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有感.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135****微信
  • 文档编号:284534199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有感 名词解释: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病症处于异文化环境中的人一般都要经历这一挫折期和文化震荡症只不过文化震荡症在不同人身上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完全相同对文化差异了解越多,挫折感越小中介语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根底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伴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语言系统hskhsk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hsk由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设计研制,包括根底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和高等汉语水平考试失误和偏误 偏误分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语言习得关键期 伦尼伯格于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所谓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交际文化 80年代初,张占一等人按文化在交际中的功能提出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交际文化指跨文化交际中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吕必松提出“语言交际文化〞: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特殊文化因素问答 1.学习和习得的区分 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 学习那么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方案、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那么的掌握,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广义的学习包括习得和狭义的学习区分: ①习得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②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 ③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学习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语言的形式; ④习得习得的方法主要是靠语言交际活动进行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来掌握和运用语言规那么; ⑤习得需要大量时间,效果较好,学习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效果不确定。

      2.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那么有哪些方法有哪些原那么 1、要为语言教学效劳,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 与学生语言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适度 2、要有针对性——针对外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 3、要有代表性——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或者说是中国人共通的文化;有一定教养人身上反映的文化 4、要有开展变化的观点——在年轻人身上所反映的习俗文化已经有很大变化 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方法 1、通过注释法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2、文化内容融汇到课文中去 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3.词汇教学法,举例说明〔五种〕: 词汇教学法有直接法,翻译法,情景法,语素义法,搭配法,话语联结法,比拟法,类聚法,联想法〔1〕直接法如用已学过的“互相〞、“帮助〞来解释“互助〞 〔2〕翻译法在用目的语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假设母语与目的语的词对应明显,可以用母语翻译,一点就通如“苹果〞翻译“apple“ 〔3〕情景法如区别“家〞的两个含义,可以用问答来解释清楚:“你家有几口人。

      〞〔指家庭〕,“你今天回家吗〞〔指家庭住处〕 〔4〕语素义法如用“黑〞“板〞解释“黑板〞 〔5〕搭配法区分“的〞与“得〞,“快乐的一天〞,“跑得快〞〔6〕话语联结法如“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学习〔7〕比拟法如比拟“表达〞和“讲述〞,“喜欢〞和“讨厌〞〔8〕类聚法如将“叔叔〞,“舅舅〞等同类词放在一起讲解 〔9〕联想法如“下雨〞可联想到“刮风〞、“水灾〞、“凉快〞等多方面的词语4.语音教学法,举例说明〔五种〕: 语音教学法有教具展示,夸张发音,手势摹拟,比照听辨,以旧带新,声调组合〔1〕教具展示如运用发音部位图、以吹动纸片来演示送气音等 〔2〕夸张发音有时为了突破难点,适当加以夸张如轻声前的音成心拖长、加重,然后发出低而短促的后一个轻声音节为了让学习者注意发音部位,有时唇形、口形也可以适当夸张 〔3〕手势摹拟用手势摹拟舌位的变化手心向上、四指并拢翘起表示翘舌;手心向下、手背隆起表示舌根隆起四个声调可用手指在空中画调号等 〔4〕比照听辨学生母语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比照,汉语本身如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比照,学生的错误发音与教师的正确发音比照。

      〔5〕以旧带新如z、c、s可以带出zh、ch、sh〔6〕声调组合如练习四声加二声可以用“复习〞、“姓名〞等常用词5.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⑵、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性质使其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⑶、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⑷、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 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③、以根底阶段为重点 ④、以语言比照为根底,找出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纠错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⑥、集中、强化的教学,课程集中、课时密集、内容多、速度快,班级规模小 6.偏误的来源〔1〕母语负迁移,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那么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方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3〕文化因素负迁移,如,姓名称教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 迁移主要指学习者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并运用目的语,而产生的偏误〔母语负迁移〕 过度泛化主要指学习者采用推理的方法,把新获得的目的语知识不恰当地扩大使用而造成偏误〔目的语负迁移〕 简化指学习者成心减少他们认为目的语的冗余信息,将复杂的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5〕学习环境的影响外部因素也会使学习者产生偏误,如教师不够严格的解释和指导、不正确的示范、教材的科学性不强或编排不当,课堂训练的偏差等 7.怎样在教学中表达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那么 这条原那么是针对教与学的关系而提出的,是一条根本的原那么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只能通过学才能起到作用,“教〞必须为“学〞效劳这条原那么主要表达在: 〔1〕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制定课程方案、教学大纲并确定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真实而实用的,“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2〕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课堂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加强趣味性;课堂教学多用启发式,开展学生的智力,表达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性原那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4〕让学生参加设计教学活动,多听取学生意见,并根据所得到的反应不断调整课程方案,改良教学〔5〕对待学生的偏误应采取严格纠正的态度,但纠错要根据其性质和发生的场合区别对待,注意方式方法 第7页 共7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