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doc
6页税务检查的账务调节 税务检查的账务调节,是指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检查成果,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把存在错误的账务解决调节为对的的账务解决,使账账、账证、账实相符对的、及时地调节账务,既可以避免明补暗退,又可避免反复征税,能使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资料与纳税人的会计核算资料保持一致如果只查补税款而不调节账务,除影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外,还也许为此后的征收管理导致混乱,下次查账时还也许会浮现反复劳动第一节 账务调节的原则和基本措施一、账务调节原则:1、应符合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2、应坚持保证税基的原则,在做补税分录时,同步做增长税基的分录,以避免明补暗退问题发生;3、应坚持账实一致的原则;4、应坚持从简账务调节的原则二、账务调节的基本措施:在一种会计年度结账前,税务检查人员查出纳税人的错账或漏账,可以在当期的有关账户直接进行调节调节措施重要有:1、冲销调节法:就是先用红字编制与原分录相似的会计分录,冲销原有的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对的的会计分录冲销调节法合用于错用会计科目及会计科目对的但核算金额错误的状况一般在发现错误且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状况下,多使用冲销调节法2、补充调节法:按会计核算程序用蓝字编制补充漏掉事项或少记金额的会计分录进行调节,以改正错账,它合用于漏记或错账所波及的会计科目对的,但核算金额不不小于应计金额的状况。
3、综合调节法:即补充调节法与冲销调节法的综合运用一般在错用会计科目时使用这种措施第二节 重要地方税种的账务调节措施与查获额的分派(七)、公司所得税的账务调节:①查获额为本年度事项的账务调节公司所得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的措施,如查获额属于本年度需要调节损益的错漏项目,可直接调节本期损益账户例如,查明某公司本年某月份多转主营业务成本0元(法定税率33%),可以直接调节当年损益,调账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0贷:主营业务成本 0借:主营业务成本 0贷:本年利润同步 0借:所得税 66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6600这样解决不仅对的地补缴了税款,也保证了公司本年度利润表的精确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检查当年的账务进行调节时,为了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需要先调节当年有关的“非持续性账户”,从而确认当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所谓“非持续性账户”,是用以反映每一种会计期间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额,并据以计算当期的损益和编制“利润表”的损益类账户此类账户的余额在年终结账时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年终结账后无余额②查获额为此前年度事项的账务调节一是查获额为公司永久性支出的账务调节查获额为公司永久性支出,或查获额在期末元余额的账户,一般只能通过“此前年度损益调节”账户进行调节。
假设上例为检查此前年度,调账会计分录应为:调节上年损益时:借:库存商品 0贷:此前年度损益调节 0计算补缴所得税:借:此前年度损益调节 66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6600实际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 6600贷:银行存款 6600结转此前年度损益调节:借:此前年度损益调节 13400贷:利润分派一未分派利润 13400在对检查此前年度账务进行调节时不需要调节“非持续性账户”,只需将利润调节的净额计入检查年度的利润总额即可,也就是说“此前年度损益调节”账户只能相应调节“持续性账户”所谓“持续性账户”是指据以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各类账户这些账户每一种会计期末结账后仍可以留有余额,反映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实存额二是查获额发生在期末有余额的账户如果查获额发生在“持续性账户”且该账户期末有余额,则必须在本年度账户上如实进行调节一般账务解决为调节上年损益:借:查获额应计人的会计账户贷:应调节的有关会计账户此前年度损益调节计提补缴所得税:借:此前年度损益调节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实际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结转此前年度损益调节:借:此前年度损益调节贷:利润分派一未分派利润国内现行税制实行计税所得与会计利润分离的原则。
因此,在公司所得税检查时,发现的错误额存在着两种状况:一是同步影响两种所得额,即一笔会计解决同步为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所不容凡在本年利润核算中由于违背《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对收入、费用错记影响本年利润的,在补税的同步,均应调节损益解决二是一笔错误只影响计税所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的,如超计税工资原则列支的工资支出,超原则列支的对外捐赠、赞助、业务招待费等从计算会计利润的角度无可非议,但按税法的规定,不容许税前扣除对此类错误额无需调节损益,只需作补税解决,以免因调账而歪曲公司的会计利润二、查获额的分派:查获额是指税务检查中查出的使税基减少的差错额查获额的分派是在对纳税人进行所得税各环节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波及到查获额入库的时间和有关的账务调节1、查获额的划分:公司所得税检查中的查获额按其对利润额的影响基本可分为两类,即绝对查获额和相对查获额绝对查获额,是指直接构成利润额,属于利润的构成部分如从“库存商品”账户贷方查出的错误额,反映为错记的销售收入;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的借方查出的错误额,往往属于错列的费用等由于这些查获额直接影响纳税人当期的利润,因此,应直接调节利润解决。
相对查获额,是指间接影响当期利润的查获额如在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毕一种资金循环周期,其错误额应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即利润)中,而不是所有转移到当期利润中相对查获额如果所有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补缴税款,当期就产生多计所得额、多征税款现象而后来各期分别摊人成本时,会产生后来各期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现象,实质是自动抵扣了上期缴纳的所得税因此相对查获额存在一定的时间性差额对相对查获额,原则上应根据具体状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已销售产品间按存销比进行合理分摊对挤入销售成本的查获额,如果年终库存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存货余额皆为零,因其错误额已随产品的竣工、销售结转成本所有转入利润,可以直接调节利润对年终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虽有库存,但距离错误发生的时间较长,发生的错误额已随着产品的竣工、销售所有进入利润,或年终库存很小,或查获额较小时,为简化计算,也可以商得纳税人批准直接调节利润2、查获额的分派措施:查获额的分派计算一般采用逐渐分派法或比例分派法①逐渐分派法逐渐分派法就是将需要分派的查获额,按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等核算环节的程序,逐渐分派。
逐渐分派法的基本分派公式为:分派给下一程序的查获额=转出数/(转出数+结存数)×需分派的查获额分派结存程序的查获额=结存数/(转出数+结存数)×需分派的查获额②比例分派法比例分派法就是把查获额按应调节的各环节期末数字或合计数字所占比例而进行分派的措施它只需一次分派,与逐渐分派法中需多次分派相比简便诸多,因此在税务检查工作中较为常用计算环节如下:第一步:计算分摊率分摊率=需分派查获额/(期末材料结存数+期末生产成本结存数+期末库存商品结存数+本期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数)×100%第二步:计算各环节的分摊额材料结存应分派数= 材料期末结存数×分摊率生产成本结存应分派数= 生产成本期末结存数×分摊率库存商品结存应分派数= 库存商品期末结存数×分摊率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派数= 库存商品合计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数×分摊率在分派时应注意,上述公式是基本计算公式,具体运用时,应根据错误额发生的环节,相应地选择某几种项目进行计算分摊,不波及的项目则不参与分摊在材料采购环节和有关材料账户借方发生的查获额需要在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四个环节进行分派在生产成本账户借方以及制造费用账户借、贷方所发生的查获额,只需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成本三个环节进行分派,在生产成本账户贷方与库存商品账户借方所发生的查获额,只需在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环节进行分派。
商品流通公司在商品采购环节发生的查获额可比照上述公式在商品采购、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成本三个环节进行分派,在库存商品账户借方发生的查获额可比照上述公式在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环节进行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