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称象》教学设计.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0086727
  • 上传时间:2024-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称象》教学设计一、 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教学思路】学习本课无需分析课文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子,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利用课文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拓展思路的氛围,可以让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设计理念】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  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第一句是总写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用水的浮力来称象的知识,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文章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的头脑简单,这篇课文非常抽象,这对一年级来说是很难的但只要让学生多动脑筋、想办法,会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教学方法分析】 牢牢围绕“称象”主要思路去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与老师,文本对话,运用读读、想想、议议来反馈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称、曹、议、论、秤、砍、块、沉、线、止、然、量”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平时多观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五、教学准备:课件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称象》(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1.了解课文内容2.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3)读第2、3句,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官员们怎么做的?(使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2)读第1句,看图回答: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很大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再回答: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再读这句话,读出官员们疑问语气5)朗读第2段  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二)回顾第1、2自然段三)学习第3段 1.朗读第3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办法引导学生抓住这段的主要内容 2.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的重量称一称?官员们是怎样说的?这个办法行吗?(先引导学生把第一种办法概括为“造大秤”,再让学生理解第3句话,了解这个办法不行的原因是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

      3.读第4句,说说第二种办法是什么?为什么也不成联系曹操得到象时高兴的心情,认识把象割成几块称的办法更不成4.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曹操的态度四)学习第4段 1.朗读第4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1)从“才七岁”体会出曹冲的年龄怎样年龄太小了)(2)这么小的年龄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谁能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呢?(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演示称象过程的前两步第一步: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大象”放进“船”里,“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第二步:把“象”拿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小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石头着重理解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大象的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深度是一样的2.朗读第5段,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1)“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2)“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3.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讨论:(分成小组或同桌)(1)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得很重很重的东西,可以用船做秤2)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宰象、称象块的办法又想到了什么?(用石头代替象块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 4.你向曹冲学习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2)曹冲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知道船在水里下沉的程度与重量有关系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肯动脑筋思考问题,就会变得聪明起来五)分析识记字形,完成本课作业 1.读生字卡片,分析字形组词语1)比较“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2)“曹”和“线”的笔画笔顺   曹:上半部分的笔顺为,下半部分是“日”字,共11画  线:左边是绞纟旁,右边的笔顺为:共8画 (3)“块、议论、砍、沉止”等字利用熟字识记  2.完成课后第2题,会用“直”“才”“到底”造句  3.完成课后第3题,读这段话,再抄写  4.把这篇课文内容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21.称象{上船画线上岸装石头沉到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