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渔家傲阅读答案.doc
7页李清照渔家傲阅读答案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释】:①沈:同 “沉②绿蚁:绿蚁 :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翻译】: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赏析】:《渔家傲 ? 雪里已知春信至》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诗吟咏寒梅上阙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阙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全词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赞颂了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与前人的咏梅诗词相比,此词艺术上有所创新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梅花形象在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阅读训练】: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4 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 分) 3、这首词中词人着意刻画出梅花的什么特点?( 2 分) 4、词人为塑造形象运用了很多手法,你对其中哪一种手法的运用感受最深?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4 分) 5、请赏析 “玉人浴出新妆洗 ”一句的妙处6、作者上阕写梅与下阕写梅,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 2 分)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1 分)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1 分) 2.( 1)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 2)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可爱;( 3)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
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3.( 2 分)这首咏梅词描写了梅花婀娜多姿的俏丽风韵,赞美了梅花傲对冰雪的高洁品格,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崇高人格 4.( 4 分)上阕,写梅景,即描写梅花的形态,主要采取了衬托和拟人的艺术手法先是用“雪”和 “春信 ”、“寒 ”和“琼枝 ”相衬,以使梅花傲寒不群的品格表现的更突出,更鲜明,后用 “香脸半开 ”、“玉人浴出 ”,形容梅花新蕾的秀美、妖艳,以人拟花,以花类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下阕,写梅情,即表现赏梅的情致,主要采取了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先是用明月映照雪地,营造出一个玲珑剔透、冰清玉洁的赏梅环境,并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圣洁,后又描写了人们踏着白雪,顶着明月,饮酒赏梅,发出了 “此花不与群花比 ”的感叹手法只需答出其中一点,关键看分析) 5、此句以人喻梅,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冰清玉洁,明艳出群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 6、上阕主要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用 “寒梅点缀 ”“香脸半开 ”“玉人浴出 ”直接描绘寒梅初放的明艳娇媚下阕则转用侧面烘托,则以月色玲珑、金樽绿蚁、群花来衬托梅的雅洁不俗篇二: 2015 年北京中考语文新增篇目《渔家傲》原文译文阅读题及答案】原文、《渔家傲》的译文、《渔家傲》的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备战 2015 年中考的同学有帮助。
渔家傲【宋】李清照我报路长嗟④日暮,学诗谩有⑤惊人句九万里风鹏⑥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注释】①星河:银河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指大风吹动帆船在河中颠仆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③天语:天帝的话语④嗟,慨叹⑤谩有:徒有,空有⑥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⑦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吹取:吹得三山: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参考译文】佛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文学常识】①李清照( 1084~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朝最富盛名的女词人以诗言志,以词抒情,婉约俊秀,娟秀纯真,自成一体②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风格的两个流派婉约派的词风婉约绚丽,含蓄蕴藉,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豪放派的词风气象恢宏,豪放飘逸,代表词人有范仲淹、苏轼、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陆游、陈亮、刘过、刘克庄、刘晨翁等一、《渔家傲》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一1. 从第三句中的 “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 _____ ;感觉: ________ ;气势:__________ 2. 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 ________ 3. 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 “_______”,交代 ______ ,借此表现诗人 ________ 4. 李清照是 _______ 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_______ 5.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 “记梦 ”,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4 分)6. 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 4 分) ’7. 本词被评家誉为 “无一毫粉钗气 ”,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4 分)8.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中 “嗟 ”“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参考答案】1. 海天相接船摇帆舞,星河欲转磅礴豪迈2. 怀才不遇的感慨3. 殷勤问我归何处?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4. 婉约豪放5. 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6. 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利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 “九万里风鹏正举 ”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来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7.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 ”“连 ”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的 “九万里风鹏正举 ”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意境(壮美) 1 分、风格(豪放) 1 分,结合写景分析(一两处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2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8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 ”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嗟”“谩”二字的神态各 1 分,伤时、怀己两方面的感情各 1 分)二、《渔家傲》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二(1)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 分)(2) 词中的 “谩”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4 分)(3) 近代学者粱启超评价这首词曰 “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请作具体阐述 (4 分 )参考答案( 1)比拟(拟人) 1 分)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1 分)( 2)“谩 ”,空空、徒然;词人慨叹有才无用、怀才不遇;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蓄交代自己向往 “三山 ”的缘由 4 分每点 1分)( 3)此词充满了苏辛词豪放之气 2 分)此词气度恢宏,格调雄奇,一扫《漱玉集》婉约风格 2 分)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 ”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 ”、 “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 ”,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 “梦境 ”,所以接下来有 “仿佛 ”三句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 “梦魂 ”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殷勤问我归何处 ”,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
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