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夏衍故居.doc
5页参观夏衍故居 概况 位于杭州江干区严家弄50号夏衍,原名沈乃熙,杭州人,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 故居原名八咏堂,为五开间七进深院落,为夏衍诞生至青少年时代的活动地,现经扩建,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六百平方米,采纳院落式和江南名居式样 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 气候 夏衍故居最正确旅游季节 一年四季都可以, 杭州夏天热,建议春秋天去比较好. 住宿 中豪大酒店 ★★★ 地址:杭州市秋涛北路76号 :0571-86981888 预定:标房210-260元 〔参照价〕 门市价:标房480-580元 交通 出杭州汽车东站南行到严家弄50号即到,东面新塘路上有公交87、20、55、 201、35、518、56等到严家弄下再向里走到50号 美食 向北大约300米到杭州汽车东站四周的几条街上餐馆很多,或者到秋涛北路艮 山路四周杭州艮秋大酒店. 这里有些图片:/places_index/placesid/13063 参照资料:/places_index/placesid/13063 夏衍旧居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严家路50号。
夏衍旧居是出色的革命文艺家,我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夏衍的出生地,其建筑风格以粉墙黛瓦,清末民初的民居特点为主,按照夏衍自传体小说《懒寻旧梦录》所描述的当时老宅格局,设置了展厅、八咏堂、卧室、蚕房、私塾等,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展厅内依照早年奋斗、左翼文艺、在新闻电影戏剧战线上、在文化电影事业的领导岗位上、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夏衍电影作品系列这六个部分为主线,以电影胶片为表现形式,展出大量图片及实物,展现了一位文学巨匠、革命文艺家的成长历程和光辉一生 夏衍〔1900-1995〕,出生于浙江杭县,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负盛名的电影剧作家、戏剧作家,中国革命文学艺术运动的活动家,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电影,戏剧,散文,评论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夏衍1927年进入文艺界1929年10月,他与郑伯奇,阿英等人组建了上海艺术剧社,夏衍第一次担任导演工作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他被选为执行委员,1932年进入“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顾问他首次将高尔基的《母亲》〔剧作〕介绍给中国人民,这是我国翻译的第一部苏联电影剧本1933年3月,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狂流》问世,此后他陆续创作了大量电影剧本。
同时,他在戏剧界中也创作多部作品在革命戏剧运动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散发着激烈的时代气息,并且始终遵循着“戏剧为革命服务〞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夏衍的主要作品有:《青春之歌》、《春蚕》、《林家铺子》、《祝福》、《革命家庭》〔曾获1962年第二届百花奖最正确编剧奖〕等1995年,夏衍获国家有出色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夏衍旧居 江干区彭埠镇严家弄50号公交线路:19、20、56、305路 亲近夏衍 他,曾当过染坊店学徒;他,曾入日本明治学校电机科学习;他,曾加入国 民党;他,又加入共产党;他,还曾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他是谁?他不就是夏衍,生于浙江杭州的夏衍吗? 啊,夏衍举世闻名他出生于1900年10月30日,本名为沈月熙,字端轩,祖籍河南开封,他是一位我国著名的革命文艺家,受到过不少人的称颂 我曾经去过夏衍故居,并仔仔细细地参观一遍这里,没有什么精美的雕刻,只有普一般通的墙壁、桌椅 这里没有什么豪华的物品,只不过是一个院子、一个厅和几个卧室罢了看得出,这里十分的宁静,只有一些鸟在叫,倒是个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夏衍故居一行,给我留下深入的印象 夏衍一生发表的巨著数不胜数,其中有小说、有话剧,这些受到了国家与人民的喜爱 夏衍的每本作品中都富含着深入的教育思想例如《包身工》,是他1936年6月创作了的报告文学,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 1945年,他创作的剧本《芳草天际》,描写出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引起文艺界争论此外,还有《泡》、《自由魂》、《在烈火中永生》等等 夏衍正因为有着丰富的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想,所以他是多么伟大夏衍也是受过挫折的,他在1965年被免职,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活动;他在“文革〞中度过了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 无论残疾了,但他身疾心却不残,他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为国家奋斗,不断工作,不断出版自己的作品这真是让人惊叹不巳 这就是夏衍那非凡的毅力吗? 夏衍人格之美,也是令人由衷赞叹的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了,4年后,夏衍在这战乱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去为萧红扫墓,甚至为萧红发表了《访萧红墓》 这行动不仅表达了夏衍对萧红的钦慕之感,更是表现出他那宽广平易、念旧故人的人格美夏衍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但在别人眼里却不是,他如同平常人一般,没有老革命的架子,浑身更是没半点党的威风,他是一位老人,一位和气而又可亲的老人。
这样的共产党员,谁不爱戴?谁不尊敬? 夏衍啊,你虽巳长埋于黄土,但你却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不愧为出色的作家,更不愧为一个可亲可敬的老革命,我们永远怀念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