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织物分析与设计ppt课件全.ppt
29页第六章第六章 织物分析与设计织物分析与设计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织物分析的步骤,能灵活运用织物分析的方法,会测定织物的经纬密度、经纬缩率和经纬纱特,会分析织物的组织和色纱排列,会计算织物的用纱量了解影响织物几何结构的因素,不同类型织物紧密程度比较的方法,掌握织物紧度、紧密程度计算的方法了解织物设计的方法,织物风格和主要参数设计的原则,掌握织物总经根数、筘号、筘幅、色纱排列等工艺参数计算的方法为了仿制、改进和设计织物,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以取得有关资料织物分析通常按以下步骤及内容进行一、取样一、取样取样时注意两个问题(一)取样的位置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距离布边不应小于5cm,在长度方向,离织物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小于1.5~3m.在毛织物上不少于3m.,在丝织物上不少于3.5~5m.二)取样大小简单组织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为15cm×15cm色织物一般为20cm×20cm,色纱循环较大的色织物,至少应取一个半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对于大花纹织物只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即可•二、鉴别织物的正反面二、鉴别织物的正反面•1、平纹织物:效应较好的一面为正面•2、斜纹织物:斜线纹路清晰、匀整、深而直的一面为正面。
通常纱斜纹织物表面为左斜,线斜纹织物表面为右斜•3、缎纹织物:表面平整、光滑、光泽好的面为正面•4、印花及色织织物:织物正面的花纹、色彩比反面清晰美观•5、凸条织物:织物正面具有明显的纵、横条纹反面有横向或纵向浮长线,表面粗糙•6、网目组织织物:正面有弯曲成网目的经纱或纬纱,反面没有•7、经纬起花织物:正面具有清晰而美观的花纹、图案反面无明显花纹•8、起毛织物:单面起毛织物,起毛绒的面为正面,双面起毛织物,毛绒密集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9、双重、双层织物及多重、多层织物:以纱线品质好、结构紧密、外观效应好的一面为正面•三、鉴别织物的经纬向、鉴别织物的经纬向•1、如果样品有布边,经纱与布边平行•2、如果某方向纱线上有浆料,则为经纱•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4、织物上有明显筘路时,与之平行的为经纱•5、如半线织物,股线为经纱•6、单纱织物经纬捻向不同时,Z捻为经•7、经纬捻向同,捻度不同,大的为经纱•8、品质、纱特不同,品质好、 纱特细的为经纱•9、毛巾织物,起毛圈的为经•10条子沿条子方向的纱线往往是经纱•11格子织物,格子偏长或配色比较复杂的方向的纱线为经纱•12纱罗织物,起绞的纱为经•13、不同原料纱线的交织织物,棉毛、棉麻等以棉为经。
毛丝以丝为经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经纬纱密度是织物规格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到织物的使用性能与风格特征,还关系到产品的成本与生产效率因此,必须仔细而准确地加以测定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直接测定法:是利用织物密度分析镜来进行的密度分析镜的刻度为5cm.为了数据准确可靠,应反复测定3-4次二)间接测定法:首先分析确定织物组织及其完全组织经纱数和完全组织纬纱数然后再测算10cm内的组织循环数•五、测定经纬纱缩率五、测定经纬纱缩率•目的是为了计算纱线特数和织物的用纱量,并为织造工艺提供依据经纬纱缩率aj和aw•aj( aw )=•设织物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Loj 、Low-织物试样中经纬向长度Lj、Lw•测定缩率可按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1、在试样边部沿经向和纬向量取10cm,并作上记号2、轻轻地将经纱纬纱从试样中拨出,并轻轻地将经纱纬纱拉直,避免伸长用直尺量出其长度3、连续量取10根经纱和10根纬纱的长度,并分别求出算术平均值4、将织物长度10cm及纱线伸直后的长度代入上述公式,即可求得经纬纱缩率测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拨出与拉直纱线的过程中,应避免发生退捻、加捻及意外伸长。
2、分析刮绒与缩绒织物时,应先用火柴或剪刀除去织物表面的绒毛,再拨出纱线六、测算经纬纱特数六、测算经纬纱特数从织物中量取一定长度的纱线,称其重量,再考虑回潮率的影响,就可以求得纱线特数测算的具体方法如下:1、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上的经纱是否上浆如系上浆的,就应先作退浆处.理2、从10cm×10cm织物中,取出10根经纱和10根纬纱分别称取重3、测出织物的实际回潮率经纬纱特数可用下式求得:A――经(纬)纱缩率g__10根经(纬)纱的实际无浆重量(mg)W――织物或经纱退浆后的实际回潮率(%)Wφ――该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Ntex纱线特数七、鉴别经纬纱原料七、鉴别经纬纱原料(一)鉴别经纬纱原料的常用方法1、手感目测法手感目测法是以人的感官根据纤维的外观形态、色泽、手感及拉伸特性等来鉴别各种纤维2、燃烧法它是利用各种纤维在燃烧时的火焰情况、燃烧气味及灰烬状态等方面的不同特征来鉴别的如表3、化学溶解法羊毛 -次氯酸钠、烧碱; 桑蚕丝 -硫酸、次氯酸钠、烧碱粘胶 - 盐酸、硫酸; 醋酯- 蚁酸、次氯酸钠、烧碱锦纶 -蚁酸、盐酸、硫酸;涤纶 -间甲苯酚;腈纶- 二甲基甲酰胺维纶-蚁酸、盐酸、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部分溶解的有硫酸、次氯酸钠、)氨纶-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鉴别织物纤维原料的一般步骤首先容易鉴别其为长丝织物还是短纤织物。
若为长丝,抽出一些纤维,用燃烧法可以鉴别其为蚕丝、粘胶丝、醋酯丝、合纤丝进一步用溶解法若为短纤织物,根据风格特征容易判别其为棉型、毛型、中长型织物棉型织物用燃烧法可判别其是否含有合纤含合纤的,类别含量可用溶解法来测定中长纤维织物均以化纤为原料,其中绝大多数为混纺产品用溶解法来测定其纤维类别或含量毛型织物可通过手感目测及燃烧法来初步鉴别其为纯毛织品还是混纺产品用溶解法测定含量与类别(三)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分析选用某种溶剂,使纱线中某种纤维溶解而另一种纤维保留下来,称取其重量,就可计算其含量百分率1、棉/粘混纺纱:59%硫酸溶液来溶解粘胶纤维,留下棉2、棉/涤、麻/涤、粘/涤混纺纱:用75%硫酸溶解棉、麻、粘胶,留下涤纶3、棉/维、粘/维混纺纱:用50%硫酸溶解维纶,留下棉、粘胶4、粘/锦混纺纱:用20%盐酸溶解锦纶,留下粘胶纤维5、粘/腈混纺纱:用二甲基甲酰胺或60%硝酸溶解腈纶,留下粘胶纤维6、涤/腈混纺纱:用60℃二甲基甲酰胺或者75%硫酸溶解腈纶,留下涤纶7、毛/涤、毛/腈、毛/粘混纺纱:用浓度1摩尔每升的次氯酸钠溶解羊毛,留下涤;腈、粘胶纤维溶解试验前需进行纤维油脂含量的测定。
含量在1、5%以下者,不必除油,超过1、5%,则须先除油计算公式:N――混纺纱线中不溶解纤维的含量百分率W1――油脂干重W2――提净油脂后的试样干重W3――所剩余纤维干重K――为修正系数实验者自行测定八、测算织物重量八、测算织物重量织物重量通常是指织物每平方米的无浆干重它是织物规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对产品进行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之一测算方法可有以下两种1、称重法取10×10cm.先将试样退浆洗净,放入烘箱中烘至重量恒定,称其重量,再按下式计算,即得平方米无浆干重(克)G――试样每平方米无浆干重(g/m2)G――试样无浆干重gL、b――试样的长度与宽度m2、计算法:根据织物的纱支、密度等计算九、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循环九、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循环1、观察法、观察法简单组织可用照布镜直接观察布面根据观察所得的经纬纱交织规律,填绘于意匠纸上,即得组织图2、拆纱法、拆纱法对于纱线较细、密度较大、组织较复杂的织物宜采用此法其基本方法是将纱线逐根拆开,然后看清其经纬纱的浮沉规律,逐根地填绘于意匠纸上,具体步骤如下:(1)仔细观察试样确定拆纱方向、拆纱部位和拆纱起点宜将密度大的纱线(经纱)拆开,利用密度小的那个方向的纱线的间隙来观察,便于看清纱线的浮沉情况。
(2)确定拆纱方向后,将密度大的那个方向的纱线拆除若干根,使密度小的纱线露出约10mm3)用分析针拨出一根所要观察的纱线,观察其与另一方向纱线的沉浮规律,并将观察所得记入意匠纸方格中已达到重复时为止4)如系色织物,同时将该纱线的颜色也记入意匠纸逐根拆出、观察、记录,直到组织循环与色纱循环均达重复3、局部分析法、局部分析法对局部有花纹的织物可采用局部分析法第二节第二节 织物几何结构概述织物几何结构概述一、织物内纱线的几何形态一、织物内纱线的几何形态1、织物内纱线的截面形态2、织物内纱线的形态3、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第二节第二节 织物几何结构概述织物几何结构概述二、织物的几何结构相二、织物的几何结构相1、纱线的屈曲波高、纱线的屈曲波高织物内,经纱织物内,经纱(纬纱纬纱)屈曲波峰与波谷之屈曲波峰与波谷之间垂直布面之间的距离称为经纱(纬纱)间垂直布面之间的距离称为经纱(纬纱)的屈曲波高用的屈曲波高用hj或或hw表示2、支持面、支持面织物完全由经纱支撑称为经支持面织物,织物完全由经纱支撑称为经支持面织物,织物完全由纬纱支撑称为纬支持面织物,织物完全由纬纱支撑称为纬支持面织物,织物由经纬纱共同支撑称为同支持面织织物由经纬纱共同支撑称为同支持面织物。
物 第二节第二节 织物几何结构概述织物几何结构概述3、几何结构相 将经纬纱的屈曲波高8等分,等到9个等分点,每个等分点称为一个结构相即第一到第九结构相,随着结构相的增加,经纱的屈曲波高不断增加,纬纱的屈曲波高不断减少三、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三、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织物的设计织物的设计一、织物设计的方法一、织物设计的方法 织物的设计方法有仿制设计、改进设计和创新设计三种仿制设计是指参照已有样品的规格进行仿样设计,设计的风格与原样布一致改进设计是指在原有样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产品的性能和风格有所改善创新设计是指在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方面有所应用的设计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织物的设计织物的设计二、织物设计的内容二、织物设计的内容织物设计要确定织物的规格和织物上机工艺参数,织物规格主要有:原料、纱线特数、经纬密度、经纬纱线排列、织物组织、织物幅宽、织物匹长;织物上机工艺参数:上机筘号、上机幅宽、边纱根数、总经根数、穿经方法、整经工艺、上机工艺、将纱工艺、整理工艺第三节第三节 织物的设计织物的设计1、纱特的选择、纱特的选择在织物设计时,织物所用纱线特数的选择,可参照类似品种的纱线特数,或者根据织物的厚薄要求确定。
2、经纬密度、经纬密度经纬密度可采用参照法、紧度设计法和勃莱依里经验公式法确定第三节第三节 织物的设计织物的设计3、织物缩率、织物缩率(1)影响缩率的因素:①原料 ②组织 ③纱特 ④经纬纱密度⑤纱线结构 ⑥织造工艺(2)织造缩率的确定方法:新品种设计时,可参照类似品种确定,然后通过试织加以修正第三节第三节 织物的设计织物的设计4、布边设计、布边设计布边设计的一般原则为应综合考虑(1)布边宽度(2)布边外观(3)布边组织5、织物色彩设计、织物色彩设计第三节第三节 织物的设计织物的设计三、色织物设计三、色织物设计色织物是指使用染色纱线、色纺纱或花色织物是指使用染色纱线、色纺纱或花式纱等纱线织造而成的织物常见的色式纱等纱线织造而成的织物常见的色织物有线呢类、色织绒布、条格布、色织物有线呢类、色织绒布、条格布、色织府绸、色织泡泡纱、色织中长花呢等织府绸、色织泡泡纱、色织中长花呢等 第三节第三节 织物的设计织物的设计四、棉白坯织物设计四、棉白坯织物设计 棉坯布的许多设计内容与色织物相同,只有部分参数的计算方法不同五、毛织物设计五、毛织物设计1、精纺毛织物设计2、粗纺毛织物的规格设计与工艺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