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体育动机影响的作用研究.docx
10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体育动机影响的作用研究 郁桦,徐昱玫(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37)【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 在校园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内和课外的体育活动,由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基于学校体育的综合环境,且承载了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所以,由校园体育文化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将对学生的体育动机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以上海和江苏等地4所高校 2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体育动机影响的重要性,并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出创想模型,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生体育动机;自主体育活动The Role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MotivationYU Hua,XU Yumei(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China)【Abstract】Campus sports culture is a kind of group culture in which students are taken as the main body.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both in-class and after-class sports activ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arries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culture.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campus sports culture will thus help trigger students’ sports moti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dopted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among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school.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the paper finally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that shapes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motivation,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y creating a new model for constructing positive campus sports culture.【Key words】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Students’ sports motivation; Autonomous physical activities引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分支〔1〕,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动机以及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引作用。
由于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2〕,在学校体育的环境氛围下,对扩大学生体育群体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近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校园体育文化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对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参与体育、创造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3〕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层面,大部分研究者主要以课堂教学为研究视阈,研究课堂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对学生体育技能习得的影响〔4〕,学校课堂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创新对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作用〔5〕,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对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6〕等而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学生体育动机关系作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作者认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7〕,学校体育教学重在对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身心素质的提高,而学校体育文化则更强调对于学生个人潜能的挖掘和创造能力的激发本文借鉴归因理论〔8〕来分析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动机,证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引导学生体育动机、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体育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1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向上海和江苏等地4所高校,即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以及苏州大学的250名学生进行了调研,就高校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认知、内容以及自主体育锻炼环境等三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现场调查。
本次调查共访谈被试者50人,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199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88%2结果与分析2.1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对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影响心理动因包括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9〕,直接动机是指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体育技能学习和对体育锻炼安排等方面可能带来的效果而产生的具有直接特征的动机;间接动机是指学生对于运动后,因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效果而产生的具有间接特征的动机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行为主要依靠这两种动机的引导就“学生在学校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原因”(如图1)所提供的6项选择显示,大部分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强身健体”和“放松减压”,这更多地体现了直接动机对学生体育自主性的影响,因为这两个因素是学生在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或者活动得到满足的休闲娱乐”、“个人兴趣”、“结交朋友”分别体现了学生在参与自主体育活动后产生的间接动机,因为运动过后,学生会对整个运动的过程进行一个思考,同时也会对运动时的状态和心态进行一个自我评估,通过这样的“自审”,来判断自己是否有兴趣继续该项体育活动,并预估该项运动能否给自己带来娱乐调节和人脉的增加。
此外,虽然“挑战自我”在这6项选则中排名不高,但是它在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间接动机会帮助学生去考虑要实现“自我挑战”需要怎样的要求和步骤,但是直接动机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运动中的困难,以求超越自我这一点从访谈过程中可以看到,当问题涉及学生在参与运动的持久性以及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处理方法时,有 92.76%的学生表示会克服困难,坚持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比赛这也就说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动机在影响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在这种直接动机的驱动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坚持参与自主体育活动2.2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对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影响因果关系包含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指人们在面对某些问题时,会将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视为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就是受个人意识和意志控制的因素;反之,外部归因指人们在面对发生的问题面前,认为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因素,外界因素是不受个人的意识和意志控制的因素当被访者被问及参与自主体育锻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43.82%的学生认为在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天气恶劣、场地较少、设施短缺和时间不足等方面;54.13%学生认为在自主体育锻炼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困难;2.05%的学生表示是个人“懒惰”的问题。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将影响行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同样,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如图2), 在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满意度测评方面,表示满意的学生占19.20%,54.5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26.2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而在学校体育活动和赛事信息宣传方面,表示满意的占19.68%比较满意的占53.03%,而不满意的占27.29%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校园体育环境“不满意”的学生群体要多于“满意”的学生群体,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还是有所欠缺,学校体育器材和场地的管理与使用有待改善,同时在体育信息的宣传力度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3对策建议3.1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积极型自主体育空间由学生的问卷和访谈情况来看,内部驱力对个人体育价值观产生影响,并起到激励体育认知和情感的作用;外部诱因主要引导体育行为,具有改变体育态度的作用在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个人因素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为了达到导引学生产生体育主观能动性的目的,学校不仅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更需要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体育生活环境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可借鉴凯利的行为归因模型,构建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自主体育空间。
学生体育动机激励模型(如图3)的创想主要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角度出发,假设在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改善的条件下,达到正面影响学生体育动机的目的:通过外部环境对个人因素的影响,达到激励和导引效果,即不断对校园体育文化内容进行扩充,丰富学生选修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需求并激发学生潜在兴趣;对校园体育文化质量适度提升,打造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多元平台,引导学生体育主观能动性;对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不断改善,增加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机会,打造校园特色体育品牌通过这三方面对学生体育动机的“施压”,将会对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行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2扩充校园体育文化内容,满足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需求学校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基础,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虽然可以满足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由于现在学校师资以及场地设备有限,学校体育课程的引导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研究生来说,可供选择的体育必修课种类较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学分而去选择一门课,而非因为兴趣去选则一门课,为此,学校应该在了解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增加授课项目的种类,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多鼓励学生自主创立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10〕,增加校园业余体育竞赛的频率通过学生自主接触体育活动和融入体育社团和竞赛,将更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体育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新意识这不仅有益于校园体育文化内容的丰富,还是调动学生体育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重要途径3.3改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打造学生参与自主体育活动的平台增强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研究认为,要提高学生潜在的体育主观能动性,就要充分运用体育环境的外界因素来诱导学生的潜在意识,激发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的动机一方面,通过营造体育氛围来实现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校园内的墙报和广播是有效的传播载体学生宿舍楼下和墙报橱窗专门设置有关体育活动新闻、赛事新闻、锻炼要点以及运动技巧的宣传栏供学生了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概念,也减少了虚假商业广告进入校园的概率另一方面,创造“每月一赛”的活动模式,每个月由不同的学院承办和开展不同项目的全校比赛这一模式既减少比赛时间段的冲突,学生又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参与不同的校园竞赛这种办赛模式可以让体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