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气韵生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143016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2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气韵生动”    王佳佳Summary:物象潜在的态势可以引发艺术家一种精神的感受,而气韵生动就是态势与内心感受恰如其分的结合中西艺术都遵循这一潜在原则,气韵生动不单指具体的内容,也体现在精神的传达Key:中国画;气韵生动;美学思想;笔墨语言;艺术风格;精神“气韵生动”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著名的艺术命题,它对后代乃至时至今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气韵生动”这一命题最早见于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一书中我们说“气韵生动”,就是指画中万物的神态,要能够达到活生而灵动的程度现在很难看到谢赫总结六法时代的纸本或绢本绘画了,但我们却仍能看到六法之一“气韵生动”在那时代的式样——晋南北朝若干墓室壁画、画像砖石,那上边勾画草木及人物衣饰等等用线,都是顺动势而设的,而且画面上一些同类物体的形状,及勾画形状的线条,大致上是有变化之重复的我相信,草木或衣饰随风飘扬之态,而及让其同类物体形状及勾画形状线条变化中的重复,就是谢赫时代画家让所画物象神态生动的具体方法,同时,这两种方法的交汇使用,它们所达到的映衬、对比作用,更是谢赫时代画家让所画物象神态生动的方法我还相信,谢赫总结六法之一的“气韵生动”,就是建立在这些绘画方法普遍使用之基础上的。

      一、谢赫与《画品》“气韵生动”是南北朝画家谢赫《画品》论述六法中的一法谢赫(公元479-502年)中国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著作有《古画品录》也称《画品》,为我国最早的绘画论著,评价了3世纪到4世纪的重要的画家《画品》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明劝诫、著深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六法即《画品》理论中的内容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这六项要求针对的是人物画气韵生动”自古便是中国画里最高境界的标准,历代画家也都为此心摹手追,气韵由原來的重视人物画扩展到花鸟山水画,在南北朝以后,绘画内容由人物的精神扩展到为画面的形式以至用笔,在一千多年的绘画领域充当着中国画论中最重要的艺术原则二、“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灵魂1、笔与墨的关系画家对生活的熟悉,有敏锐的观察力,受生活感动产生激情,也就是“灵感”中国画里最重要的就是画面的生动,不论人物,花鸟都要生动,而生动来源于生活的感受和激情清人石涛讲:“千笔万笔,物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千笔万笔,复归一笔那么这里的“笔”是什么呢?在一般情况下“笔”应该定义为所有可以成为画面的内容,形式和所要表达精神这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所有线条,笔墨,结构,色彩等绘画元素。

      然而在中国画里,所谓的“笔”实际上讲的不单单是线条,而是包含了“墨”在内的“用笔”之道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上契合了“书画同源”中国画的气,“气韵生动”主要体现在笔墨的运用上,一幅好的中国画很讲究笔墨的气势连贯,一气呵成2、气韵生动之气(形、色、力)形、色、力指的是形象,墨色,生气众所周知,中西方传统绘画在空间表现方式上大相径庭西方传统绘画崇尚写实,模仿自然,在空间感的塑造上讲的是科学透视法中国画自古以“气韵生动”为始终的对象中国没有西方所谓的透视法,而主张“以大观小”中国画里的色主要指的是墨色,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即浓、淡、干、湿、焦用墨要灵、活、清、明、厚不能呆、滞、浊、晦、薄用墨的成败对气韵生动关系极大,特别是在写意画里表现的更为突出,如人物画运笔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十八描,山水画有披麻、折带、斧劈、荷叶、解索、乱柴等十六种皴法,用墨有积墨、泼墨、宿墨、泼彩、破彩等各种墨法艺术上的“气韵”就是艺术的生命,它完全代表人与物性灵的结合,人与物皆本天地之气而生,人与物之间性质是相通的,所以像画家,诗人,他们的创作,往往移性于物,或借物以寄性,例如郑板桥的竹,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所画之物代表着人的性质,达到“身与物化、物我两忘”的境界。

      齐白石老人的牡丹、残荷、虾蟹、青蛙、蝌蚪等均为一气呵成,用笔细腻的昆虫点缀,形成强烈对比,亦能相得益彰,气韵协调统一气”的必需属性,是“生命的流行”,是赋予万物的活力,是流行的文化,因为它中间蕴含着“道”,不断的发展,运动,变化,统一因此,“气”是用来指一个充满着活力的因素气之中还有“神”——“阴阳不测之谓神”3、气韵生动之韵(情、意、趣)谈论“韵”的有效方法,是把解释它的含义的不同要素结合起来,后人对“韵”的解释有很多:精神反应,崇高精神的律动,精神的回响,生命的品质 …… 这等于说,“韵”这一观念本身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狭隘意义艺术是人类用以互相传递自己情感的工具,其情感是根据人类内心发出的美丑和平凡,画面上的“情”是基于作者的感情或性情的移入,感情在画面上固然很重要,可是单有感情而无意义是不行的,因为无意义的感情那不过是一种盲目的冲作为人的主观世界活动的“意”,其本身是不能直接“用笔”的,要以意使笔,即“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有气才有韵,有了气韵,才会生动,其中也涉及到趣味4、气韵生动之——气韵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有对其“气韵”二字的解释比较接近于谢赫所谓“气韵”的含义: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机见殊门,赏悟纷杂气韵”主要用来指人物的精神风貌,用来形容作品的风貌在谢赫的著作之中,“气韵”则融合了两种含义:艺术家之气质才气与气力以及见之于作品的韵味与气势在唐代时期艺术家们提出的“气韵”距离谢赫之时的含义不远,即“气韵”仅适用于绘画中有生命的东西,而能传达出这种生命感,即为有“生动之可拟”,“气韵”于是可侔南宋人如赵希鹄也有做到如是理解:“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这儿的“点睛”不就是顾恺之的“传神”吗!三、气韵生动对当代艺术领域的影响由谢赫发韧的“气韵”论,变成了一种人生意识——他们将艺术变成了一种诠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媒介,从而最紧密地将艺术从属于生命主体意识之人的本体论规范上人们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具有跃动,洋溢着生命感的节奏,它也是与人的内部生命之律动相协和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意味在中国画论或者是美学范畴之中,“气韵生动”是一个最富于中国特色的批评概念,她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富有魅力的艺术世界,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它是不是中国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但至少它表现了后人对具体物象的描摹之中的解放,从而进入精神世界的无限自由之中。

      而一旦后人的精神与灵魂获得了自由,我们就不必再做物质的奴隶而可以在表现精神之芬芳的艺术世界之中畅快地呼吸其新鲜气息,一见其后人深心之情趣与领略自然造化的奥秘Reference[1]潘天寿.《中国历代画家大观丛书》.1998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曹洞颇、邬建编著.《丹青妙笔的意蕴-中国绘画赏析》.2006年 郑州大学出版社 .[3]蒲松年、陈少丰、张同霞著.《中国美术史教程》.2000年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4]叶郎著.《中国美学史大纲》.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5]宗白华著.《美学散步》.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