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企水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1-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企水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的是 A.N2 B.PCl3 C. H2O D.CCl 4参考答案:C略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a、K、CO、Cl B.S、Cl、Na、H C.Na、H、I、SO D.Ca、Fe、NO、SCN参考答案:C略3. 某固态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B的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以下对B的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参考答案:A略4. 研究物质的性质有四个基本主干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研究过程研究金属镍的性质的基本程序的第三步是 A.预测物质的性质 B.进行实验和观察 C.观察物质的外观特征 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参考答案:B5. 只需用下列试剂中的1种,即可将氯化铝、偏铝酸钠、硝酸银、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
这种试剂是 A.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参考答案:A略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B.常温下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2 + 2OH - ══ Cl- + ClO- + 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Cu + 4H++2NO3- ══ Cu2+ + 2NO2↑+ 2H2O D.过量的SO2通入NaOH中:SO2+2OH-══SO32-+H2O参考答案:B略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 + SO42-= BaSO4↓ 表示的是( ) A.Ba(NO3)2 + H2SO4= BaSO4↓ + 2HNO3 B.BaCl2 + Na2SO4= BaSO4↓+ 2NaCl C.BaCO3 + H2SO4= BaSO4↓+ H2O + CO2↑ D.BaCl2+ H2SO4= BaSO4↓+2HCl参考答案:C略8. 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X气体和4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s)+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V正(X)=2V逆(Z) C.容器内X、Y、Z的浓度相等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参考答案:D略9. 已知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 > C->D2-、 ②C->D2->A+>B2+、③B2+>A+>D2->C-、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A.①④ B.④① C.②③ D.③②参考答案:B略10. 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当B开通时,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并继续通气时, 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A. 浓H2SO4 B.饱和NaC1溶液C. 浓NaOH溶液 D.Ca(OH)2悬浊液参考答案:B当B开通时,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红色布条是干燥的,当关闭B并继续通气时, 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说明D中溶液①能够提供水蒸气,②不能吸收氯气,浓硫酸不能提供水蒸气,浓NaOH溶液和浓NaBr溶液都能吸收氯气,选B11.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 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C B 原子半径A>B>C C.离子半径A2->B2+>C-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C>B参考答案:A12.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工业生产的浓盐酸和浓硝酸都显黄色参考答案:C1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含HC1)过多:CO32-+2H+ ==CO2↑+H2OB.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3H2O+CO2==2Al(OH)3↓+CO32-C.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D. 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参考答案:C【详解】A. 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含HC1)过多的方程式应该为:HCO3-+H+=CO2↑+H2O,A错误;B.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钠:AlO2-+2H2O+CO2=Al(OH)3↓+HCO3-,B错误;C. 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正确;D. 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生成硫酸钠、硫酸钡和水:2H++SO42-+Ba2++2OH-=BaSO4↓+2H2O,D错误。
答案选C14. 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10min时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4min -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应是A. 7.5mol/L和2.5mol/(L·min) B. 7.5μmol/L和2.5umol/(L·min)C. 0.75umol/L和3.0u(L·min) D. 0.75mol/L和5.0umol/(L·min)参考答案:B分析:根据图像观察反应10min时反应物的浓度,根据v=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详解:由图可知,10min时反应物的浓度为7.5μmol/L;4~8 min期间,反应物浓度变化为(20-10)μ mol/L=10μmol/L,所以4~8 min期间,反应速率为=2.5μ mol/(L?min);故选B15.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O<S<NaB.碱性强弱:LiOH>KOH>CsOHC.还原性:HCl>HBr>HID.热稳定性:H2O<NH3<SiH4的依次增强参考答案:A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A.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解答:解:A.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S、Na有3个电子层且S原子序数大于Na,O原子有2个电子层,所以原子半径Na>S>O,故A正确;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Cs>K>Li,所以碱性LiOH<KOH<CsOH,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Br>I,所以还原性:HCl<HBr<HI,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N>Si,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明确元素周期律内涵是解本题关键,知道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6.0g.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4.3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0mL.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6g.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答案:解:(1)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2)②①③;偏小;(3)0.0125; 22.32 L/mol.解:(1)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气密性,其检验方法为: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2)分解生成的氧气温度较高,气体体积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防止产生误差,应该冷却气体;水能产生压强,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所以要调整液面高度;最后读取数值,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所以其顺序为②①③,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生成氧气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导致测量气体体积偏小,故答案为:②①③;偏小;(3)氧气的质量=16.0g﹣15.6g=0.4g,物质的量===0.0125mol,氧气体积=284.3mL,气体摩尔体积Vm==22.32L/mol,故答案为:0.0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