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意志与学生发展.doc
10页第七章 意志与学生发展1999年,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被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四所世界一流高等学府录取,还获得全额奖学金为了将刘亦婷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父亲从小就培养她强大的承受能力在刘亦婷10岁时,父亲设计了一次奇特的“忍耐力训练”:捏冰15分钟刘亦婷捏的是一块比一号电池还大的冰她叙述说:第一分钟,感觉还可以第二分钟,就觉刺骨的疼痛,我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转移我的注意力到了第三分钟,骨头疼得钻心,像有千万根冰在上面跳舞似的,我就用大声读说明的方法来克服到第四分钟,让我感到骨头都要冰冻僵、冻裂了,这时我使劲咬住嘴唇,让痛感转移到嘴上去,心里想着:忍住、忍住第五分钟,我的手变青了,也不那么痛了第六分钟,手只有一点儿痛,而且稍微有点儿麻第七分钟,手不痛了,只觉得冰冰的,有些麻木第八分钟,我的手就完全麻木了……当爸爸跟我说:“十五分钟了”的时候,我高兴得跳着欢呼起来:“万岁,万岁,我赢了,我赢了!”可我的手,却变成了紫红色,摸什么都觉得很烫刘亦婷的爸爸设计的“忍耐力训练”实际上就是意志力锻炼,这种训练为刘亦婷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一个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与教师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
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必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同时,随着主体性的凸显,学生的个人意志更成为影响其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第一节 意志与意志品质意志过程和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同属于人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和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不同,认识过程是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情感过得去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而意志却表现出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能够自觉地确立目的,是人的行为特征动物的行为不能达到自觉意识的水平,有些动物的动作十分精巧,如蜘蛛结网,有些高级动物的某些行为甚至仿佛带有某种目的性,但从根本上说,动物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后果,因此,动物的行为不能达到自觉意识的水平,只是极简单的、偶然性的行为正如恩格斯所言:如果说动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那么,这是无意地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是偶然的事情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的人在从事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而观念地存在于他的头脑之中,并根据预定目的对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意志活动中,意识对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从而使人能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实现自觉的目标。
意识对活动的支配和调节是通过对活动的发动和制止来实现的符合预定目的的活动得到激励和推动,而不符合预定目的的活动则受到抑制和阻止意志活动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的本质特征困难是实现有目的的行动的障碍有些困难,如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舆论的错误导向、没有相应的氛围、缺少应有的条件或工具等,属于外部困难;有些困难,如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受别的动机或目的诱惑和干扰,缺乏决心、勇气和信心等,属于内部困难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如果不需克服困难,如平时我们走路,就不是意志活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有内心意志努力的性质如上课时不东张西望而认真听老师讲课,回家后及时完成家庭作业,考试中即使不会答题也绝不舞弊等本章安全中提及的刘亦婷,在手被冻得难以忍受的情况下仍坚持握冰15分钟,就是强大的意志力的表现意志行动因困难的程度不同而有简单复杂的分别越困难的情境中,意志行动越难进行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用脚学写字就比正常人学写字需要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二、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即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品性人主要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人们的意志品质是衡量个体意志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
1.自觉性自觉性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从而自觉地去行动,以达到既定的目的自觉性贯穿意志行动的始终,也是产生坚强意志的源泉自觉性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质,它使人能够独立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不是靠外办的监督和管理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盲从性和独断性盲从性指盲目地受他人的暗示,屈从别人的影响,对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不加批评地接受独断性就是盲目排斥他人的意见或劝告,一意孤行盲目性和独断性都是对事件缺乏深刻认识的结果2.坚定性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意志的坚定性一方面表现于在面临各种不利于行动目的达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时,能不为所动;另一方面表现于对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能长久地坚持,锲而不舍、有始有终与坚持性相反的是动摇性,即一遇到困难就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决定,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碰到挫折就打退堂鼓3.果断性果断性表现为善于迅速地辩明是非,能及时、坚决地做出决定和执行决定具有果断性的人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对行动的目的、达到目的的方法、行动的可能结果都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即使在面临复杂、剧烈的内心斗争时都能果断、机智地做出决策。
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在各种动机之间,在不同的目的、手段之间摇摆不定,没有力量克服矛盾的思想和感情,患得患失,踌躇不前,迟迟做不出取舍草率决定是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也不考虑后果,贸然抉择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4.自制力自制力是善于控制自我的能力自制力反映着意志的抑制职能自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支配和约束自己,善于抑制不良的欲望和情绪的干扰,克制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排除外界的诱因和干扰,适时地制止自己的不良行为,使行为朝预定目标进行缺乏自制力的人往往表现为易冲动、意气用事、不能律己、知过不改等以上四种意志品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种品质的缺乏,都会在性格上带来某些缺陷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分析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以至最终完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来讨论在整个意志行动过程中又存在着一些影响意志行动的心理成分因此,对意志行动的分析包括对意志过程以及意志的心理结构的分析一、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以按其进程分为两个阶段:做出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1.做出决定阶段意志行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因此,意志行动的做出决定阶段包括确定目的,制订计划等环节。
意志行动由做出决定阶段开始,这一阶段决定性整个意志行动的方向人在进行实际行动之前,都有预期的行动结果,即目的有时候,人对自己行动目的的认识不是很明确,比如,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就经常会有偏差,甚至有学生发出“小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呢”这样的抱怨这个时候就需要明确行动目的,这是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有时候,可供选择的目的不止一个,而且每个目的都可以满足人不同的需要此时,对目的的选择就会引起内心的冲突比如,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是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但不是很热门的专业还是选择自己并不真正感兴趣但是热门的专业呢?面对这机关报两难境地,必须有意志努力才能做出抉择行动目的确定下来以后,就需要制订行动计划以保证达到行动目的计划有不同类型,有的计划符合客观实际、紧锣密鼓、严格要求;有的计划看上去很鼓舞人心,但不符合实际;有的计划随随便便,难以保证达到目的因此,制订计划也要做出意志努力2.执行决定阶段确定行动的目的,制订行动的计划后,接下来就是执行行动的计划以确保行动目的的实现做出决定阶段确定了整个意志行动的方向,而执行决定阶段是按照意志行动确定的方向来实施并完成意志行动人在执行决定阶段,会碰到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困难影响意志行动。
主观上的困难包括个体消极的个性品质、无法彻底放弃其他可供选择的目的;客观上的困难包括客观环境、条件的改变学生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经常会制订学习计划,如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读外语很多学生前几天坚持得很好,过几天,就无法占用自己的懒惰,起床越来越晚,到最后,干脆放弃计划的执行再过一段时间,又重新制订计划这种“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的情形在学生中间是不鲜见的这种就是消极的个性品质对意志行动的影响意志薄弱的人,经常会被消极的个性品质所左右;意志坚强的人,能努力战胜自我,将意志行动进行到底在执行决定性的过程中,有时个体会受到其他行动目的的干扰而影响到意志行动的进行例如,一个本来立志于学理科的学生,因为喜爱文学又想不通改学文科,此时,他原来的意志行动的实施就受到干扰了能否迅速地调整自我,做出及时的目的选择民是一个人意志是否坚强的表现客观环境、条件的改变也会给决定的执行带来困难如学生转学,或者喜爱的老师调走了这时,意志薄弱的人可能会放弃计划的执行,而意志坚强的人则会根据客观环境的改变修正计划,朝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努力二、意志的心理结构意志行动受许多心理成分的影响,这些心理成分包括期望和抱负水平、心理冲突、选择与决策。
一)意志行动中的期望和抱负水平意志行动的目的总是由一定的动机产生的期望也是一种动机,是主观上对于某一事件发生的希望人的期望是和人的需要一致的,因此,期望会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情绪上的好感,是激发人产生积极行动的力量源泉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期望也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有些期望是相互矛盾、不可能同时实现的期望的结果就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有时,人的行为的结果和期望并不一致,此时就要对期望或行动的方案作一些调整,一个有怎样的期望和他的抱负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个人在实际做某件事情之前都会对自己所能取得的成就有所估计和要求,这种自我估计和要求的成就目标就是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或志向水平某外语培训机构提出“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口号,体现了一种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持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无疑具有很高的抱负水平而另外一些人可能会想:“干吗要那么辛苦呢?简直就是和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抱负水平相应就低些一个人的抱负水平越高,他的期望也越高个人的抱负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下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个人的性格特征个人的性格特征对抱负水平有影响有些人在生活中表现出争强好胜,不甘人后,有恒心、坚忍不拔、有自信心的性格特征,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一般抱负水平较高;而有些人则表现出优柔寡断、半途而废、缺乏坚持性、缺乏自信心的性格特征,有这样性格特征的人抱负水平一般较低。
2.个人的成败经验个人的成败经验也影响着个人的抱负水平研究表明,个人的成功经验一般能提高以后的抱负水平,而失败的经验则一般会降低以后的抱负水平(图7-1)0102030405060708090100极严重的失败严重失败失败成功经过努力获得成功很成功极成功经历的情况抱负水平提高案例的百分数图7-1 成功和失败对抱负水平的影响3.团体的成败经验人们的抱负水平还受团体的成败经验的影响当个人从事他未曾做过的工作时,确定自己的抱负水平往往以他人或团体的成败经验为定位点(anchoring point)在一个实验(chapman,& Volkman, 1939)中,选择同等程度的大学生为实验被试,实验材料为一套由50道文学知识组成的多项选择测验题,测验的满分为50分实验中,将大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完成测验,无时间限制对A组只告知测验的做法;对其余三个组除告知测验的做法外,分别告知B组、C组、D组有文学专长者、一般大学生、一般工人在该测验上的得分接着,要求他们估计自己在测验上的可能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