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电池公司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docx
89页储能电池公司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 3第二章 企业战略概述 5一、 企业战略的特征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5二、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9第三章 经理机构 19一、 经理机构的地位 19第四章 市场营销环境 25一、 市场营销微观环境 25二、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26第五章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29一、 定价策略 29二、 促销策略 39第六章 生产作业控制 44一、 在制品控制 44二、 生产调度 47第七章 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 52一、 企业研究与发展管理 52二、 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组织模式 57第八章 并购重组 64一、 企业价值评估 64二、 并购重组方式及效应 66第九章 投资决策 75一、 长期股权投资决策 75二、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78第十章 网络营销 81一、 网络营销的方式 81二、 网络市场调研的概念、方法 85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2018-2020年国内储能市场经历了示范应用期,受到中国“新基建”的推动,以及海外需求市场的刺激,储能电池行业进入起步期,储能电池示范应用项目加快建设随着政策对新型储能支持力度加大、电力市场商业化机制建立、储能商业模式清晰、锂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上升。
2017-2020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逐年增长,2020年达到16.2GWh,同比增长70.53%2020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中,电力储能电池占比为41%,通信储能电池占比为46%,其他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业等领域用储能锂电池相比于2019年,电力与通信储能市场快速增长是带动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储能电池下游应用范围广,包括电力系统、通信基站、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近年来,在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大幅扩大、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推动下,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CNESA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3269.2MW,同比增长91.2%2020年,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累计储能装机规模最大,为2902.4MW,规模占比达88.8%,主要原因是随着锂电池技术水平逐渐提升,成本持续下降,锂电池储能的应用空间已经打开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逐渐靠近储能系统应用的经济性拐点,储能电池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据GGII预测,2025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58GWh第二章 企业战略概述一、 企业战略的特征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在中国,“战略”一词最早用来指有关战斗的谋划。
在西方,“战略”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gia”,意为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不论东方、西方,“战略”都源于军事,意指“为将之道”,其本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被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和管理领域,成为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一)企业战略的特征与层次企业战略是“战略”一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延伸和应用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1、企业战略的特征(1)全局性与复杂性企业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所追求的是整体效果,因而是一种总体决策全局是由若干局部所组成,企业战略包括战略的创意实施和评价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稳定性与动态性企业战略制定的着眼点在未来而不是当前,需要考虑长远的效益,因此,企业战略实施过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如果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企业战略必须能够随之调整,因此,又具有动态性的特点3)收益性与风险性企业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发展的愿景和未来目标,因此,对企业自身而言,企业战略能够带来显性或隐性的收益同时,随着环境的动态性增强,许多事物具有不可预测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因此,企业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2、企业战略的层次般来说,企业战略不是单一的,而是分若干层次的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同,企业战略的层次也相应不同企业战略一般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和企业职能战略三个层次1)企业总体战略企业总体战略一般是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它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企业总体战略或是保持原有的业务组合与资源分配方式,进行稳定经营;或是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提升发展速度,不断扩张;或是抑制某些业务的发展,防范企业风险;或是对业务组合进行较大规模的变革,退出某些关键业务,为发展新的业务领域重新配置资源等企业总体战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决定和揭示企业的使命和目标2)企业业务战略企业业务战略也称竞争战略或事业部战略企业业务战略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或所属单位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经营管理某一个特定的经营单位的战略计划,是企业总体战略之下的子战略企业业务战略是经营一级的战略,它的重点是要改进一个业务单位在它所从事的行业中,或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中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地位3)企业职能战略企业职能战略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而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关键的职能活动做出的统筹安排,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总体战略与业务战略而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所制定的实施战略,包括生产制造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研究与开发战略等。
企业职能战略主要解决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战略管理”一词是由美国企业家安索夫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趋向战略管理》-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企业管理学的发展从职能化的管理走向战略性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次飞跃,它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战略的分析与制定、评价与选择以及实施与控制,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剖析其内涵,首先,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的分析与制定、评价与选择、实施与控制,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管理过程其次,企业战略管理是把企业战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加以管理的,其目的是提高企业整体优化的水平,使企业战略管理各个部分有机整合以产生集成效应最后,企业战略管理关心的是企业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它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特定阶段的战略目标,最高任务是实现企业的使命,因此,企业战略管理具有明显的主体导向特征当然,企业是环境中的一部分,各类环境因素都会对企业战略决策和行动产生影响但是,企业如何对这些环境影响做出反应,是企业的决策。
理智的管理团队会在战略分析时客观考虑与环境的关系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战略管理者,不同层次的战略管理者承担着不同的战略管理责任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者需要洞察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科学、正确的战略判断,制定相应的企业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按照企业的职能层次结构,可以将企业战略管理者划分为三个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承担的战略管理责任和工作各有差异高层战略管理者是总体战略的责任者,其战略管理的重点是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制定和实施企业的使命、目标、政策和策略中层战略管理者是企业业务战略的责任者,其战略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和实施企业总体战略下的相关业务战略;基层战略管理者是企业职能战略的责任者,其战略管理的重点是使各职能部门的功能协调配合,确保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的具体落实简而言之,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是企业高层战略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战略的实施和控制是企业中层和基层战略二、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其任务是根据企业目前的市场位置和发展机会来确定未来应该达到的市场位置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对一切行业部门和企业都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或力量企业可以采用PESTEL分析法对企业外部的宏观环境进行战略分析政治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企业的各种政治要素及其运行所形成的环境系统政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要考察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政治因素及其运行状况是企业宏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方针政策和政治形势等多个方面政治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异常巨大和明显,同时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其他社会因素也都会因为政治条件及状况的不同而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所在地区或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概况,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和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企业的经济环境分析就是要对以上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运用各种指标,准确地分析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
社会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消费偏好、人口状况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与变动情况这些因素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些行动准则的影响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各不相同的社会文化,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运营和经营决策均产生显著的影响科技环境是指企业所在地区或国家的科技水平、科技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动向等科技要素的集合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科技进步会给企业提供有利的发展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威胁企业必须密切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进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因素的集合,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通过外部效应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有利的生态环境会给企业带来正外部效应,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的生态环境会阻碍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企业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小觑企业只有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崇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法律环境是指与企业相关的社会法制系统及其运行状态,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国家司法、行政执法机关等因素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保障、监督和限制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随之面临各种显在和潜在的法律问题企业的战略制定和经营决策都必须合法合规,遵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企业可以通过对以上六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制定、选择、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战略(二)行业环境分析1、行业生命周期分析行业生命周期是行业演进的动态过程同任何事物一样,每一行业都有自己产生和衰退的过程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1)形成期形成期是指某一行业刚出现的阶段在此阶段,有较多的小企业出现,因为企业刚建立或刚生产某种产品,忙于发展各自的技术能力而不能全力投入竞争,所以竞争压力较小研究开发和工程技术是这个阶段的重要职能,在营销上则侧重广告宣传,增进顾客对产品的了解2)成长期进入成长期,行业的产品已较完善,顾客对产品已有认知,市场迅速扩大,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迅速增。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