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世民是这样一个人:李世民靠什么打败超级大国厥.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514029
  • 上传时间:2018-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世民靠什么打败超级大国厥李世民靠什么打败超级大国厥——《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六章李恒昌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只有唯一——题记【李世民掌握政权之后,采取的什么对外政策?那时候,他是依靠什么打败世界上另一个 超级大国厥的?周边国家称他为“天可汗”,相当于什么级别的领导干部?为何他东征高 丽以失败告终?】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掌握政权之后,对内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对外坚持自 主和开放,走和平崛起之路,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那时候,唐朝虽然是世界 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世界上还有另一个超级大国——厥身处当时的国际环境,李世 民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有失尊严,不主动找事,不谋取霸权为了走和平崛起之路,李世民坚持“两手抓”,“一手硬,一手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始终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谁胆敢犯我,必然让 他吃苦头另一方面,坚持“人不亲我,我亦亲人;人若亲我,我必更亲”,善心待人,诚心 待人,积极主动地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有效避免了周边国家对大唐帝国的封堵对于不知天高地厚、主动前来找事的,李世民坚决采取军事行动,绝不怕事事实证明那对于不知天高地厚、主动前来找事的,李世民坚决采取军事行动,绝不怕事。

      事实证明那 些主动找事的不过是些纸老虎些主动找事的不过是些纸老虎虽然那时候的大唐帝国,是世界范围的“大哥大”,但是,总有那么一些掂不清自己份量 的人,对这个老大哥并不服气他们有的人,整天散步什么“大唐威胁论”,有的还主动找事, 挑起事端,冒犯大唐帝国的尊严,侵犯大唐帝国的领土,有得还梦想夺取大唐帝国的天下遇 到这种情况,李世民一不发表严重声明,二不搞军事演习办法只有一个:坚决打击;目的只 有一个:让对手说,I 服了 YOU !厥便是主动找事的一个隋末唐初,厥强盛,成为与大唐并驾齐驱的另一个“超级 大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不是处于冷战状态,而是处于热战这一切,都是源于 厥自视过高,有太多的想法李渊驻守晋阳,隋炀帝派给他的首要任务,便是抗击厥的侵犯遗憾的是,由 于内忧外乱,这一职责李渊并没有履行好,致使厥日益强大李渊晋阳起兵时,厥也趁机来犯,那时候,李渊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与厥偷偷修好,暗中进贡他们银子,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使他们没有进一步向中原挺 进,也没有扰乱李渊父子“谋天下”的大局大唐帝国建立之后,厥认为自己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于是要求李渊继续向他们做 出大“贡献”,由于畏惧对方的实力,李渊也只能继续向对方称臣,不断送给对方白花花的银 子。

      当时,有人认为厥之所以不断进犯大唐,主要是因为大唐首都设在长安,太过靠西, 因此建议毁掉长安,迁往内地,把西部地区让给厥这一观点,与卖国毫无二致,简直就是 混蛋逻辑试想一下,假如日本人打来,你把首都迁到重庆,能解决问题吗?不可思议的是,这一混蛋逻辑,居然得到了李渊的认可,真的想把首都迁到洛阳去好在 李世民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决反对,最终使之流产或许是因为大唐真的没有迁都的原因,当时的厥三天两头前来冒犯当时的玄武门 之变,导火索便是因为厥进犯面对来犯的厥大军,李渊准备派李元吉带兵前去抵御, 李建成担心李元吉走后,自己一个人难以对付李世民,于是密谋在李元吉走前的饯行会上杀掉 李世民消息走漏后,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后,厥大军是怎么被退掉的?是他们自己主动撤兵的,还是李渊另派 他人击退的?历史没有记载,也无从猜测大概是玄武门之变实在是太重要了吧,以致史官只 顾了记录那一重大事件,把厥大军给忘了这事儿多少有点穿帮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正式登基可是,他在皇位上还没坐稳,大唐帝国便迎来了有史以 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厥大军入侵这次厥入侵,非同一般,形势更加严峻,与之前的入侵有三大不同。

      1、这次入侵,不是小打小闹,也不是仅仅为了钱财,而是剑指大唐帝国的政权,目的是 消灭唐王朝,夺取天下也就是想把大唐帝国从地球上抹掉,把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合并 称一个“厥帝国”2、这一次,厥颉利可汗和利可汗两路人马合并,实力更加强大,总兵力多达三十 万人,而李世民的主力部队,都去泾州前线平定李艺叛乱去了,李世民手下能指挥的队伍不过 三万人左右,是敌军的十分之一3、这一次,厥颉利可汗采取了更阴险的作战策略以往他们发起进攻,总是习惯从 北部或东部逼近这一次,他们在蒙古草原上转了一个大圈,做出退兵的假象,然后绕道陕西 西部,走小道偷偷赶到长安附近,试图趁长安城防空虚,一举消灭大唐政权厥大军直逼首都长安城下,这对年仅 27 岁、刚刚当上皇上的李世民来说,是一个天大 的考验当初追随老爸打天下含辛茹苦、出生入死,极为不易;近期筹划玄武门之变,谋取皇位,也是费了诸多心血,登基之后,本欲大干一场,不料凶猛强悍、十倍于自己的敌军前来, 难道大唐帝国要毁于一旦?面对气势凶猛的敌军,有人建议,继续采取怀柔政策,先俯首称臣,贡献钱财,然后再寻 求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计策他们的理由是,拿三万守军对抗三十万敌军,无异于鸡蛋碰石 头。

      对于这一建议,李世民断然否决他说,向厥服软,换不来和平,也不是我李世民的风 格,大敌当前,唯有同仇敌忾,正面迎击,没有其他选择三万守军 VS 三十万敌军,李世民是不是吃错药了?没有因为,李世民就是李世民,他 自有自己的办法如果连这点办法也没有,能当皇上吗?李世民的办法,依然是他的拿手好戏:以假乱真也许,他是从诸葛亮那里学来的经验,长安城上,他上演了一幕新时代的“空城计”旗子,始终是他取胜的最大道具,也是最具威力的退敌武器他发动全城妇女,包括皇后 和妃子,连夜赶制军旗,把威风大旗插遍城头,西北风一吹,猎猎飘扬,煞是威风他采取了最强硬的措施,也是两军交战最绝的手段——囚禁来使!这是违背常理的做法,当时有很多人反对有人说,囚禁来使,有违道义李世民说,咱 们和厥本来签有互不侵犯盟约,他们三番五次违背盟约,向我们发起进攻,和这样的人,哪 有什么道义可讲?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囚禁来使,是最强硬的手段,可以向敌人显示自己强大的信念和 毫不畏惧的力量这比几十万队伍要管用他亲自指挥了这一战役,对排兵布阵做出具体部署他安排一部分部队,守在城上其实,长安城就是一座空城然后,他把三万人分成两只队伍,左右各一支,专门负责攻打敌军的两翼。

      而他,身为大唐帝国的皇上、全国武装部队的总指挥,却仅仅带了六名骑兵,飞奔到渭水 岸边,大义凛然地站立在大桥之上,直接面对颉利可汗的正面部队这犹如当年诸葛亮独登城 楼,在上面弹琴,需要自信,也需要胆量厥首领颉利可汗带领大军来到城下,看到桥上站着的居然是大唐皇帝李世民,而且身边 仅仅六名骑兵,登时惊得有些目瞪口呆,不知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李世民葫芦里买的什么药正当颉利可汗疑惑之时,李世民义正词严地向他发问:颉利可汗,你这个背信弃义的东西, 我们本来有盟约在先,为何前来冒犯?颉利可汗无言以答李世民继续说:我乃大唐天子,对不起朕,便是对不起天!实事求是地讲,李世民这话说得有些牵强,也有唬人的意思,但是他对颉利可汗很管用 颉利可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这时候,然有人来报,颉利可汗两翼部队受到大唐军队的猛烈攻击,损失惨重看到李世民大义凛然地站在那里,像审问犯人一样审问自己;再看看长安城头,一面面战 旗迎风飘扬,颉利可汗越看心里越发毛,只见他把手一挥:撤退!就这样,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眼看就要爆发的“超级战争”,然变成了一场闹剧李世民仅凭几句问话,便击退三十万大军这靠的是非凡的胆识,超强的自信,超一流的智慧!在这场战争大戏中,最让人瞧不起的是颉利可汗,你看他当初呼风唤雨、气势汹汹的架势, 本以为他能做腾出一些事情,到头来却被李世民吓破了胆,当了一回不折不扣的孬种。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场战役,实际上是李世民利用几个道具,摆了一个舞台,在上 面背了几句台词而已由此可见,作为最高领导人,关键时刻,会不会演戏很重要敌情暂时解除了,李世民知道,危机并没有真正解除,一旦颉利可汗醒悟过来,随时都可 能掉头回来,向大唐帝国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厥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大唐帝国的头上,成为李世民修身治国齐天下的 一大隐患通过这次生死考验,李世民得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富国必须强兵兵不强,国不安,业不兴,民不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练兵强国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时,不仅在军营里,就是在皇宫里,也经常出现习武练兵的生动场面正可谓: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为驱厥练兵忙看到这一形势,李世民格外满意他想,照此练下去,即便厥人再次攻来,也没有什么 好怕的了,不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就算烧了高香然而,这一景象,有人却提出异议有大臣禀报,按照大唐法律规定,凡带兵器进皇宫者, 一律处以死刑如今普通士兵都在皇宫中舞枪弄棒,成何体统?李世民说,那是指的私带兵器入宫,他们是经过我的允许后练兵的,属于因公作业,有何 不可?再说了,圣明的皇帝,应该把天下百姓当自家人,如果天天防着自己的百姓,那才不成 体统呢!结果,两年大练兵下来,军队战斗力明显提升,完全具备了和厥正面抗衡的能力。

      贞观三年,厥人不长记性,忘记了当时逃跑的情景,还以为大唐军队兵员不足,战斗力 不强,于是再次侵入河西地区,导致战火再起这一次,厥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还拿老黄历看问题看来,靠老经验办事,不与时 俱进就是不行消灭厥的时候到了!李世民做出睿智的判断面对厥的再次挑衅,他没有发表严正声明,也没有再次制造假象,而是采取了主动出 击、正面迎敌的战略战术他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大将,率领几十万大军,兵分六路,讨伐不知好歹的厥李靖是能征善战的好手,他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长驱直入,很快攻入厥人的腹地眼看战争形势急转直下,颉利可汗再次祭出惯用伎俩,为了赢得喘息机会,他派人向李世 民求和这一次,李世民没有上他的当,而是将计就计一方面,李世民答应与其讲和,派人前往其驻地谈判;另一方面,责令李靖继续追击敌人, “宜将剩勇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结果,颉利可汗这一次真的上了李世民的大当因为李世民答应讲和,他们放松了警惕 等李靖率领大军杀到跟前时,才如梦初醒,可惜后悔已经完了第二年 2 月,李靖率军抵达阴山,杀入敌军阵营,斩首 1 万多人,俘虏男女 10 万口10 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加上此前被消灭的部队,等于厥全军覆没。

      面对败局,颉利可汗率领 1 万多人想逃亡大漠去喝西北风,李靖坚决不答应李靖的部队 紧紧咬住颉利可汗不防,终于在 3 月份,将颉利可汗生擒,押赴长安,等候李世民发落颉利 可汗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中国军队活捉的草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从此,大唐帝国最大的 敌人厥灭亡消灭厥,相当于现代灭了美国,一时震惊世界,大唐帝国威名远扬,李世民更是成为 世界头号人物周边国家纷纷对大唐帝国臣服,有人还给李世民起了个“外号”,叫“天可汗” 意思是,您是天下第一英雄好汉,真正的老大,I 服了 YOU !我们再也不敢惹你了!“天可汗”虽然是个绰号,但实际上也是一种职务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英国女王,不 仅是英国本土的王,而且是英联邦国家共同的王天可汗”的意思是,李世民不仅是大唐帝 国的皇帝,也是周边臣属国共同的皇帝,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冒号或者说领袖!这个职务够高的, 比联合国主席还管用,甚至比英国女王也管用因为,联合国主席是虚职,英国女王仅仅具有 象征性,而“天可汗”可以发号施令消灭厥之后,大唐帝国不断荡涤周边其他不服之人于贞观十四年,控制安西四镇, 设置安西都护府,保障了对外贸易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畅通于贞观二十年,平定北部强 敌薛延陀,杀敌 5000,俘虏 3 万,保证了北部边疆的安宁。

      于贞观二十二年,痛击先是投降, 后又叛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