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0618258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7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D922.14:A:1003-2738(2012)06-0147-01摘要:警察执法权益如不能有效保障,会严重影响警察执法的有效性,扰乱社会正常秩序针对当前警察执法权益频频受到侵害的状况,应该认真分析当前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力度关键词: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进程进入攻坚阶段,人民警察的执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地不断发生的阻挠警察执行公务、暴力抗法甚至袭警事件,严重影响了警察的正常执法,甚至造成了警察的大量伤亡切实保障警察的执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现实意义警察作为国家执法人员,具有自然人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双重性,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不仅是对警察的保护,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维护,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维护警察执法权益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被打击、伤害,与一般社会人员被打击、伤害相比具有更恶劣的潜在社会负效应不仅会严重阻碍警察履行职责,削弱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整个社会将陷入混乱无序的无政府状态,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将无从谈起。

      二)维护警察执法权益是建设现代法治社会的需要法治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包括警察个体在内的正当权益都应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它要求惩治一切违法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侵犯警察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样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三)维护警察执法权益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警察是社会的守护神,但近年,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遭受不法侵害的现象日趋突出这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而且严重损害了警察队伍的士气,成为制约和羁绊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一大隐患,影响了整个警察队伍的稳定[1]二、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干扰和阻碍警察执法行为的法律规定模糊《警察法》在如何区分扰警、威胁警、辱警、谤警、袭警行为时并不具体明确,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只规定处罚内容,却没有直接根据内容设定处罚种类警察在开具罚单、调解纠纷等正当执法中受到人格侮辱和诬告,甚至在执法中遭受殴打、受到人身伤害时,对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的性质,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二)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应受何种处罚缺少法律规定现有法律、法规几乎没有单独设定对恶意投诉、诬告、诽谤警察应当受到何种处罚,给警察的精神和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面对恶意投诉甚至诬告陷害,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却显得苍白无力,无法维护警察的正当执法权益这些恶意投诉,给警察的执法活动和个人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三)警察如何合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在我国现行的《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都分别做了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细化,过于笼统,实际操作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避免发生问题,现在许多一线警察放弃使用武器的权力,在出警的时候随身并不携带警械、武器三、加强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议(一)完善立法,提供明确的、可操作的法制依据首先,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可以在《刑法》当中设置“袭警罪”,把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规定为一个独立的罪名,予以严厉惩治[2]其次,完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对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具体情形或前提条件进行分类明确,消除警察因担忧开枪后果而在执法中不敢合理使用武器、不敢进行正当防卫的顾虑二)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岗位练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在警察队伍中大力开展“立警为公、法为民”的宗旨教育转变执法观念,克服特权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从思想源头上根除和杜绝粗暴执法。

      二是强化岗位练兵,提高实战技能通过实战训练,使基层一线警察真正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做群众工作三)加强执法宣传,创造和谐执法环境1.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紧紧围绕执法为民这个主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用足用活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公众对警察职业的认同感和理解度,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2.建立舆论信息收集机制,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公安机关应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媒体监督,主动加强与新闻传媒的协调联系,建立长期的互信、沟通、配合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信息来源广、反应快的优势,积极进行搜集、研究、判断,把握公众诉求的热点、焦点,适时答疑解惑,改进工作作风,形成警民良性互动[3]3.完善危机处置办法,提高危机应变能力制定警察形象危机公关预案当发现媒体有损警察形象的失实报道后,要本着诚恳、公开、透明的原则,快速反应,启动预案,全面弄清事实真相,并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正视听,表明态度,划清责任,将危机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四)加大投入,提供有效执法应当具备的工作条件,不断提高一线警察执法执勤的安全系数不仅要为一线执法执勤警察配备对讲机、防弹防刺背心、防割手套及防弹头盔、警棍等必要的防护装备和武器,还要针对侵害警察合法权益案件取证难的情况,应当配备微型录音、录像设施等,以便获取现场证据。

      同时,加强对警察执勤装备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不断提高实战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参考文献:[1]刘克华.关于警察道德法律化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8,(2).[2]何春中.暴力袭警事件频发,专家称通过四途径增设袭警罪[N].中国青年报,2005—10—08.[3]陈发桂.当前群体性纠纷处置的基本模式及应对策略[J].学习论坛,2009,(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