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成语故事 3.doc
5页2——3 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 8 个一类字,认识 12 个二类字2.过程和方法:了解 8 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 8 个成语的内在含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教学准备: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等基础知识:1.生字虎 hǔ 老虎 (狐假虎威 老虎 马虎)赵 zhào 周朝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完璧归赵 姓赵 赵国) 捕 bǔ 逮捕、捕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杀 捕猎)蝉 chán 一种昆虫,俗称知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秋蝉 寒蝉)翁 wēng 泛称男性老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老翁 富翁)掩 yǎn 遮盖、捂(掩耳盗铃 掩盖 掩护)矛 máo 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刺兵” ,用于刺杀自相矛盾 矛盾 矛头)盾 dùn 盾牌(自相矛盾 盾牌 金盾)2.正音字 捕(bǔ) 蝉(chán) 掩(yǎn) 鹬(yù)蚌3.多音字假 jiǎ(假如) jià(假日)相 xiāng (相信) xiàng(相机)4.形近字 虎(老虎)捕(捕捉)掩(掩护)矛(矛盾)虑(考虑)铺(铺垫)淹(淹没)予(给予)5.解词刻舟求剑:楚国有一个乘船过江的人,剑掉在水里了,他就在船舷上刻个记号,说:“这是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了,他就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去找剑比喻办事死板,不能认清事情的变化狐假虎威:老虎觅食,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的天帝让我当兽王,你如果吃我,就违抗了天帝的命令你要是不信,我走在你前面,你跟在我后头,看看百兽见了我有没有敢不逃的?”老虎信以为真,于是跟在狐狸后头走,百兽见了都跑开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它,还以为是怕狐狸领着老虎走这个成语比喻借着别人的势力耀武扬威完璧归赵:战国时,秦王假意提出愿意以十五座城市来换取赵国的稀世珍宝和氏璧赵王不敢拒绝,可又担心会受骗大臣蔺相如表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后果然设法把璧从秦王手里取回完整送还赵国成语指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缚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雀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比喻只顾眼前利益却不知道后患已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的肉,蚌用壳夹住了鹬的嘴,彼此不相让渔翁来了,把它们都捉住了后来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让第三者钻了空子占了便宜愚公移山:有个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年近九十仍决心要把门前的两座大山挖平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根本办不到。
愚公回答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后成语比喻做事不畏艰难险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掩耳盗铃:捂着耳朵去偷别人家门上的铃铛比喻自欺欺人自相矛盾:比喻言行前后抵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这 8 个成语故事,知道这些成语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看成语故事的动画片掩儿盗铃)二、认读成语1.自由认读2.指名领读3.齐读三、讲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1.根据预习情况,请学生讲成语故事,讲哪一个都行,其他的同学还可以补充2.根据所讲故事,总结理解成语含义四、复习巩固根据所给意思填成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教学过程:一、认读成语二、学习生字1.教师提出生字,领读生字2.学生给生字注音、组词3.教师讲解词语中难于理解词汇的意思三、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语根据所给意思写成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开展成语家园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完成课后训练教学过程:这节课可以上成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把书后的四道题变成成语闯关的四个项目一.课后练习:1.成语接龙:愚公移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书达理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竹在胸掉以轻心—心之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2.有人物的成语:叶公好龙 塞翁失马 毛遂自荐 孟光举案3.有反义词的成语:七上八下 颠倒黑白 颠来倒去 是非分明4.有动物的成语:狐假虎威 马到成功 鸡鸣狗盗 狗急跳墙二.作业设计: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完璧归赵愚公移山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