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ppt
21页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学习总结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内容索引 知识导图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 一 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1 追随 理想 的实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实行公有制 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 公有制 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人力 物力 财力 战胜了敌人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 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线索梳理 2 面对现实的实验 新经济政策 1 一个勇敢的调整 2 核心 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3 回归 理想 的实验 斯大林模式 1 斯大林探索的途径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阶级斗争尖锐化 2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二 20世纪苏俄 苏联 经济政策与改革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重点突破 1 含义 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 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因此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2 形成原因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1 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 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 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 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 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 封建专制 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 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3 特征 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 排斥商品和市场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 权力高度集中 党政不分 缺少群众监督 忽视民主和法制 4 影响 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 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 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辨析比较 20世纪世界现代化道路上的苏联 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改革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 例题 2016 课标全国卷甲 1928年 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 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 如 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当时 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一定考向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二抓关键 1928年苏联的 一五 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 三辨选项 历史事件的发生 历史人物的活动大都具有因果关系 一种原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 一种结果也可以来自多种原因 正确区分原因的性质 主次是解决原因类选择题的关键 一 根本原因 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 一般应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去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因而一切重要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都在于社会经济 我们分析根本原因就可以从经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本质等方面入手 原因类选择题的解法 二 主要原因 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 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一般来说分析主要原因应主要考虑内因和主观原因 三 直接原因 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 直接因素 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 一般是分析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导火线也是直接原因 四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 阶层 团体 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的因素称为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则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本课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