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材料7.doc
9页- 1 -永昌县城关一小 “13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试用)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学校课改工作的总体要求,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全面推进我校课改工作的进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深入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城关一小“13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试用)一、课改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学方式,构建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追求教学特色,打造教学品牌,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以教育管理质量年为契机,以洋思和杜郎口教学模式为核心,探讨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模式与方法,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二、课改的基本目标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三、 “135”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一)抓住一个中心:先学后教(二)突出三个特点- 2 -课前预习: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展示:用各种形式进行展示,学生讲解交流学习成果。
当堂训练: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变三)突出五个环节按照“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其流程为:“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组内互助——课堂总结、达标测试 ”四、 “135”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上课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节课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创新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自学的主要任务是:达成学习目标,生成本教学内容的重点- 3 -和难点,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基本问题的解决,提出疑难问题,并由全班合作解决要求:教师经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编制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它是以问题为主要形式的引导学生自学、思考的线索,问题一般涉及到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等各方面。
(出示方式可以用多种形式,卡片、小黑板、课件等)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提纲,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开始自学●自学主要是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互助和讨论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每位同学记录在预习笔记中或者在书本上作批注● 教师的作用①整个“预习”过程中,教师始终穿插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观察、答疑、抽查、询问,了解每个学生的自学情况,对于有共性疑难问题,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引导同学顺利完成预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不要“输”在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心得: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理解等②教师在学生预习环节中并不轻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设计问题的形式,设- 4 -计预习的过程和方法,要充分预测不同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尤其要关注学习“弱势群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预习”,教师还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和信息线索●思考从预习环节开始,应该看到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搜集相关信息是共同的、合作的、开放的、共享的,教师的共同引导和个性帮助、小组内的互助是随时发生的。
可以说,师生、生生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避免了“单打独斗”,让学习成为共同生活、相互理解的平台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展示”与“预习”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对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调整,然后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的作用①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 5 -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②在展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则是隐身于学生们身后的导演,他们所要做的是点拨、追问、总结点评③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需要精讲点拨●反思通过各小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原来一节课在教师的主持下,从头到尾,称之为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就像学生打菜的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能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提高效益了吗?●学生方面①同学们在研究教师所给“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并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切磋甚至批驳。
②学生可以不必申请便可发言,便可上讲台讲解,只要你展示的有水平,讲解的有道理,你就会赢得师生的尊重甚至是掌声 6 -相反,在展示过程中“出了丑”,得到的是帮助和宽容,而不是讥笑③注意每个学生展现的机会,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敢想、说、问、演、答,张扬个性,释放潜能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通过学生的预习讨论,教师对难点、疑点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到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掌握的怎么样,需要进一步验证,这时教师相机出示巩固练习题,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通过巩固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可所有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简单小结,出示达标测试题(教师可提前设计好试题,也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出题,也可利用课本上的试题)当堂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五、 “135”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量化指标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4 分钟)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10 分钟)3.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0 分钟)4.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0 分钟)- 7 -5.课堂总结、达标测试(6 分钟)六、 “135”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彻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堂堂清”七、 “135”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 8 -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八、 “135”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4.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九、 “135”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9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二○一二年三月备备注注: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希望各教研组组织组内教师认真讨论学习研究,便实践便操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最后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