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76页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论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流口镇人民政府1.3 编制规范、依据(一)相关规划:(1)《休宁县流口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2)《安徽省休宁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二)设计标准及规范:(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 年)(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3(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 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O(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15)《水工混凝土 2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三)基本设计资料(1) «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订本)》2003.11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流口镇规划区范围内率 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 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 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 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 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1.5 工程目标(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 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 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 的水质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洪水来临时内涝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环保清淤工程势在必行1.6 技术经济指标工程总投资19192.25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6650.64万元第二部分其他费用:1119.47万元第三部分预备费用:1422.15万元资金来源如下:其中13434.6万元申请新安江流域资金补助,其 余5757.7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附:技术经济一览表表1.7-1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经济一览表在舁 厅P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工程规模河道护岸护坡整治km26.34河道清淤3 m505600生态修复2 m318810截污管网工程km5.7二工程量浆砌石3 m14080钢丝石笼3 m225390三维土工格网2 m342418生态修复2 1m661228混凝土底板C202 m30960生态植物2 m308910挖方3 m817003 m103480素胫3 m3947混凝土支护C203 m1785清淤量万m50.56管网工程d300〜400km5.697二总工期月36四工程投资总投资万元19192.25工程费用万元16650.64工程其他费用万元1119.47预备费万元1422.1 5第2章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2.1 流口镇概况流口镇地处休宁县西南山区,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源头,镇政府所在位置的坐标为东经 117 46' 99〃,北纬29 42' 35〃。
东与 休宁县汪村镇山后接壤,南与休宁县汪村镇回源村毗邻,西连休宁县鹤城 乡渔塘村,北临安徽省祁门县祁洪乡、乔山乡、凫峰乡全镇国土总面积为65.17平方公里,流口镇是黄山市“有机茶之乡”和“环境优美乡镇” 2009年全镇共实现财政收入1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70万元,招商 引资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4650元,较2008年增长650元201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7758万元,比2005年的2360万 元增长228%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4.8万元,比2005年同口径增长328% 农民人均纯收入5360元,比2005年的2353元增长128%2.2 地形地貌流口镇位于皖赣交界处率水山麓,三江源头的率水之滨,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92%Z上流口镇区沿路依水地势比较平坦,镇区基本是群山环抱,大小源河与率水河在镇区内相交2.3 水文地质2.3.1 水文气象2.3.1.1 河流水系2.3.1.2 水文基本资料(1)水文站率水河属于新安江流域新安江流域最早于 1947年11月在歙县街口设立街口水位站,有1955〜1958年共4年水位测验资料,其后撤销建国 后于1950年6月在屯溪黄口设立屯溪水文站,控制新安江流域面积 22670km2。
新安江流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设立了近10处小河径流站,但资料 系列均较短,有些站现已撤销统计至1999年,本流域共设立水文站(包 括小河径流站)共33处,其中观测资料能用于水文分析的测站有 10余处其中在率水河干流上设有流口、兰花、呈村、月潭、新亭等水文站, 与新安江流域流口镇段河道防洪相关的水文测站如表 2.2表2.3-2 新安江流域屯溪以上主要水文站一览表水文站名称控制回积(km)流口站106月潭站954表2.3-2中各水文站为国家或省基本站网,水文监测、资料整编等均 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进行,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2)雨量站本流域最早于1950年在屯溪设立雨量站观测降水量资料,自上世纪60年代起,设立的雨量站点逐渐增多,统计至 1999年共有屯溪、渔梁等 106处雨量站,其中观测系列超过 30年的测站有23处,超过40年观测系 列的测站有屯溪、渔梁和休宁等 9处2.3.1.3 洪水中小河流干流设计洪水主要根据各控制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排频 计算,支流设计洪水采用由原水电部规划总院验收、水电部批准颁发使用 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 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 84年计算办法”)推求。
控制水文站 上、下游无支流汇入的干流控制点设计洪水按面积比拟法求得;有支流汇 入的,按干、支流错峰迭加后确定2004年8月黄山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休宁县城区城市防洪 规划》,并通过了专家审查本规划数据主要摘自以上报告最后确定的数 字利用月潭站1960〜2004年实测流量系列和屯溪站1951〜2004年实测 洪水资料系列统计分析,各站不同重现期设计洪峰流量见表 2.3-3根据前述有实测水文资料各站洪水频率分析成果,采用地区综合的办法推求(qm- F/J关系,图2.1 —1)无控区间的设计洪水表2.3-3 率水河各主要控制断面洪峰流量统计参数表控制节点 (断面名称)控制面积(km2)均值(m/s )峰模(m3/s - km)10年20年50年100年流口水文站26702508.205.406.978.20月潭水文站95411601.954.334.823.18学习参考学习参考从表2.1-1可以看出,对同一流域(支流或区间)而言,其统计参数 Cv和各重现期洪峰流量有随面积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的地区分布趋势,符合 洪峰流量统计参数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率水干流直接采用屯溪、岩前水 文站实测洪峰流量排频计算选取。
综上,各站设计洪峰流量分析成果基本合理2.3.1.4 主要气象条件休宁县流口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 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适宜,无霜期长, 季节交替明显春秋短,夏冬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温度高、湿度大, 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常出现“夹秋旱”,气温日较差大;冬季冷而不寒, 雨雪不多年降水量2000~2200mm无霜期220天左右2.3.2 工程地质2.3.2.1 区域地质概况(1) 地层岩性工程区域的地层分区属于华南地层大区江南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有 中元古界长城-蓟县系牛屋组(Pt2n),中生界侏罗系洪琴组(J2h),石岭 组(J3〜一K1S),侏罗系炳丘组(J3b),白垩系徽州组(Kh),以及第四 系芜湖组(Q4wal )1)中元古界长城-蓟县系牛屋组(Pt2n):为一套半风化呈灰黄、灰黄 绿色,新鲜呈青灰-深灰色的千枚岩、千枚状板岩及粉砂质千枚状板岩岩 石片理发育,产状呈陡倾角约 70〜800 ,倾向南东,构成了屯溪-祁门 盆地的基底2)中生界侏罗系洪琴组(J2h):主要分布在资口亭附近,黎阳、高视 一带也有少量出露为一套灰白-紫红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 砂岩韵律互层。
3)中生界晚侏罗-早白垩系石岭组(J3〜一Ks):主要分布在柏山、 尤溪及南溪南一带,为一套火山-次火山岩建造,其岩性为灰紫、紫、灰白 色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角砾状流纹岩夹粉砂质凝灰岩以及呈岩株状岩 脉状产出的青灰绿色辉绿岩岩株(B辉绿玲岩(B u)、以及角闪安山岩(小龙山)4)中生界白垩系徽州组(Kih):是率水本次治理段广泛分布的基岩, 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状砾岩、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韵律互层,它与下伏地层 牛屋组(Pt2n)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其底砾岩中砾石随下覆地层的岩性 变化面变化,砾石的磨圆度不高,成分单一,呈次棱角状,砾石大小不一, 砾径20〜120mm砾石含量达50%颗粒支撑,钙铁质胶结5)第四系芜湖组(Q4,):是坝址区的主要覆盖层,为一套现代河流相 沉积的砂、圆砾、砂壤土、粉土等,分布于率水组成河床、高河漫滩及I 级阶地工程区地表90喊其覆盖,一般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粉细砂,中粗砂、下部圆砾、砂(砾)卵石层,I级阶地一般厚 6〜10m粉土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上,厚 1m左右,松散粉细砂:分布于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上,呈黄〜灰黄色,松散堆积,成 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厚 1〜5m不等。
中粗砂:浅黄色灰黄色,以长石、石英为主,颗粒不均含少量砾石, 一般上细下粗,分布河床、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中下部圆砾及砂卵石:浅灰色、杂色,卵砾石成分以石英、硅质岩、长石为 主,含少量砂岩及杂岩,磨圆度一般,粒径 2〜8cmi大者10〜20。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