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四册复习辅导.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4562303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0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语文四册复习 大兴区黄村一中 夏静 一、 复习范围及要点1、 拼音(1) 掌握拼音规则中常出现的问题 A、 ü上不知何时加点去点 (拼写规则yjqx后ü省略,其它声母后加上)B、“ iu”“iu”“uo ”“ou”中间加“o”或“e”如“iu”误拼为“iou”C、“ie”与“ei”、“iu”与“ui”、“ou”与“uo”前后顺序相颠倒,或读音相混淆,“in”与“ing”“en”与“eng”、“an”与“ang”读音相混淆需加强辨析,示范正确与错误范例,加以比较鉴别加深印象2) 多音字不同语言环境误读例如“差”有四种读音,容易误读,解决的方法首要是让学生组词,再根据词义辨析其次列出常用的多音字让学生辨析记忆3) 外形相似的字根据以往的经验误读例如“葺”与“茸”形似而因会“茸”而误读“葺”为“茸”4) 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推测读音,没有考虑变音的情况而误读如“妪”误读为“区”的音3)(4)两小点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注意课文注释中拼音,勤查字典2、 汉字需从字的形、音、义三方面把握。

      记忆书写常用字并辨析形近字,记忆的方法辨析的方法是以形推义记字,从词义出发来组词字音由声旁推测读音,实实在在记忆特殊发音,难字读音字义理解上要注意不同词语中字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例如“川”字有三种解释,“河川”中当“河流”解,“一马平川”中当“平地”解,“川菜”中当“四川”解要看词语搭配,根据词整体意思推测,根据与它搭配的字关系推知意义(并列、偏正、补充等关系),还要让学生养成时常查字典的习惯3、 词语(1) 词语释义,重要的是语境义,怎样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学生应懂得词语有它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有些词语作者使用时为了达到特殊的效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这样学生在对文本中词语的理解上就要结合本句话,还要结合上下文,又要从作者的思想情感出发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准确深刻地把握词义2) 词语运用难解决的是近义词辨析运用,常出的题形是选词填空还可以出几个词语连话成段这种题可以检测学生对词语的使用请况是否准确,还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对事物的理解力4、 句子句子的语气(祈使、陈述、感叹、疑问),反问句的特殊效果句子的肯否 双重否定句的特殊使用效果句子之间的关系及各例复句所常使用的关联词 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

      句子的仿写 讲明仿写的要点 (1)要从整体看修辞,大致为对偶、拟人、比喻、排比等2)要从局部看短语类型,看关键词3)要琢磨上下语句语义相联系,(4)要琢磨遣词用字,要使语言优美,有意境例如:我爱秋天,爱它的秋高气爽,爱它的香飘四野修辞大致是对偶,“秋高气爽”为并列短语,“香飘四野”为主谓短语,关键词为“爱”句子打乱排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5、 文学常识记忆作家名字、对作家的评价、课文文题、选自哪里、主要作品6、 背诵 指导方法 (1)分层来背既理解文段所写内容要点,又能化整为零,一层一层来解决如《桃花源记》第二段的背诵先让学生把它分层,渔人遇到桃源人 文言文阅读:(1)、背诵默写2)、重点实词释义3)、重点虚词的理解4)、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的标准是做到“信”、“达”、“雅”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  3.“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

      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翻译时的标准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 管    │ ││││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 其─他们的;管─钥匙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状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学习古代汉语专题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  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就是理解文章、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字、词、句等问题的过程。

      提高古文翻译水平的途径,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多读、多译,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语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今人都要依靠各种工具书来阅读古文因此,在初学阶段,掌握古文翻译的方法,尤其是利用工具书翻译古文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从理论上说古文直译的方法并不复杂,所以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对于减少和避免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明确做翻译练习的目的——做翻译练习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翻译方法,这对于解答考试中古文翻译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期末复习指导》和栏目都列了一些练习题注意:综合性的练习供学习中择要练习专书型的练习供教师参考  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今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

      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3.“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二.古文今译的方法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关于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如:  原文:樊迟请 学 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 请 学为圃 子曰:“吾不如老圃 《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例如:  原文: 逐 之 ,三周华不注 《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如  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三、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