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doc
144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李爱玲李爱玲绪论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教学时数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讲授与问答、讨论等形式相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科学体系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从不同的角度看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由马恩创立,而其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主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 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广义与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广义与狭义的马克思主义1、狭义、狭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广义、广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①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育成型,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充分暴露;二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占据首要地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阶级社会的最高形态自 14—15 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孕育萌芽之后,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到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西欧各国比较完整地确立起来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最高成就的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引发了技术领域的创新,技术创新带动了产业革命,自 18 世纪 60 年代起,随着珍妮纺织机和瓦特蒸汽机相继发明和应用,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到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已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法国、德国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西班牙和远离欧洲的美国,也都先后进入产业革命阶段产业革命在推动机器大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固有的一切矛盾日益暴露和尖锐起来1825 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47 年又爆发了席卷整个欧洲而且波及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就为人们全面认识和研究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②②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需要(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儿,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资产阶级同时来到世间的孪生子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必然激起无产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到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在欧洲已经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队伍,并同资产阶级展开了全面的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初是以自发的形式出现的,斗争的表现形式是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主要是捣毁机器、烧毁工厂、毁坏外国商品,目的仅限于改善劳动条件和自身经济状况随着斗争的发展和不断深入,特别是当资产者开始联合起来镇压无产者的反抗和斗争的时候,促使无产阶级日益觉醒,也开始组织起来共同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使得个别工人反对个别资本家的斗争越来越具有两大阶级对立和冲突的性质到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经从产业革命初期的自发斗争,逐渐发展成为自觉的有组织的斗争阶段,直至举行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两次举行起义,提出了“废除君主制” 、 “ 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1848 年,英国以工人为主力的争取自己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指资产阶级政权;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大规模起义,明确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根本问题。
这三大起义虽然都在阶级敌人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独立的政治运动时期这种情况表明,一方面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迫切需要人们去思考和总结,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也迫切需要有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这种时代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①①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结晶,具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期,主要处在搜集材料的阶段,从 18 世纪下半叶起,进入了整理材料阶段,科学家们开始从整体上考察自然界,着手研究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不仅天文学、数学、力学、物理学等古老学科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一些以研究自然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新学科如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1755 年,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 ,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随后,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相继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作为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最大成果的“三大发现” ,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A A、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于 1839 年首先建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动植物均由细胞发育形成每个细胞既是生命的独立单位,又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相互协调,构成统一的整体它揭示了动植物之间、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之间的联系,证明了一切生物的物质统一性,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B B、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德国化学家迈尔和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以及格罗沃等加以论证和发展这一定律表明,由于物质运动不能创生或消灭,作为物质运动一定量度的能量也不能创生或消灭,能量只能在各部分物质之间进行传递,或者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而运动能量的总值始终不变这就不仅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而且证明了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和绝对性C C、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最早由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生物学的新成果,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生物始终处在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化过程之中,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生物经常发生细微的变异变异的途径是通过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它揭示了有机物都是由最简单的蛋白质、单细胞的胚芽,经过长期的发展进化而来,显现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必然联系自然科学的这一系列伟大成就,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②②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任何理论的产生,不仅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还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继承前人创造的思想理论成果人类以往所创造的全部优秀思想成果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A、、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产生于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代表了当时哲学的最高成就,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
黑格尔是德国伟大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家,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肯定事物的联系、运动和发展,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阐述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人,尤为可贵的是他把矛盾看作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的体系之中,因而是头足倒置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最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他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的唯物主义也是不彻底的,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 ,抛弃了其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 基本内核” ,抛弃了其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17 世纪中叶,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进而指出商品价值既包括活劳动,也包括物化劳动,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
但是由于其阶级的局限,不能正确地阐明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包含了一些庸俗的成分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其合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早在 16 世纪就产生了,到了 19 世纪初,上述三大空想家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到顶峰他们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指出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阶级对立,描绘出改革现存制度的蓝图,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猜想和有价值的预见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和正确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③③ 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长期积淀,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欧洲三大理论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和可能的条件,但是,要把这种客观可能性变为直接现实性,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定主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