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出于渴慕真道、明辨事理的愿望;文学硕士、神学硕士和维登堡大学常任讲师马丁路德神父拟主持对以下各条举行的公开辩论,并梦想不能加入口头辩论者提出书面观法 以我主耶稣基督之名 01. 当我主耶稣基督说“你们应当悔改”(马太4:17)时,衪的意愿是梦想信徒们毕生致力于悔改 02. 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 03. 但它也并非仅仅意味着内心忏悔,若无各种外部的苦行,亦无效能 04. 赎罪罚应与自恨、即真正的内心忏悔同步举行,直到进入天国 05.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他只能赦免凭自己的权力或教会法加于人们的处治 06. 教皇除宣告或证明罪孽已由 神赦免外,他本人不能赦免任何罪过至多仅仅有权在为自己留存裁决的案件中为人赦罪即使如此,假设他的权力遭到否认,这种罪依旧未得赦免 07. 神为人赦罪,还要同时使他凡事谦恭,顺服于他的代表---神父 08. 根据教会法规,悔罪条例仅适用于活人,而不能加于任何死者身上。
09. 假设教皇在其赦令中始终把死亡期和必要时刻视为例外,那么,通过他的圣灵对我们来说便是怜恤的 10. 那些在人临终时愚蠢、恶意行事的神父们,却把教会法的处治扩及炼狱之中 11. 将教会法的处置改成炼狱处置的那些稗子,鲜明是在主教们熟睡时由魔鬼撒下的马太13:25) 12. 从前,作为真诚忏悔的考验,教会法的处置是在赦罪之前,而不是在其后 13. 临终之人因其死亡而摆脱了一切处治,对教会法已失去感觉,故有权免除其处治 14. 不充分的虔诚和爱必然使临终之人感到无比惧怕,而且爱愈少,惧怕愈大 15. 这种惊惧或可怕,足以构成炼狱的处治,由于这是濒临绝望的惧怕 16. 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识别貌似就是绝望、惧怕和得救的信念 17. 对炼狱中的灵魂来说,惧怕貌似会必然裁减,爱心那么相应地增长 18. 此时,理性或圣经貌似都未证明,炼狱中的灵魂已超脱于功罪之外,不能滋长爱心 19. 同时也没有证明,炼狱中的灵魂,至少不是全部,确信自己已经得救,即使我们自己可能对此确信无疑 20. 所以,当教皇说赦免一切处治时,并不真的指全体的处治,而仅仅是指他本人所施于人的处治。
21. 因此,推销赎罪券的教士们鼓吹,教皇的赎罪券能使人免除一切处治,并且得救,便陷入了谬误 22. 因此,教皇事实上并没有赦免炼狱中灵魂的任何处置,由于按照教会法的规定,人应在生前采纳这些处置 23. 假设说有某些人能采纳全部免罚的话,那也只有完备无暇的人才能得到,仅有极少数而已 24. 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鼓吹赦罪,不成制止地使大多数人受骗上当 25. 教皇对炼狱一般拥有的这种权力,同每个主教在自己的辖区和每个神父在本教区所拥有的权力相当 26. 教皇可以卓越地批准赦免炼狱中的灵魂,但并非利用他没有拥有的钥匙权,而是为其代祷 27. 他们鼓吹的仅仅是人的看法,说什么当钱柜中的银币叮当作响,炼狱中的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 28. 鲜明,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至于教会代祷的成果,仅由 神主宰 29. 谁能知道炼狱中的灵魂都期望得到赦免呢?由于关于圣赛维林和圣帕斯夏的传闻中就有例外的情形 30. 既然没有人确知自己的悔悟是否达成至诚,那么就更难探晓其罪孽是否得到全赦 31. 真诚添置赎罪券的人,宛如真诚悔罪的人一样稀少。
确实,这种人极为罕见 32. 那些因添置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 33. 那些鼓吹教皇的赦宥即是 神的最高恩典、人们由此可与 神复归和好的人,应引起人们的更加机警 34. 由于赎罪券的成果,仅同人为的礼仪式苦行赎罪的处治有关 35. 凡鼓吹说,添置灵魂免受炼狱之苦或添置忏悔特免权者便无悔过之必要,均不符合基督之教谕 36.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添置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37.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或生或死,就是没有赎罪券,也能共享 神和教会的赐福和恩典 38. 然而,教皇的赦免和赐福也不容轻视,由于正如我(在第六条中)说过的,它们也是神圣赦免的宣言 39. 最博学的神学家也很难自圆其说,假设他同时向信众鼓吹赎罪券的特效,又宣扬真诚悔罪的必要性 40.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甘愿为其罪孽受罚,赎罪券的特权却免除了罪罚,并且使人憎恶罪罚,或者说,它至少供给了这样的机遇 41. 应精心宣扬教皇的赎罪券,否那么,人们便会误以为他们是在选择另一些爱的善功。
42. 务必训示基督徒,教皇无意把添置赎罪券,在任何处境下与善功相提并论 43. 务必训示基督徒,向穷人布施,或借钱给急需者,都比添置赎罪券好 44. 由于爱产生了善举,人会变得更好;而赎罪券的手段并不能使人洗心革面,仅仅使其摆脱处治而已 45. 务必训示基督徒,望见一个穷苦有难的人而弃之不理,而把钱花在添置赎罪券上,那么他买到的绝不是教皇的赦免,而是 神的处治 46. 务必训示基督徒,假设没有多余的钱,就应当留足家庭的用度,不要把钱滥用在添置赎罪券上 47. 务必训示基督徒,添置赎罪券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没有人强制他这样做 48. 务必训示基督徒,教皇赦免信众,更需要和期望的是他们的虔诚祈祷,而不是 其钱财 49. 务必训示基督徒,教皇的赎罪券,只有当他们不凭借它时,方才有用假设因添置赎罪券而失去对 神的畏惧,那么赎罪便成了最有害的东西 50. 务必训示基督徒,倘使教皇得知赎罪券兜售者的敲诈行为,他宁肯将圣彼得教堂焚为灰烬,也不愿用其牧群的皮、肉、骨来建立它 51. 务必训示基督徒,教皇会甘愿拿出自己的钱来,甚至不惜卖掉圣彼得教堂,来赈济那些受到赎罪券贩子榨取的人们。
52. 相信赎罪券的拯救功能是徒劳无益的,即使其兜售者,甚至教皇本人以其灵魂作为担保,也没有用 53. 为鼓吹赎罪券而遏止其它教堂宣扬 神之道的人,便是基督和教皇的仇敌 54. 在怖道中鼓吹赎罪券的时间同宣扬圣道的时间一样多或更多,便是对 神之道的亵渎 55. 教皇必然有这样的看法:假设对鼓吹赎罪券这样的小事值得敲钟、游行和举行仪式,那么对宣扬福音这样的大事,就更值得百倍地敲钟、游行和举行仪式 56. 教皇宣称他所赐予的赦罪恩惠是取自教会的“宝藏”,基督信徒对此“宝藏”既未充分议论,也不了解 57. 显而易见,赎罪券并不是世俗的宝藏,由于兜售者不是免费发放,而是一味地囤积 58. 赎罪券也不是基督和圣徒们的功德,由于即使没有教皇,圣徒们也施恩于人的灵魂,把十字架、死亡和地狱加于人的肉体 59. 圣劳伦斯说过,教会的困苦便是教会的宝藏,不过,他这样说是沿袭了他那个时代的词意 60. 细加考虑我们便会说,那种宝藏便是基督恩典所赐与教人的钥匙 61. 由于显而易见,教皇的权力足够自行赦免为他留存的处治和案件。
62. 教会的真正宝藏应是弥漫 神荣耀和恩典的至圣福音 63. 但这种宝藏自然最使人厌憎,由于它使那在前的将要在后马太20:16) 64. 另一方面,赎罪券的宝藏自然最召人热爱,由于它使那在后的将要在前 65. 所以,福音的宝藏宛如罗网,从前有人用其网罗富人 66. 赎罪券的宝藏却是这样的网,有人现在用来掠取人的资产 67. 煽动者竭力鼓吹为最大恩典的赎罪券,实际上只是使某些人借此捞到了好处 68. 然而,和 神的恩典及十字架的虔诚相比,赎罪券实际上是最微缺乏道的 69. 主教和神父们确定要毕恭毕敬地接纳教皇的赦罪特使 70. 但他们更要使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特别警觉,以防这些人贩卖自己的私货而忽略教皇的嘱托 71. 那些攻击教皇赎罪券真相的人应受诅咒和谴责 72. 但那些反对赎罪券兜售者的贪婪和恣肆的人却应得到祈福 73. 宛如教皇有理由对那些千方百计阻挠赎罪券销售的人大发雷霆一样 74. 他对那些用赎罪券作为托词来损害圣爱及真道的人,更理应口诛笔伐 75. 假设认为教皇的赎罪券有如此大的成果;甚至连做了不成想象的、污辱圣母的也能赦免,这确定是疯话。
76. 相反,我们认为,涉及到罪孽的时候,即使是最微缺乏道的,教皇的赎罪券也难以免除 77. 假设说,即使圣彼得今天当了教皇,他也不成能赐予更大的恩典这不仅亵渎了圣彼得,也亵渎了教皇 78. 相反,我们看法,不管现任教皇,还是其它教皇,都拥有供个人支配的更大的恩典,那就是福音、宗教权力、医治权等,如经上(林前12:28)所说 79. 有人说,教皇纹章上的十字架,以及赎罪券兜售者树起的那种十字架,与基督的十字架具有同等效力,那是亵渎 80. 允许这种谬说流传于民间的主教、神父和神学家们,应对此负责 81. 对赎罪券的肆意鼓吹,使有学问的人也难以在乎信徒的攻击和敏感的质问下维护教皇的威望 82. 譬如有人问:“既然教皇为了筹集修建圣彼得教堂的那笔可怜的款项而补救炼狱中的多数灵魂,那他为何不因圣爱的起因和炼狱中灵魂的迫切需要,将他们统统释放呢?而前者的理由微缺乏道,后者那么正大光明 83. 又如:“既然不当为炼狱中已被解脱的灵魂祈祷,那么为何还要持续为亡灵举行葬礼弥撒或周年弥撒祭呢?为何不允许将为此目的所交纳的款项退回或中断交纳呢?” 84. 又如:“为了金钱的起因允许不虔诚者和敌对者购赎炼狱中爱戴 神者的虔诚之灵,反而不愿为那被爱戴的灵魂和至爱的起因将其赦免,这是 神和教皇的何种新恩典?” 85. 又如:“为什么长期以来事实上已被废止不用的忏悔法规,现在又因发放赎罪券而再次实施,好象它们依旧存在和生效似的?” 86. 又如:“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里沙士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立圣彼得教堂呢?” 87. 又如:“那些通过至诚悔罪已经获得了全面赦免和蒙福的人,还能从教皇那里得到什么样的赦免和恩典呢?” 88. 又如:“倘使教皇不是像今天这样每天一次,而是每天百次地将赦免和祈福赐与每位信徒,那么教会的赐福岂不是更大?” 89. “既然说教皇销售赎罪券是为了拯救灵魂,而不是为了金钱,那么,他又为何废止了从前许诺的具有同等效力的赦免和宽宥?” 90. 不用理性来消释信徒的疑虑和争端,而仅凭武力压制,那就只能使教会和教皇成为敌人的笑柄,而使宏大基督徒感到痛心。
91. 假设按照教皇的精神和意愿来宣扬赎罪券,那么全体的疑虑都会很快消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