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考点精讲.pdf
7页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考点精讲 必 背 诗 词 登 幽 州 台 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向前看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 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2. 这首诗歌的句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 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 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 曼声长叹的情景 全诗句法长短不齐, 音节抑扬变化,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 诗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什么作用? 突出时间之绵长, 从时间角度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 铺垫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泰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把神奇 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 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能尽收眼底。
我)定要登上顶峰俯瞰众 山, (那时)众山都会显得低矮渺小 2. 诗人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2 “阴阳割昏晓”一句写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 昏一晓, 实写泰山雄伟高矗;“荡胸生曾云”一句写细望泰山山腰间的团团云气, 凸显泰山的高峻; “一览众山小”一句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 一个 个都显得那么小,虚写泰山之高 3. 颔联中“钟”和“割”有什么表达效果? “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 写出了造物者对泰山情有独钟;“割”字, 是夸 张的说法,极言泰山之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突出了泰山 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形象 登 飞 来 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 鸡鸣时分就可以看到旭日初升 我不怕浮云挡住 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 2. 品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描写峰上古塔之高; 第二句虚写在 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 胸怀改革大志, 对前 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其 中的深刻含义? 议论;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 实际 包含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从而使人认识到: 人不能只顾眼前利 益,应该着眼于未来 游 山 西 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3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曲折, (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 正担心无路可走, 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将近社日, 村里忙着迎神赛 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 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气氛? “莫笑”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情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 其所有的盛情此联渲染出农家丰收之年一片欢乐的气氛 3. 颈联描绘了怎样的风土人情? 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
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 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 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4.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的喜爱和恋恋不舍 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已游了一整天, 游兴十足, 游意不尽 一个热爱山村秀美景色, 与村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 纸上诗歌言虽尽而意无穷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 感觉就 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 也甘愿 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2. 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 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 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 诗中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二句写离愁别虚已经充塞天地,抒发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愁苦郁闷; 第三、四句借“落红护花”表明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 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4 课 外 诵 读 竹 里 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又长啸幽篁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其 中,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2. 诗歌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3. 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 是从谁家飞出的?随着春风飘荡, 传遍洛阳城就在今夜, 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2. 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这种思乡之 情是由听到的“折柳”的曲调引起的由此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3.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 “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 隐约的含义, 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 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 听众;“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 笛后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 5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 路途遥远,两袖被沾湿, 热泪依然流淌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 (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2. 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双袖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夸张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3. 任选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 诗人用这两句诗提炼出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情节,别出心裁,体现了浓厚的边 塞生活气息 “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 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就连那没有 才气的柳絮和榆钱也不甘寂寞,只知道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2. “百般红紫斗芳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 3.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示例:柳絮一团一团的,就像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赏析 6 1. 参考译文 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在夜里,船在秦淮河上停泊, 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 隔着河还在唱 玉树后庭 花 2. 诗中的两个“笼”字有何妙处? “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 景物融为一体,贴切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 3. 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 诗人在船上听到岸上的酒楼中, 歌女在演唱“亡国之音”, 心中激起了无限 的忧愤从字面上看是在批评歌女, 实际上是在批评纵情声色、 醉生梦死的颓靡 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贾 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更是无人能比 谈至深夜, 汉 文帝挪动双膝靠近贾谊, 可惜他不垂询治国安民的道理和方法,却问无足轻重的 鬼神之事 2. “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可怜”是可惜的意思, 是全诗的关键, 诗人通过该词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 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 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 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 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明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歌赏析 7 1. 参考译文 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 在下山之前经常骗得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 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2. 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请简要分析 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 情趣 3.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 险如夷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歌赏析 1. 参考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 到处是青蛙 (的叫声)约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过了午夜,我(边等着客人)手 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棋盘,边看着落下的灯花 2. 请对诗的前两句进行简要分析 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 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3. 请对全诗做一个整体概括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 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 也写出诗人约客未至的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全诗 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