第五次马其顿——摘自王义桅《北约是什么》材料三 北约东扩给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映,2022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更是全面展现了北约东扩的深远影响随着北约向东扩张乃至向全球扩张的推进,世界格局将会朝着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加速演进,从而增加国际社会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摘自徐秀军《人民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