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的棘突及椎体的定位.doc
7页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脊柱由7 个颈椎、12 个胸椎、5 个腰椎、1 个骶椎、1个尾椎构成[在儿童是 5 个骶椎、4 个尾椎构成脊柱的体表定位:为了确定病变的位置,首先应了解各椎骨体表标志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的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第7 颈椎棘突特别长,颈前屈时更为明显,故又称隆椎将双上肢垂于体侧,两肩胛冈端连线通过第3 胸椎的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3 、4 胸椎间隙两肩胛下角的连线、通过第7 胸椎棘突,约平第8 胸椎椎体 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3 腰椎横突,同第3 腰椎椎体水平 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一般通过第4 腰椎椎体下部或第4 、5 椎体间隙 双侧髂后上棘的连线,通过第5 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之间一、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一)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 颈椎.胸椎.腰椎骨棘突定位1.第7颈椎棘突 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 与肩胛冈侧端平齐3.第7胸椎棘突 与肩胛骨下角平齐4.第12胸椎棘突 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 与髂嵴最高点平齐6.第5腰椎棘突 与髂结节平齐为菱形窝的上点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7.第2骶椎棘突 与髂后上棘平齐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8.第3骶椎棘突 与髂后下棘平齐9.骶尾关节 在臀裂的上端为菱形窝的下点10.尾骨尖 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 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1)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脊柱在体表的定位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地坛医院神经外科冯恩山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反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构造的常用体表定位法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构造进展触抹而确定其位置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棘突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 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根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即为一个横突(2)胸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不易触摸清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L3横突:最易触摸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场数起因此,可利用以下的方法,找出作为基准的棘突 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 假设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髂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整脊术是以中医理论为根底,用现代医学观点诠释先贤的经典,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推拿手法.仅供从事推拿的朋友鉴赏.手的练习〔1〕取一根头发放在桌面上,用一纸盖住.左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轻触及头发的走行方向.反复触摸,增强手指的敏感度.以后逐渐增加纸的数量,三指指腹轻微下压触及头发的走行方向及粗细.再增加纸的厚度,直到手指不能触及为止.〔2〕方法如上.右手离桌面约10公分,右手食中无名指的指腹从上方迅速向下戳,触及头发后,右手迅速提起.在极短的时间,感知头发的走行和大小.左手同右.手指向下的速度适宜,防止挫伤手指关节.在练习过程中,纸可换成布料,头发也可换成其他细小器物.〔3〕大拇指的练习.右手大拇指放在左手的掌骨或者近节指骨的背侧面,稍微施压并从近端向远端滑去,感知骨的形态和皮下组织的形态和大小.〔4〕取脊柱模型一具,用手先触摸胸椎的棘突\棘突间隙\椎弓根部\横突.用毛巾盖住胸椎继续触摸以上部位,在用折叠的毛巾盖住胸椎继续练习.逐渐折叠毛巾次数以增加厚度,到达冬季衣服的厚度即可.用〔1〕〔2〕两法触及胸椎的后侧的各个部位.依次类推,分别向上触摸颈椎\腰椎\骨盆.脊柱骨的摸法(一)胸\腰椎的摸法 胸椎的棘突呈瓦状排列,棘突与横突呈等边三角行.胸椎的弯曲度约为60度.用戳法在脊柱中间从上往下反复戳摸,感知棘突连线是不是在正中线上.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棘突向同一侧偏歪,我们就叫脊柱侧弯.一个或两个棘突偏歪我们就叫脊柱第X胸椎侧摆.一个胸椎棘突过度向下与下位椎体的棘突间隙变小,这个胸椎的椎体就会上抬,我们就叫它仰倾,也叫抬头.反之,就叫它俯倾也叫低头.如果发现一个棘突向左偏歪后,你就会在棘突的右侧根部触摸到隆起的椎弓根.从根部向外约两指出触摸到隆起的横突.我们认为椎体发生了侧旋.吻合的上下关节突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小关节半脱位.椎体间就形成错位着锁,以维持脊柱生理的代偿功能.抬头\低头\侧旋\侧摆不是单独发生的,都是从不同轴向描述的胸椎的运动状态,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找到胸椎运动的轴向,才能找到纠正错位的力的方向.胸椎在纵轴上的也会有前后运动,胸椎向前移位,脊柱表现为下陷.胸椎的弧度变大.多个胸椎向后发生移位,脊椎表现为后凸畸形,也叫驼背.胸椎的弧度边小.腰椎的摸法同胸椎.腰椎的前移位叫滑脱,后移位叫腰椎变直.〔二〕骨盆的摸法骶骨在六个轴向上均可运动.骶骨先摸上位骶中嵴,依次触摸中间骶中嵴和下位骶中嵴.在下腰椎X光侧片上,腰骶角增大时上位骶中嵴向前方移位,下位骶中嵴向后移位.我们称之为骶骨点头.上位骶中嵴触摸不清,下位骶中嵴触摸时隆起.腰骶角减小时,上位骶中嵴向前方移位,下位骶中嵴向前移位.触摸时上位骶中嵴明显突起,下位骶中嵴下陷.这是骶骨在横轴上的运动形式.在纵轴上同样有旋转运动,在X光片上是不容易发现的,骶骨左旋时,右侧骶骨粗隆\骶外侧嵴隆起,触摸时应手,感觉明显.右旋时相反.骶骨在斜轴上的运动,也有左右翻转运动.骶骨向左侧翻转时,左侧骶骨粗隆下限,不宜触及,右侧骶骨下侧部突起明显,并伴有强烈的触压痛.骶骨向右侧翻转时情况相反.颈椎的摸法较为困难,故另述第1、2颈椎的摸法颈椎的形态各异,构造不同,棘突变异较大,重要的神经血管在此经过,触摸困难,因此另述.第一颈椎的摸法 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两臂向前弯曲,两手掌重叠放在床上,额部枕在双手上,颈部略向上弓起,自然呼吸,全身放松.术者端坐,面向患者,两手放在患者头枕部,两手中指分别触摸两侧的乳突.再向下向外约0.5公分,轻轻用力触摸,即可摸到第一颈椎的横突和横突的前部,此时感觉两侧横突的长短\上下.以此判断第一颈椎是不是发生了侧摆或旋转.两手指沿两侧横突向触摸,触摸到隆起椎弓的后侧,还可以触摸到隆起的筋.颈椎触摸的力度要适宜,不可用过力,更不能盲目触摸.第二颈椎的摸法医患体位同前,在颈部后侧中间可以触摸到分叉的棘突,并不做为重要的标志.继续向外可以触摸到颈椎弓跟的后侧,再向外触摸到第二颈椎的横突和横突的前部,此时感知左右两侧横突长短上下,静心感知附近的筋的变化.以次判断第二颈椎的运动形式.在颈椎*-光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钟士元在征龙丛花的根底上,对颈1的错位给予清晰明确的分型,可以借鉴.第一二颈椎错位可引起头面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头昏眼干视物不清晰失眠健忘的病症.第3、4颈椎的摸法第3、4颈椎的棘突较短,排列严密,触摸困难.医患体位同前. (1)术者两手中指在第2颈椎横突向下触摸,就可以摸的34颈椎的横突,向前触摸的34颈椎横突的前部.以次判断34颈椎是不是发生了侧摆或旋转. (2)术者两手中指在颈部后侧,轻轻拨开后群肌肉,并向中线挤压,就可以触摸到棘突根部,向外触摸到横突的后侧的根部,如果34颈椎发生了错位,在这里还可以摸到隆起的筋. (3)术者两手中指在颈部后侧,轻轻拨开后群肌肉,并向中线挤压,轻轻向下连续触摸34567颈椎的横突时,你的脑海里就会出现火车道的印象.此时可以感知整个颈椎有没有发生反弓变直侧弯.第34颈椎出现问题,可引起咽部异物感牙疼咽喉炎等病症.纠正错位的34颈椎,咽部的一些异物感,可以立即消失.第5、6、7颈椎的摸法 (1)医患体位同前.根本手法同前 (2)567颈椎的棘突逐渐变大,是可以触摸到的,棘突间隙也逐渐清晰.从两棘突间隙的大小也可以初步判断颈椎是不是发生了仰倾或俯倾.从两侧的横突长短上下判断颈椎是不是发生了侧摆旋转.在一个水平面上,触摸相邻两个颈椎的横突时出现了台阶感,则其中的一个颈椎必然发生了错位,这是一个特征.下位颈椎错位时,隆起的筋表现较为明显,更容易触摸. (3)第7颈椎的棘突最大,是重要的骨性标志.在颈椎病患者中,以第7颈椎的棘突作为标志却容易出现错误.远不如以横突定位准确.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腕骨踝骨的摸法 (1)取一腕骨踝骨的局部解剖图谱,反复观看牢记解剖关系. (2)用左右手拇指在自己身上,经常反复触摸每一个骨的形态,细心感知骨与骨之间的缝隙的大小.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