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桥梁工程技术交底大全.doc
20页高铁桥梁工程技术交底1、基本容1.1 工程概况1、×××特大桥主要为跨×××而设计,中心里程D1K828+942.3,采用1×24+<32+48+32>连续梁+24×32简支箱梁桥跨布置,桥梁全长935.893m,在D1K828+942.3跨越×××采用〔32+48+32〕连续梁桥墩采用圆端形〔实心、空心〕桥墩,桥台采用矩形空心桥台基础为桩基和明挖基础,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共248根,总长度1923米;桩径为1.25m及1.5m两种,桩长8m~37.5m,全部按柱桩设计2、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客运专线设计速度目标:25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5m设计活载:ZK活载轨道结构类型: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3、水文资料:Q1/100=236.6m3/s H1/100=1182.07m V1/100=4.03m/s Q1/300=288.9 m3/s H1/300=1182.53m V1/300=4.29 m/s4、地震资料: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类别为Ⅰ类5、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地下水质类型为HCO3--Ca2+型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6、不良地质:本桥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松软土1.2执行、参考的规、指南及验收标准《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TB10002.5-2005》<铁建设[2005]108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使用手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客运专线桥梁伸缩装置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56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相关的设计图纸《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使用手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JGJ18-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TB10210-2001》2、桩基施工2.1 钻孔灌注桩2.1.1施工工艺1、钻孔灌注桩钻孔的主要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泥浆制备→钻进→检孔→制作安装钢筋骨架→清孔→检查验收→二次清孔→砼灌注→桩头处理→桩基检测。
2.1.2控制要点1、严格控制泥浆质量,泥浆对护壁及钻渣的悬浮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选用优质的膨润土,火碱、纤维素,根据地质情况进行配比选择,其次要用搅浆剂按比例均匀搅拌,泥浆池要循环利用,从孔位返回时设置沉淀池2、钻孔的平台,钻机及钻架稳定牢固,不产生位移及沉降钻头、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钻孔过程中随时认真对地质情况复查,并调整泥浆指标,防止出现塌孔现象,并且按照地质情况调换合适的钻头,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3、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慢速度;在易缩颈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颈;对硬缩层采用快钻快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慢钻慢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黏度4、钢筋原材料质量:钢筋进场后必须按照规定的频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钢筋接头质量:钢筋焊接质量频次检验合格,钢筋焊接接头符合规及设计的规定钢筋笼主筋间距:严格控制主筋间距,间距偏差控制在±0.5d以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均匀布置好混凝土垫块确保桩体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标高和平面定位:钢筋笼安装定位时,根据护筒标高准确计算吊筋长度,并根据护筒埋设时的偏差合理调整钢筋笼的位置。
遇有声测管安装时,钢筋骨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声测管不变形,且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脱扣钢筋存放现场时,采用等高度方木垫高,确保钢筋顺直不变形遇有灰尘污染或雨水时必须覆盖钢筋笼吊装及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钢筋笼变形5、灌注前对泥浆进行测试,指标满足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控制在17~20s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连续供应;集料斗每次灌注混凝土前均应清理干净导管连接时,接头必须清洗干净、涂上黄油,并加上密封圈,以防止漏水混凝土到达现场进行坍落度、扩散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进行检查,检测结果满足各项指标要求才可以使用认真检测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导管埋深,并和已灌入的混凝土数量校核,以确定扩孔率或混凝土面上升是否正常混凝土灌注至计算桩顶标高时,采用小漏斗或刚性竿探测混凝土面质量,以确定混凝土标高声测管在灌注过程中,采用插套管的方法检查是否有漏浆现象,一旦出现不通苗头,即刻疏通,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再进行检查,合格后灌满水,并用木塞封好2.1.3质量验收模板及支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的施工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
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第9章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2.1.3.1主控项目1、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勘察设计单位对代表性的桩进行现场确认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2、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测量检查和用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器检查3、钻孔桩护筒应坚实不漏水,护筒坦深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检查4、泥浆指标应根据钻孔机具、地质条件确定对制备的泥浆应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进时应随时检查泥浆比重和含砂率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5、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孔底沉渣应清除干净,满足客运专线铁路相关设计规及设计文件提出的沉降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测量2.13.2一般项目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护筒顶面位置50mm测量检查倾斜度1%2孔位中心50mm3倾斜度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2.2 挖孔灌注桩2.2.1施工工艺1、挖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孔口加固处理→开挖掘进→清孔出渣→孔壁支撑→检孔→制作安装钢筋骨架→检查验收→砼灌注→桩头处理→桩基检测2、施工工艺流程图2.2.2控制要点1、出渣采用卷扬机通过定滑轮运输2、用Φ16 钢筋制作爬梯〔每节段长2 m〕供操作人员上下3、桩排水采用污水泵抽送,并安装漏电保护器4、井进尺10m以上时,必须采用空压机进行强制通风换气每排3 个桩设一台3m3/台的空压机5、操作人员上下井及井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栓安全带,并一律穿统靴或软底胶鞋6、进行井作业时,挖孔桩平台处必须有人照应,若发生意外,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7、在出渣过程中,井操作人员不得进行作业8、操作人员下井前,须先强制通风换气5分钟以上,且空气输送管须到达井底9、另外制作钢筋吊篮一个,若井出现有害气体或其他意外事故导致发生人员昏厥,则其他救援人员通过卷扬机用钢筋吊篮将受上人员送出井外,并作初步抢救10、若出现漏电伤人事故,则应先断电在施救11、供电、出渣系统、爬梯等须经常检查,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底点12、爆破前,须做警示,并撤除其他井操作人员13、若出现大量地下水,在强排水情况下仍不能进行作业的,则报请项目技术人员和监理采取其他措施。
2.2.3质量验收模板及支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的施工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第9章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2.2.3.1主控项目1挖孔桩的开挖顺序和防治措施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勘测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3孔底应平整,无松渣、淤泥、沉淀或扰动过的软层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2.2.3.2一般项目挖孔桩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挖孔桩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孔位中心50mm测量检验2倾斜度0.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2.3桩基检测1、根据《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J808-2008〕》对于桩长大于40米或孔径大于等于2.0米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在钢筋笼安装时预埋声测管,成桩后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
对于孔径小于于2.0米,桩长一般不大于40米的钻孔桩全部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钻取桩身混凝土鉴定检验2、具体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是声波透射法根据设计图纸及业主要求施工2.4安全要求1、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2、钻机岗位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都必须经过针对性的培训,持证上岗,全部工作人员都必须熟知桩基的整个施工过程,同时要熟练掌握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容和操作过程不符合条件的不得上岗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4、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用点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电线、配电箱的摆放安装要规,电线不能直接敷设到地面上,应采取架空措施配电箱加锁5、钻孔中,应注意有无漏浆现象,特别是熔岩地质,随时补充泥浆,保持孔水位应在钻孔附近设置醒目标志和围栏,以防人员掉入孔,未作业时孔口应覆盖6、泥浆池防护,采用铁丝网与钢管焊接成片,其高度不小于1m埋入深度不小于50cm,四周均需封闭,并设置警示标志7、吊车的选用要结合工程实际,吊车停放时必须对场地进行平整,起吊前应认真检查底角支撑加固情况,起吊是必须由有资质人员进行操作并设安全警戒人员。
2.5环保要求1、在钻孔施工中要充分发挥泥浆循环系统的作业,所有多余泥浆均经过泥浆净化器处理2、钻渣和废浆及时运至指定位置,在弃渣场做好防护工作,以免施工产生的泥浆流入河中和公路、道路上,造成环境污染3、在居民区附近生产施工时,应尽量把噪声较大的施工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严禁施工机械在居民区鸣笛,减小施工中的噪声和振动,不扰民4、施工驻地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定期送至垃圾回收站,不得乱弃加强施工驻地周围的净化,做到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